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快速漚肥?

用戶9161815389264


所謂漚肥,就是利用能提供植物養分的材料,其中大都是廢料,通過漚制、發酵、腐熟後,形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肥分的過程。

糞肥被認為是最好的有機肥,不僅含有植物需要的主要元素,還含有植物必須的重金屬及稀有元素。其次是餅肥,如豆餅、菜籽餅、棉籽餅、芝麻餅等,經過漚制後都是養分全面,肥力溫和的好肥料。動物內臟及下腳料、骨頭(粉)、蹄角等,含磷鉀成分較多;疏菜下腳、豆角殼、淘米水等也是很好的肥料;草木灰則是較好的鉀肥,入冬前使用,有利植物越冬,如此等等,可以說漚肥材料無處不在。

高效快速漚肥

1、材料收集

將收集的農家肥按其水分含量加適當載體,比如木屑、稻、麥等碎秸稈,或碎等等。

2、發酵菌製劑

按照每噸農家肥加2千克發酵菌製劑,拌勻,並堆成高70-80釐米,寬1.5米左右,長度不限,並輕輕拍緊。

3、做好防曬

堆成後防止淋雨和太陽直射,堆上可蓋一層草。

4、發 酵

先讓其自熱發酵。2-3天后,堆溫可達60℃,堆溫與外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發酵過程越快,所以最好避開冬季。然後將堆翻動1次,再過3-4天堆溫可達70℃以上。而後5-7天翻動1次。以堆溫在翻後不超過60℃,農家肥水分在30%以下,21天左右發酵即完成。

肥料的一般漚制方法

肥料的漚制很簡單,少量漚肥只要將用來漚肥的材料裝入大口容器中,加水充分浸沒,有些乾料要多加水脹泡,並且水要有部分餘量,然後將蓋子蓋好並略為旋好,並留有透氣餘地,因發酵過程中會釋放氣體,蓋得過緊容易將容器脹裂,不蓋好又容易長蛆。

漚制時間宜長些最好,夏天溫度高發酵容易,一般1~2個月即可漚好,冬天漚肥,則應漚至來年開春使用。漚制好的肥料一般是原來顏色改變、變深,有些變為黑色,有些變成醬色不等。腐熟是有機肥料分解過程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有機物已經變到不能辨認它原來的形態,成為一團黑色鬆軟的物質,有時有臭味,在原重量上失去原來的四分之三,在碳氨比率上變得較小。有機肥料施用前要強調腐熟,是因為沒有腐熟的有機肥料中,所含的養分形態絕大部分是遲效態的,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不經腐熟的有機肥施入土壤中,不僅肥效差,而且還會滋生雜草和傳播病菌和蟲卵。因此,有機肥料腐熟的目的是為了釋放養分提高肥效,同時避免肥料在土壤中腐熟時產生某些對作物不利的影響,特別是產生的高溫,容易“燒苗”。

有機肥料為什麼要腐熟?

有機肥料的腐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機物質在土壤微生物作物下才能進行礦質化和腐殖化的過程。要使有機物質分解,釋放養分就必須依靠微生物的活動才能實現。

在腐熟過程中,有機物質的分解與合成是同時進行的。一方面,一些有機物質由複雜的形態轉變為簡單的形態,由不溶於水的物質轉變為水溶性的物質,從而提高養分的有效性,使養分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這就是礦質化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簡單的化合物或分解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合成為複雜的化合物,最後可合成為腐殖質,這就是腐殖化作用。因此,腐殖質的產生是有機肥料腐熟的重要標誌,其含量的多少與有機肥料的質量有密切的關係。

施有機肥能改良鹽鹼地:

鹽鹼地的共性是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狀差,對作物生長有害的陰、陽離子多,土壤肥力低,作物不易促苗。

施用有機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減少毛細管水運動的速度和水分的無效蒸發,有明顯的抑制返鹽效果。施用生物有機肥後還能增加土壤有效鈣的含量,同時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產生的有機酸也能使土壤吸附的鈣活化,加強了對土壤吸附性鈉的置換作用,導致脫鹽脫鹼。在生物有機肥的作用下,鹽鹼地的有害離子含量和pH值明顯降低,土壤緩衝性能增加,提高了作物的耐鹽鹼性。

