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三問


我為什麼做中醫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什麼時候播出?

這部紀錄片在哪兒播出?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這是這些年我聽到最多的疑問,今天我的回答是:做中醫是想探索中國人的歷史與文化;做中醫是想還中醫本來面目;做中醫是想用紀錄片的方法,用真實的故事來講中醫;做中醫是想捏醒那些反中醫的人,中國人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也不是靠迷信玄學繁衍生存到今天的。

我們每個人的祖祖輩輩都經歷過自然災害、戰爭,一次又一次的流行病、一次又一次各種生活的不幸。不幸中就會得病,大病小病不停地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兩百多年前現代醫學沒有出現,難道這個龐大的生命族群就是靠迷信、玄學、垃圾、糟粕活下來的?你的生命基因裡就沒有收穫過中醫的治療和幫助?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近十年裡,我們在上百人的幫助下進入考古史料中,走進田野、鄉村、城市裡,進入一個個醫院和診所,訪問一個又一個患者,就是想不玄不虛去展現一個真實的接地氣的中醫。

現在這部紀錄片已基本完成,會在我們的“紀錄中醫”平臺陸續播出一些片花,為了久等的眾多粉絲和支持者,讓大家先睹為快。播出平臺還在溝通中,首選中央電視臺,推進有點兒慢,這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決定的,中醫關係到大眾健康和國家相關政策,需要很多部門認真審看,反覆修改,甚至每一集稿子修改幾十遍都非常普遍。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也許是我們太過愚笨,也許中醫涉及的內容太過敏感,也許上天還在考驗我們。我也希望儘快與大家見面,春節後我們也會更努力聯繫國家機關各平臺推進播出計劃,在這裡謝謝大家的關注、支持、期待!

破與立


近十年拍攝中,我們發現中醫的診斷治療有一整套大數據分析系統,可惜它的傳承已經支離破碎,大學的教育傳承也問題多多。中醫在當下對很多疾病有療效,但它不是萬能的,作為醫學技術,它有自身的侷限性,有它面對許多疾病的不能和無奈。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中醫是和中國傳統的哲學體系、古天文學、自然地理有交叉相融的,它本來就是一門綜合的生命醫學、生命科學,可惜百年來被神話,套上許多玄之又玄的名詞,似乎它無所不能,又在雲端理應被禮拜,恭在神域。

我的認識是,醫學就是醫學,是用來治療人體疾病的,中醫中和的是天地之間的人,本來就屬於世俗人間的事兒,在中醫裡玩弄名詞和概念不是在包裝自己高明,就是在遺害中醫,本部紀錄片就是想破一下這些迷信。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當然中國本土所生所傳的許多東西,兩百年間一直在被各路人馬批判、唾棄,有京劇、書院、私塾、祠堂,有家道倫理和廟堂信仰,當然中醫也不能倖免。一百多年來大多數人都激奮而爭先地從裡到外洗刷自己,希望早日成為這個地球上的新新人類。至今還在洗刷、裂變,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個頭,塵埃落地還有待時日。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大浪淘沙》,一個浪打來,很多沙塵復歸於大江大河,大浪一波接一波後,留下一些故事。王國維投了湖,梁漱溟去了鄉村教農民百姓文化,當時戰爭與革命是大浪中的主旋律。

對於中醫,先是光緒下旨在太醫院廢除針灸,被稱為國學泰斗的俞樾,認認真真寫了一篇文章《廢醫論》,其中一個意思是摸脈診病甚為荒唐。“爬山,吃肉,罵中醫,年老心不老”是民國年間的一句流行語。

1920年前後北京文化界,罵中醫據說是茶餘飯後常有的事,其中陳獨秀、傅斯年、餘雲岫、魯迅都是名動天下罵中醫的人物。傅斯年還在國民政府參政會上和支持中醫者大聲爭吵,差點兒鬧到動手決鬥。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五四”開始倡導的科學精神,給中醫帶上了迷信、老舊、廢舊、垃圾的名號。可對科學的迷信難道就不是一種迷信嗎?也許現代的許多中國人也不能明白透徹。一百多年來不斷有人提出在大浪淘沙中,中醫一定需要,也一定會掃進歷史的塵埃中。

廢除中醫的故事不在這裡囉嗦了,反正民國蔣介石、汪精衛,新中國毛澤東主席都成為廢除中醫事件中,不得不出來表態的決策者。

瞭解中醫歷史的我們都知道,1958年10月毛澤東寫了一句話,“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至少在官方話語體系中,一錘定音,也成為屠呦呦領諾獎裡的發言詞。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到了現在,在網絡上罵中醫的公知名人不少。我在拍攝製作《千年國醫》的時候,就有長輩擔心地看著我說“你不要走火入魔了!”我無言以對。

當然和一些知名人士在飯桌上為中醫爭吵、辯論也有幾回,經歷這些事情我就在想,他們幹嗎這麼恨中醫、厭惡中醫?理性地想是不是中醫本身也出了問題?我自然不相信是迷信,可為什麼大家有這麼大的偏見和質疑?

