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勝宏:愛崗敬業,在平凡中實現自我價值

雷勝宏:愛崗敬業,在平凡中實現自我價值


(記者張紅剛通訊員梁占強)雷勝宏,男,今年40歲,是金堆城鉬業汝陽有限責任公司選礦一廠一名設備技術員。自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就紮根於本職工作,到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名踏實務實、技術過硬的骨幹型人才,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卓越的工作業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連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技術能手。2017年更獲得洛陽市《技術創新能手》稱號,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榮獲集團公司《勞動模範》。

雷勝宏:愛崗敬業,在平凡中實現自我價值


敢於擔當,勤勉有為 2011年11月,選礦一廠正式投產後,他便肩負起安全生產重任,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從碎礦到磨浮,從旋迴到球磨,根據生產需要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設備改造,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轉。在檢修現場,處處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多年來,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忘我的工作態度堅守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從設備日常保養維護出發,在高標準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帶領身邊員工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不斷運用科學的、先進的方法針對選礦一廠的設備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的改進。為安全生產和產能提升保駕護航。潛心鑽研、勇於創新

1. 成功設計出了CH660圓錐破碎機水平橫軸軸承安裝板。此設計獲得集團公司個人命名最高獎,併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成功設計出了軸承安裝板,使水平橫軸的安裝時間從原來的8個小時以上縮短到2個小時,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軸承的安裝強度,進而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從之前的不足4個月增加到6個月以上。僅軸承損耗費用每年大約節約6萬元,人工從以前的8個人減少到現在的2個人。減少了停車時間。該項設計,初步估算綜合效益提升約60萬元/年。

2、1#渣漿泵出口閥門為DN400礦漿閘閥,因渣漿泵在運行過程中,碎石子和碎鋼球會堵塞閘板軌道,使閥門開關困難,每次倒泵需停機後4個人配合,並且耗時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時間才能完成閥門的開閉作業;後改為穿透閥,前期開閉時比較容易,但隨著碎石子和碎鋼球的逐漸堵塞,後期開閉也難度和普通礦漿閘閥一樣,對生產造成極大影響。經過商議,拆掉穿透閥的機械執行部分,安裝一個直徑為Ф100,行程為400mm,壓力為30T的液壓缸,用液壓裝置進行驅動閥門開閉作業。經過改造,現開關閥門只需1人用時2分鐘就可完成,不但節省了人力,避免了因倒泵造成的停車事故。

3、中碎圓錐上部板式給礦器應因設計缺陷,自2014年投入運行以來存在跑偏現象,鏈條及鏈輪單邊磨損嚴重。他經過反覆琢磨論證,將原有的軸瓦結構改為推力軸承和雙排調心滾柱軸承相結合的結構形式,並根據現場安裝要求設計出軸承箱和頂緊套,解決了給礦機鏈板跑偏難題,自2018年4月份改造運行至今未出現跑偏及鏈條和鏈輪磨損現象,極大的延長了鏈輪及鏈條的使用壽命(原結構使用3個月必須更換)。2019年對全車其餘4臺板式給礦機軸承結構進行了改造。

4. 對兩臺ZGB150砂泵進行改造,使砂泵檢修時間從原來的900小時提高到現在的1600小時以上 ,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節省了砂泵的運行成本。

5. 對1200T運渣皮帶尾部滾筒進行改造,使滾筒的使用壽命由原來的不足3個月提高到現在的2年以上(目前還在使用中),只此一項每年為公司節約成本7萬餘元。6、對1#泵2臺泵進出口補償器進行升級改造,延長補償器使用壽命從500小時提高到10個月以上。解決因倒泵造成的停機事故,每年可減少經濟損失100餘萬元。

7.通過工藝改造,對12立方浮選機軸承潤滑改造,解決了開機無法潤滑的難題,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1#泵池補加水改造,解決了泵池積砂,泵進口管道堵塞難題 。

在參加工作10多年的工作履歷裡,像這樣的技術革新,他獨自鑽研了多項,正是這種開拓創新的勁頭和信念,使得他在工作中不斷變通,摸索出一項又一項技術產物,縮減生產成本,在企業營造更大的利潤空間方面成績顯著。

四、獲得榮譽:連續8年獲得公司年度先進個人;2、2009年負責選礦廠2FC-20兩臺分級機的提升改造工作,效果良好,並在《礦山機械》2009年22期刊物中發表《2FC-20分級機安裝坡度的改進》等論文。3、2014年成功設計出了CH660圓錐破碎機水平橫軸軸承安裝板。此設計獲得集團公司個人命名最高獎;4、2015年《CH660圓錐水平橫軸安裝法》獲得國家專利;5、榮獲集團公司2015年度《技術創新能手》6、榮獲洛陽市2016年度《技術創新能手》7、2017年獲得集團公司《第五屆員工技術創新活動》優秀獎;8、2017年4月獲得《洛陽市技術創新能手》稱號;9、2017年獲得公司《2016年全年度先進個人》;10、2018年獲得集團公司《2017年全年度先進個人》;11、2018年獲得集團公司《第六屆員工技術創新活動》優秀獎;12、2019年獲得集團公司2018年度《勞動模範》;

五、業精於勤、不斷進取除了具備精湛的實踐經驗,還不忘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他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專研設備理論,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學習,並多次參加本行業及相關行業組織的技術交流和研討工作會議。認真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曾在《設備管理與維修》雜誌上發表《螺旋分級機角度提升的應用》論文一篇。在選礦一廠日常檢修中,他學以致用,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積累,完成了多項改革:砂泵管路改造,溢流堰改造等。在節約生產成本、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做出突出貢獻,

六、技能傳承、傳播經驗在日常的設備檢修工作中,他絲毫不吝惜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不僅高效的完成檢修任務,而且切實做到了技能的傳承。通過培訓、技術比武等形式多樣的交流平臺,提煉工作中存在問題,並且有針對性的逐一解決。使其它員工的操作技術和服務水平再上一個新層次。他編寫的《設備基礎知識培訓教材》,自2008年以來共培訓新老員工1500人次,授課時長達到5000小時。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培養了一大批技術能手,使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有出色的表現,為企業的長足發展做出貢獻。

產業發展最終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執著;這種埋頭苦幹,勤業敬業、兢兢業業的品質;這種立足崗位、勤奮學習、創新超越的智慧,有力的推動了企業建設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