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廣大稻蝦養殖戶的——九月稻田你想好規劃了嗎

廣大粉絲朋友和稻蝦模式的養殖戶:

專欄

潛江稻蝦模式7月—3月秋冬管理

作者:多多蝦談

39.9幣

339人已購

查看

#推廣專欄 輕鬆變現#你們好!2019年6月,多多蝦談推出【潛江稻蝦模式7月—3月秋冬管理】專欄,首次提出改變傳統稻蝦的上水時間節點,根據稻穀品種和種蝦交配繁殖情況,改變傳統固化稻穀收割後才上水的觀念習慣,稻穀收割前提前一個月上水,讓種蝦提前出洞,達到蝦苗提前孵化育養目的,激起廣大粉絲朋友的關注和討論,在此對廣大粉絲朋友的關注表示感謝。

當下,早稻收割即將開始。但中晚稻收割還有40天左右,很多網友粉絲髮私信問我他的稻穀能否提前上水詢問極多。今天我就以安徽亳州市的一個養殖戶,丁申老闆30畝稻蝦塘作為案例,分享和討論稻蝦池塘在九月份是否能夠提前上水、需要哪些硬性條件等等問題。

一、案例基本情況

丁申,安徽省亳州人,稻蝦養殖30畝,採用超級高杆稻的品種,稻穀長勢目前處於抽穗階段,預計10月15日左右收割。

(1)稻穀種植現場

致廣大稻蝦養殖戶的——九月稻田你想好規劃了嗎

稻穀種植現場


致廣大稻蝦養殖戶的——九月稻田你想好規劃了嗎

稻穀種植現場

(2)插秧所使用的稻穀品種及型號

本文暫不公佈稻穀品種,各省農機站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推廣的谷種,跨省谷種地適應性和安全性不具備備複製和參考價值,以各地農機站推廣的品種為準。

(3)稻穀截止2019年8月26日生長高度

致廣大稻蝦養殖戶的——九月稻田你想好規劃了嗎

現場池子測量秸稈高度

上圖所示稻穀秸稈總高度為1—1.1米,穗子下垂後和穗子以下的秸稈,距離臺田田面約為70—75公分,意思就是說臺田秸稈以不淹沒穗子為前提,實際可上安全水深為70公分左右,這就意味著如果稻穀10月15日收割,且秸稈高度符合要求,完全可以提前一個月至9月15日上大水50公分,淹3-5天把種蝦逼出洞穴,3-5天的時間只要不淹沒穗子,對稻穀的產量總體沒有大的影響。

(4)稻穀抽穗情況及飽滿程度

致廣大稻蝦養殖戶的——九月稻田你想好規劃了嗎

穗子爆滿成都圖

二、基於案例的方法討論

(1)稻穀必須為高秸稈品種

稻蝦提前上水的這種方法,首先建立的第一個基礎條件就是谷種生長的秸稈要高,連同穗子和頂葉總高低於85公分的不符合提前上水的條件。

因為,減去尖葉高度和穗子下垂後的秸稈實際可上水位會低於40公分,水位太淺上水淹洞所覆蓋面積和封洞洞穴比例不高,逼出已經孵化結束的種蝦數量有限,準備插秧落水至環溝的水位都是從最深處下降,坡埂越高的地方,種蝦孵化結束的概率就越高,受限上淺水其實踐操作的意義很低,只會增加其它種蝦的體質消耗。

所以,稻穀在上水前的整體高度不能低於85公分。但恰恰安徽省、江蘇省等地,很多地方常年受颱風干擾,當地農機站推行的半數屬於改良後的低稈稻穀品種,經過在安徽的滁州、蕪湖、無為等地的實地查看,很多穗子爆滿的秸稈有的下垂後離地面不足20公分,更加不符合上大水的條件。如果大家有計劃提早上市蝦苗,提前上水需要在稻穀的品種和插秧的時間上進行規劃,才能達到提前上水條件。

(2)落水時間6月尾以後插秧的中晚稻

這裡探討的提前上大水方案,是指10月中旬以後收割稻穀的稻田,也就是7月中旬插秧的稻田具備這個條件和有這個技術時間需求。

10月中旬收割,加上曬田和消毒時間,上水時間在11月初或者10月尾,孵化出脫離母體的幼苗時間大概在11月下旬,此時水溫已經全面降低,早晚溫差拉大,蝦苗蛻殼生長緩慢,應激反應頻繁,常常在年前處於220尾水平且沒有生長蛻殼變化。

