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如何人工規模種植?

霧都農人雨松


野木瓜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鐵腳梨、木瓜突等。享有"百益之果"的美稱,可以生產飲料、食品、保健品、藥品、化妝品、飼料、色素等八類200多個品種。野木瓜作為經濟果木,它不僅能創造很高的經濟效益,同時對退耕還林、保持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野木瓜的栽培面積已逐年增加。但由於栽培不規範、管理粗放,任其自生自滅,產量不高、品質差,經濟效益低下。為了獲得野木瓜的高產,必須採用科學的栽培技術。

(一) 育苗。野木瓜育苗一般採用扦插。在冬末春初選擇土壤肥沃、土層疏鬆深厚、向陽、灌溉和排水條件方便的地塊做苗床,做成1.5-2米×3-5米的標準廂。在扦插前10天左右,按每標準廂施入10公斤腐熟油餅或10-15公斤腐熟有機肥,把地整平整細。在實生幼樹上選擇長勢健壯、高產的野木瓜樹枝為插條,按15釐米×15釐米株行距進行扦插。扦插枝長33-66釐米。插後澆足水,用稻草覆蓋於行間。也可以採用一步成園法:在野木瓜萌芽前直接採下插條插於栽培園地

上,不必經苗床培育。具體操作步驟按以下的定植方法進行。以上兩種方法的枝條可採用藥劑2,4-D,IBA或高錳酸鉀等處理。

(二) 選地定植。野木瓜適應性強,對土壤不苛求,在一般土壤上都能生長。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沙壤土和壤土上栽培最好。也適合於荒山和庭院種植,喜生陽光充足、溫暖溼潤的土壤環境。在

初春氣候轉暖後進行栽植。一般畝栽80-110株,株行距2米×3-4米。0.7米×0.7米×0.7米的穴窩,每窩施入有機肥10--15公斤填一層土,再施入野木瓜專用復混肥1--2公斤再回填土。經半月左右後按每窩一株進行移栽或

扦插,栽後澆透水。

(三) 田間管理。

1、施肥。①施肥量:移栽第一年根據苗情每株淋糞水0.5-1.5公斤。

成年樹每年施農家肥10-15公斤/株,木瓜專用肥2-5公斤。②施肥時期一般分三次。第一次基肥佔年總施肥量的50%於秋末冬初施下。第二次於開花前施用,佔年總施肥時的30%,第三次於果實生長後期施用,佔年總施肥量的20%;③施肥方法:一般在離果樹33--66釐米開環形溝把肥料施入溝內,覆

土。也可在開花後期和果實膨大期葉面噴施葉面肥,如硼肥、葉面寶、尿素等。

2、整形修剪。野木瓜如果不進行整形修剪,樹高可達10米並長成灌叢形,不利管理和果實採收。①整形:主杆高40-80釐米,留中心幹。分直立和彎曲兩種類型。在中心幹上直接培養大、中、小枝組。樹高可控制在2.5米左右,冠徑2米左右。②修剪:從幼樹結果開始,應適當重剪,培養離骨幹枝較近的緊湊枝組。主要剪去基部萌薜、枯枝、病蟲枝、中心枝、纖弱枝、衰老枝、生長內堂橫穿枝、徒長枝。為了保證每年有一定的生長量,以保持健壯的生長,應掌握未衰先更新的原則。利用健壯的發育枝更新樹冠,穩定骨架,維持骨幹枝的生長優勢。

3、中耕除草。野木瓜栽培地可以間作矮稈作物,如蔬菜、綠肥、薯類等。結合種植作物和施肥進行除草翻地,每年翻地1-2次。

4、病蟲害防治。野木瓜抗病蟲害能力極強,只要加強整枝修剪和合理施肥,一般不易發生。常見的病害有葉枯病、皮枯病、幹腐病等。葉枯病、幹腐病可用1:2:200波爾多液噴霧;皮枯病用力颳去病部燻以硫磺或塗上石硫合劑。