紀錄片追求的是真實,講故事需要有依據。迷信和老舊的垃圾既然成為中醫的又一個標籤,那可不可以從紀錄片求證,探索發現,從歷史真實事件的角度去切入講述?中醫治的是人身體上的病,那可不可以從我們熟悉疾病入手,從我們認識的人身入手客觀地跟蹤紀錄,看看中醫是不是騙術,有沒有療效?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中醫的陰陽五行到底是忽悠人的玄學還是數學、物理學,可不可以進行現代語境的翻譯、轉換?我現在的發現是,陰陽五行是一個天文、地理的數學公式,可以轉化為電腦大數據分析,中醫公式的背後是地球與人體的能量關係。中醫看病不玄也不虛,每一個高水平的醫生都有很多次的計算和反覆求證,人命關天,病不欺人,醫術好壞高下,用療效說話。

我們採訪中,很多患者真實的故事紀錄下,很多中醫的傳承人如何在今天行醫、做人。我們儘可能地如實記錄,十年裡採訪了近一百四十位,去了歐洲、去了北美、去了中國京滬廣大大小小數十座城市和鄉村,我們想表達什麼?我有什麼企圖心?在這部紀錄片裡大家會看到,也許表達有缺陷,也許還留有疑問。

頓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做中醫紀錄片的時間裡我有一個頓悟,從1840年至今,我們中國人或者說散佈全球的中華族群的人們不得不身處一個變革動盪的大時代。大時代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沖刷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知識結構、話語體系、信仰價值觀。一代又一代人求新、求變、求傳承,力求一個新面孔、新靈魂。爭吵、碰撞、撕逼是難免的,我們這部紀錄片選擇了從古典傳統中求新的表達。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想起一位老先生的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們這部紀錄片走的就是這個路數。成不成功,認不認可,也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百年激盪裂變的文化認同和焦慮中,我們這一代人要有我們的立場,我們的嘗試和探索。

我們這部紀錄片探索中醫文化近十年,卻不知支撐我們的探索的時間從二百年前開始到今天還未結束,它的衝突融合,空間已擴展到全球。既然沒有結束,我們就參與其中,徐徐往前。

初心


最近這兩年在網絡上、媒體上看到最多的話——“不忘初心”。初心好發,不忘且堅持不易,人要吃飯,天要打雷下雨,持有一顆初心常要付出血淚的代價,時有剝皮裂骨之痛,自然也有開心之時。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這些年我和同伴們都在煎熬、突破,一直堅持沒有放棄。一開始是為了所謂的文化理想,走到現在是為了一口氣,一種職業習慣,一個有始有終的信譽交代。在我心頭最需要交代的是這部紀錄片的投資人們,感恩熊勇、王瓊、王睿。還有所有支持過我的中醫人、家人、親人。沒有大家的合力,我們走不到今天。

期待播出那天早日到來,我們還需要繼續走下去,不知還可以相伴幾人?詩和遠方聽起來很美。現實的困難和折磨下,又有幾人可以堅持走到詩和遠方?和我做中醫,你們辛苦了,受累了,我在這裡向你們跪拜,謝恩。

再次感謝等待和支持我們這部紀錄片的粉絲和中醫人們,讓你們久等了。我想說中醫被誤解太多,非議太多,希望這部紀錄片可以幫到中醫的正名和良性傳播。

小尾巴


最後再囉嗦一遍,自中醫立法,屠呦呦先生獲得諾貝爾獎後,中醫像國學那般開始火了一陣,各路人馬神仙粉墨登場。我和我的中醫老師們為此憂心忡忡,是不是又開始一輪神話中醫、迷信中醫的浪潮?行中醫之名,毒害中醫之實又在泛濫,忽悠之術,忽悠之大師、神棍屢屢現世。實乃中醫之不幸,可惜大家缺乏常識,又對治病健康急功近利,我們做的這部紀錄片也想提醒廣大百姓,傳播一些中醫常識、希望大家學會辨假存真,警惕庸醫騙財害命。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人命關天,疾病多變,中醫從來不是萬能的,現代醫學和中醫同樣是治病之術,不可盲目迷信之,綠豆、紅薯怎可醫治萬病?紀錄片講求實、求真、希望傳播明白、簡單、實實在在的道理,但凡打著中醫旗號,號稱可醫治百病的,無所不能的,我個人認為多不靠譜!也從未遇到過這樣的醫生。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很多真實的治病故事,並得到當事者授權同意,用事實說話,探求其中科學道理,將古老文字、信息,嘗試做現代語言的翻譯轉化。在今天這個文化歷史進程的大變局中,在當下生活裡求真務實地展示中醫,紀錄中醫,這就是我願、我想、我行!


周兵 | 以心為砥手為礪,十年磨劍(附《千年國醫》第一集宣傳片


感恩看過這段文字的所有親們,當然希望我們的紀錄片可以有更多人來關注,看看,有點贊,開心,有批評,反省,有反對,理性看待!我們搬好小板凳,等著大家評說!

視頻加載中...


紀錄 · 故事 · 發現

公眾號:jilu-zhong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