鹽鹼地不易發苗,施肥總的原則是增施生物有機肥,適當控制化肥施用。基肥要多施有機質含量高的生物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而化肥儘量不靠近種子,以免增加土壤溶液濃度,影響發芽。追肥根據情況,及時施入,避免過量。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大量採用秸稈還田,種植耐鹽鹼的綠肥等辦法,減少鹽鹼對作物的危害。

粘土地施用有機肥的好處:

粘土地一般含有機、無機膠體多,土壤保肥能力強,養分不易流失。但粘土供肥慢,施肥後見效也慢,這種土壤“發老苗不發小苗”,肥效緩而長,土壤緊實,通透性差,作物髮根困難。這種土壤施用生物有機肥,通過豐富的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動,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通透性,提高保肥保水能力。這類土壤性質發陰,如施用少量經腐熟的馬糞配合生物有機肥,效果會更好。

粘土保肥能力強,化肥應與生物有機肥配合施用。單獨施用化肥,若一次多施尤其是多施氮肥,因養分不易流失,後期肥效充分發揮出來,容易引起作物貪青晚熟,導致病蟲害發生和減產。

砂土地也能用有機肥:

砂土地一般有機質、養分含量少,肥力較低,保肥能力差。但砂土供肥好,施肥後見效快,這種土壤“發小苗不發老苗”,肥效猛而短,沒有後勁。

砂土地要大量增施生物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保肥能力。由於砂土通氣狀況好,土性暖,有機質容易分解,施用未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料或牛糞等冷性肥料受影響比粘土地要小。有條件的地區可種植耐瘠薄的綠肥,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

砂土地施用化肥,一次量不能過多,否則容易引起“燒苗”或造成養分大量流失。所以砂土地施用化肥,必須與生物有機肥或其他有機肥配合施用,而且要分次少量施用,即“少吃多餐”,以提高肥效,減少養分損失。


裡郎苗寨艾岡


怎樣快速漚肥?

利用有機物料與泥土在淹水條件下,由微生物進行分解發酵製成。由於漚肥分解速度比較慢,有機質和氮素損失較小,能夠積累一定量的腐殖質,質量比較好。


一般漚肥是在地邊或者房屋附近挖一個1米左右的坑,大小估計漚制肥料的多少來確定,坑底及四壁打緊防滲防漏,坑四周做一條埂,防止肥液外流或者雨水流進來。把秸稈、雜草、落葉等有機物切碎,與人畜糞尿分層次加入,並且灌水保持5釐米淺水漚制。漚制過程中,每隔2—3個星期要翻坑內物料一次,改善通氣條件,有利於秸稈等充分腐爛分解,防止肥份損失。一般經過3—4次翻動就可以腐熟。

漚制肥料需要掌握幾個適宜的漚制條件。


1、保持淺水層漚制,漚制時,保持4—6釐米淺水層,造成沒有氧氣的發酵條件,而且容易提高坑內溫度,有利於腐爛、分解和保肥。


2、原料配合合理,如果選用農作物秸稈、雜草等作為原料,要加入適量的速效氮肥,如人畜糞尿、汙水等。在漚制時加入適量石灰,以中和有機酸,有利於微生物活動,可以加快分解,提高肥效。


3、定期翻堆,漚制的有機物質需要在20—30天翻堆一次,使上下受熱一致,攪拌底層和角落部位的秸稈,利於微生物活動。


老周說三農


1/6 分步閱讀

朋友們打豆漿剩下的豆渣,裝在一個礦泉水空瓶裡,不要裝滿。

2/6

放在陰涼地方,靜置幾天。期間,要打開瓶蓋,釋放瓶內氣體,否則氣體累積易發生爆炸。

3/6

注意打開瓶蓋時,鼻子離遠一點,因為氣體很臭臭。

4/6

發酵到沒有臭味就表示發酵完成了,加水稀釋後就可以拿來澆花。

5/6

為避免招來蒼蠅下蛆,最好澆過花後,再覆蓋一層薄土。

6/6

我同事經常用吃剩的果皮與土和水混合後,泡在一個小盆裡,放在窗外的空調機上,自然發酵後澆花,他養的花格外的茁壯。發酵好的肥料加水稀釋後澆花,是非常好的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