總之,採用上述栽培方法,野木瓜的年產量穩定,沒有大小年之分。每畝年產量可高達2000-4000公斤,且果實的品質、外觀質量得到提高;同時,可提高野木瓜的抗逆性、抗病蟲能力等。


學府資料庫


野木瓜對外界環境條件的整體力極強,所以我國南方地區將其作為商品化水果面積生產栽培。在種植園址選地方面,多以通風的陽坡或半陽坡為最佳場合。在土壤要求方面則深厚、肥沃,疏鬆及有機質豐富的土壤為主。

一般來說,在我國南方地區野木瓜的最佳栽種期為秋季,當然某些地區會在春天尚未發芽之前就種植,通常情況定植的株行距會控制在2.2米到3.0米以內,如果是平地栽培要採用三角形栽培,山地栽培用高線栽培。在田邊、土坎位置會選擇向外延伸定植,再圍繞定植點挖定植坑。

坑內施肥部分選擇熟腐牛糞15~20Kg,將土與肥料均勻拌合以後栽種,再填土壓實,象丘陵狀,再在上面填鋪一層10釐米厚的薄土,使根系儘量發達。野木瓜在土質肥沃、鬆軟深厚的土壤生長較好,並且土壤要偏酸,最好是選擇在河溪、山坡、或者是農田等植被較為豐富的地方。要在通風向陽排灌良好,並且便於運輸的地方進行栽培,不僅可以保障野木瓜的生長,還可採收後及時運輸銷售。








五子龍女


野木瓜又被叫做牛卵坨,牛卵坨這個名字聽起來非常怪,但是它卻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高的水果。它不僅可以食用,並且全株都可以入藥,有著舒筋活絡、解熱利尿等各種功效,現在在我國已經逐漸普遍起來了。那麼野木瓜該如何種植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野木瓜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1、選地

野木瓜的生長需要有充足的營養,因此我們在種植前要選好種植土壤。野木瓜在土質肥沃、鬆軟深厚的土壤生長較好,並且土壤要偏酸,最好是選擇在河溪、山坡或者是農田等植被較為豐富的地方。要在通風向陽,排灌良好並且便於運輸的地方進行栽培,不僅可以保證野木瓜的生長,還可採收後及時運輸銷售。

2、整地

選好地後,在播種前要做好整地工作,將土壤深翻,其深度不得低於20釐米。並且根據種植數量及土壤的肥力情況施入適量的底肥,底肥應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與氮磷鉀等複合肥。在整地時施入土壤中,然後細耙翻平,做好田壟與排水溝,便於後期的管理與採收。

3、育苗

在整好地之後在採收後的果實中取出種子,然後將其清洗乾淨,取出種皮上的果肉粘液,挑出漂浮在水面上的乾癟種子。再將健康種子撈出風乾,做好浸種催芽工作。然後控制好比例將種子與溼沙充分攪拌,放入育苗箱中或者是育苗床內進行育苗。在未出苗前要將沙子或者是土壤的溼度控制在35%左右,促進種子發芽出苗。

4、定植

幼苗破土後要做好幼苗管理,因為野木瓜的幼苗是非常脆弱的,要控制好周圍的溫溼度、光照等所有環境。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然後在根據自身採用的繁殖方式與幼苗的生長情況適時移栽定植。定植後要澆足定根水,並且根據定植田土壤的肥力適當追肥,做好定植苗管理,加強長勢,提高野木瓜產量與種植效益。

5、管理

野木瓜幼苗期的需水量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夏季高溫乾旱的季節,不僅要加強水分的管理,還要做好通風工作,避免溫度過高影響植株的生長。在施肥的時候要注意施肥位置,不能直接施在野木瓜植株上,防止燒壞根部。應與澆水一起進行,或者施在水溝中,通過水的流動帶動肥料的運輸,保證野木瓜的生長。

以上就是野木瓜種植技術的簡單介紹了,野木瓜的種植與其他水果差不多,但是需要大家做好田間管理。要懂事觀察田間雜草的情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防止雜草搶奪野木瓜的營養,阻礙植株的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