「古文」宋玉文筆富贍,想象奇詭,指出精英和俗人的區別

「古文」宋玉文筆富贍,想象奇詭,指出精英和俗人的區別

虢國夫人遊春圖丨尋覓千年經典,感受國學魅力

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辭賦家。相傳他是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在楚懷王、楚襄王時做過文學侍從之類的官。他的作品富有想象力,且有浪漫主義色彩。

對楚王問》相傳是宋玉所作。文章以“對問”的形式,表現了宋玉超然獨處、不同流俗的情懷,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意潦倒以及楚頃襄王時朝政日非、賢能人士受讒毀的現實。

在本文中,楚襄王提出了一道難題來考驗宋玉,說他人品太差,全國上下都說他的壞話,希望宋玉認真檢討自己。這真把宋玉批評得體無完膚了。但宋玉文筆富贍,想象奇詭,特別指出了精英和俗人的區別:俗人水平不高,怎麼能達到了解精英的程度呢?

《對楚王問》有意將精英主義演繹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是定位很高,目中無人,甚至連楚王可能都跟俗人一般見識似的。從而引出宋玉自己志趣絕俗、超然獨處的品德與情操。

「古文」宋玉文筆富贍,想象奇詭,指出精英和俗人的區別

鯤:點擊「關注」,閱經典,氣自華

對楚王問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yú)?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① 楚襄王:即楚頃襄王。

② 遺行:指有失檢點的行為與作風。

楚襄王問宋玉說:“先生也許有不檢點的行為吧?為什麼士人百姓都那麼不稱讚你呢?”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

① 唯:相當於“是”,“嗯”。

② 然:這樣,指上文所說情況。

宋玉回答說:“是的,是這樣,有這種情況。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允許我把話說完。”

“客有歌於郢(yǐng)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zhǔ)而和(hè)者數千人;其為《陽阿(ē)》《薤(xiè)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zhǐ),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qǔ)彌高,其和(hè)彌寡。”

① 郢:楚國的都城。

② 《下里》《巴人》:楚國的通俗曲名。

③ 國中:指都城。

④ 屬:跟著。

⑤ 《陽阿》《薤露》:楚國比較高雅的歌曲名。

⑥ 《陽春》《白雪》:楚國高雅的歌曲名,懂的人不多。

⑦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古代以宮、商、角、徵、羽為五音。這裡指音樂造詣深、有很高的演唱技巧,懂的人更少了。

“有個客人在都城裡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幾千人;後來唱《陽阿》、《薤露》,都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的時候,都城裡跟著他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後引用商聲,刻畫羽聲,夾雜運用流動的徵聲時,都城裡跟著他應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áo)翔乎杳(yǎo)冥之上;夫(fú)藩(fān)籬之鷃(yàn),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zhāo)發崑崙之墟,暴(pù)鬐(qí)於碣(jié)石,暮宿於孟諸;夫(fú)尺澤之鯢(ní),豈能與之量(liáng)江海之大哉!”

① 鷃:小雀,或即鵪鶉。

② 崑崙之墟:崑崙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山,可能是指現在新疆的崑崙山。

③ 暴,同“曝”,曝曬。

④ 鬐,通“鰭”,魚脊。

⑤ 孟諸:澤名。

⑥ 鯢(ní):一種小魚。

“所以,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碩大的鯤。鳳凰展翅搏擊雲天九千里,超越雲霧,揹負青天,足踏浮雲,翱翔在九天之上。那些跳躍在籬笆上的鳥雀,怎能同它一樣瞭解天地的高遠呢?鯤魚早晨從崑崙山腳出發,中午在渤海邊的碣石上曬太陽,晚上停息在孟諸的大澤裡。那些小池塘裡的鯢魚,怎能和它一樣測知江海的廣闊呢?”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fú)聖人瑰意琦(qí)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① 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為。

不只是鳥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士人之中也有英才。聖人有見識卓越,行為不凡,超塵脫俗,卓爾不群,那些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為呢?”

本文以辯論為主調,可是定位太高了,自我感覺良好,肯定是沒有知音的,凡夫俗子哪會有耐性去探討這麼高深複雜的哲學問題呢?宋玉要推銷他的理念,卻不考慮巿場的需要,不肯迎合世俗的口味,就算生活在今日的社會,也還是會吃虧的。人人都喜歡《下里》《巴人》,難道這就是聽眾的錯嗎?或是整個社會都生病了嗎?何況巿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公眾消費的選擇。宋玉對於“不譽之甚”的指責是應該好好反省的,可能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宜逞強好辯。

收藏點贊齊添,評論轉發一致。

點擊「關注」,雅俗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