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世上紛紛擾擾,世人熙熙攘攘,我們自己從小到大,又看著孩子從小到大,對於孩子,總是寄予很多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些自己所缺失的東西,被大家強壓在子女的身上,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採訪董卿時,詢問她:“最近看到了哪些感動自己的文章。”

董卿說《願你慢慢長大》中的劉瑜寫給她女兒的兩句話:

願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學會堅強。

願有很多人愛你,如果沒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於是,我便去拜讀了《願你慢慢長大》一書。

我們覺得養孩子很累,其實就是因為太心急了,而忘了愛

我們從孩子呱呱墜地,不,甚至是在孩子還在母親的肚子裡的時候,就對孩子的樣貌,對孩子的未來有了憧憬,於是,就強硬地給孩子規劃了一條清晰而又美好的道路,而孩子們沒有發言權。

而《願你慢慢長大》一書中,不論是什麼職業的人,都表達了自己希望孩子能夠以孩子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活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沒有幾個漢語詞彙比“望子成龍”更令我不安,事實上這四個字簡直令我感到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龍”好了,為什麼要望子成龍?如果漢語裡有個成語叫“望爸成龍”或者“望媽成龍”,當父母的會不會覺得很無禮?

成長猶如水融大海,哪怕被察覺也無可挽回。在成長路上,人們變得不動聲色,父母成為父母之後,常常忘了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孩子。

父母心急於孩子的不完美,忽略了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年輕的時候,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施壓於自己,想著以後自己有了孩子,讓他們快樂長大就好,可是,當自己身為人父人母時,卻又重複著上一輩人的做法,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有時候,努力也沒有什麼用,但不努力,人生就一點無望。

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擁有與這個夢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與其夢想成比例的能力。

父母或許覺得養孩子很累,那麼當一個孩子不累嗎?

那些缺失的愛,要立馬補回來,時過境遷,就可能不需要了。

愛的價值在於它自身,而不在於它的結果。結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遠不會最不幸和最幸福。——周國平

父母對於子女期盼不同,但終究是希望子女身體康健,生活快樂。

對於孩子,父母的要求很簡單:

(一)不要買攤頭上的食物,微生物可怕。

(二)不要喝生水、冷水,微生物可怕。

(三)不要貪涼。身體受了寒冷,如同水冰了不流,如同汽車上汽油凍住了,汽車便開不動。許多病是這樣來的。

(四)有病趕快尋醫生。頭痛是發熱的表示,趕快試驗溫度表(寒暑表),看看有無熱度。

(五)兩腳走路覺得吃力時,趕快請醫生驗看,怕是腳氣病。腳氣病是學堂裡常有事,最可怕,最危險。

(六)學校飲食裡的滋養料不夠,故每日早起須吃麥精一匙,可試用麥精代替糖漿,塗在麵包上吃吃看。

《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父母需要孩子,就像孩子需要父母一樣

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

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

父母的心,父母的愛都體現在寥寥數語之間,他們既希望孩子看看世界,又怕世界傷害孩子。

彼此的人生是獨立的,孩子要成長,父母也要成長

因綜藝節目而被我們所喜愛的嗯哼大王,作為嗯哼的父母,霍思燕和杜江最難得的就是沒有給孩子制定一些條條框框,而是讓他自由自在地生長。

杜江和霍思燕給了嗯哼最大的安全感,給了他充沛的愛,沒有用愛綁架孩子,而是順其自然,任其發展個性。

所以嗯哼沒有成為流水線上批量生產如出一轍的孩子,他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活出了自己,也成了獨一無二的他自己。

《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我從不試圖要讓她去學會什麼。我只希望她自在地喜悅地玩耍,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前行,如此而已。

一個優秀的人不是因為智商有多高,而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並懂得如何排除萬難去實現它。

教育孩子並不是父母強加意志,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而是幫助孩子成為他想成為的人。

在孩子的早期階段,就要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孩子的根本是身教:話不要多,少講道理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其實沒有那麼多的說教

父母內心需要很堅定,孩子可以決定什麼,不可以決定什麼,對原則和底線內心要清楚。

多少家長“唸完經”後對子女犯錯的行為依然是不置可否、聽之任之?又有多少家庭對自己的黃金後代百依百順、眾星捧月?

《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父母威嚴的樹立與孩子人格的養成都取決於日常中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說不得時候,就要像一堵牆,不能像一扇門

孩子可能因為不願穿厚衣服在地上打滾,也可能因為沒冰棒吃哭兩三個小時,只要你下了決定,就不管他怎麼做,把你的決定堅持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的內心始終有原則,孩子也會長成內心有原則且自制力強的大人。因為他知道,耍賴哭鬧都沒用,該做的始終要做。

話不要多,少講道理。道理人人都懂,孩子缺少的是道理嗎?

我想說的話

從《願你慢慢長大》中父母給孩子的信,我們可以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們不是千篇一律的,因人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環境的教導下,也就有了獨一無二的孩子。

父母是第一次當父母,孩子是第一次當孩子,雙方應該像朋友一樣互相學習,互相成長,孩子慢慢長大,父母慢慢學會如何愛孩子。

《願你慢慢長大》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都不會再見

記得告訴自己的孩子:

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