所以,如果是早稻6月插秧,收割時間在9月中旬,已完全沒有提前上大水的必要,正常收割上水即可通過勤肥水、勤投料達到出早苗和賣早蝦地目的。

(3)提前上水不能超過3-5天

稻田符合提前上水條件,上水時間要控制在合理適中的範圍內。如果上水時間過長,即便沒有淹沒穗子,不影響稻穀產量,也要及時將水落入環溝,讓已經孵化結束的種蝦出洞一部分,沒有孵化結束的種蝦會繼續尋找位置二次打洞(九月份二次打洞對蝦子體質消耗在安全線以內),切不可貪圖更多種蝦出洞,否則危害極大。

a.上水時間最好控制在3天左右。3天左右的時間浸泡,封洞的洞穴口已經發泡變軟,洞穴內已經入水,對種蝦形成了身體刺激反映,種蝦會根據孵化和洞穴情況逐步出洞,上水就達到了目的。

b.上水後洞穴洞壁內土壤鬆弛潮溼。孵化結束的種蝦帶仔出洞傷害和摩擦較小,種蝦腹部靠外沿蝦仔在出洞過程中可有效避免乾硬溼土摩擦和致蝦仔散落。

c. 上水時間過長蝦子上田。環溝的公蝦和發育不成熟的蝦子會上田,稻田稻樁密度較高,待落水時很難快速爬至環溝,有可能會帶來種蝦的不必要損耗。因此,上水時間應控制在3天左右為宜。

(4)關水後落水的注意事項

上3天左右大水期間要加強觀察,防止導致大量蝦子上田,落水時必須掌握方法,切不可水位降落幅度過快。

a.降水建議分2天進行,每天15—20公分,落水結束後環溝迅速潑灑泱盛解毒寧抗應激,降低蝦子應激反應,補充尤其是母蝦的體能消耗。

b. 大量母蝦出洞落入環溝以後,環溝內的水草禁止移動,尤其是已經生長的水花生、空心菜、挺水雜草類植物都不能輕易移動。種蝦出洞後會在這些雜草下躲避爆卵出苗,蝦苗脫離母體後會在母蝦附近棲息遊動。如果移動水草改變母蝦的位置,脫離母體的幼苗無法再回到母蝦腹部繼續吸收營養,脫離母體的幼苗在不具備獨立能力前損耗和死亡率較大。而往往大多數養殖戶在10月和11月肥水的頻次往往不夠,營養不均,蝦苗所需的微量元素欠缺蝦苗生長緩慢。

三、稻蝦模式發展的前沿思考

(1)稻蝦模式的初衷是育苗,但稻穀收割的時間和冬季氣溫與蝦苗適宜生長的溫度條件極其矛盾。我們是否能夠根據蝦苗適宜生長的溫度條件反推養殖技術的改和變,實現育早苗出早蝦和收稻穀三者平衡的局面。

(2)若能夠成功孵化早苗,3月中旬上市,養殖戶是否能夠規避5月的低價成蝦和5月的“五月瘟”病害。如果踢出部分地區颱風影響,種植高秸稈品種,創造提前上水條件,讓種蝦出洞,10月初出苗,10月和11月就能讓蝦苗抓住最接近4月份蝦子生長溫度的機會,讓蝦苗快速生長,具備過冬能力,降低低溫死亡損耗。

(3)稻蝦模式的技術規範化,很可能將養殖技術改和變,推向了一個比較僵化死板的條條框框而停滯不前。這麼多年來,多少養殖戶並非死於養殖產量的低下,而是損於病害和價格的雙重打擊陷入虧損,導致應對集中上市和季節性病害風險能力弱。

(4)湖北冬季整體溫度高於安徽和江蘇,導致湖北蝦苗和成蝦最先上市,市場最高價格和最強勁的市場需求都隨著湖北的上市時間而傾斜,搶佔和削弱了安徽和江蘇市場養殖技術較弱的蝦農機會。安徽和江蘇只要在蝦苗問題上尋找方法和思路,把上市時間提升到或者接近湖北,小龍蝦市場最先承壓的就是湖北的養殖市場。安徽和江蘇的小龍蝦養殖區域,最大的優勢就是,離北京、上海、蘇州、南京、合肥近,滁州、蕪湖等當地販子帶動小龍蝦的物流速度,快於潛江蝦谷向江蘇蘇州、南京、上海、北京的物流速度,更有利於搶到用戶對小龍蝦和物流的需求,但是往往上市時間過晚散失地域優勢。

專欄

小龍蝦五月瘟預防重點與治療方法

作者:多多蝦談

39.9幣

13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