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大家好,我是千媽。

最近我在追一部名叫《你好,安怡》的科幻劇,有點火,不知道你們看過沒,這部劇場景設計在2035年,女主角安怡是外表和人類一模一樣,但內部是機器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芯機人”。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 圖源:《你好,安怡》


安怡不僅能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還能做大餐,粵菜閩菜西餐統統不在話下,有來自山西的客人?山西刀削麵,安排起!


看得我好想馬上穿越到未來,我太需要這樣一個“芯機人”了!享受下舒適安逸的美好生活。


看著劇,我腦袋裡就忍不住浮現出任正非說過的一段話:


“未來,註定是科技的時代。這個社會最終是要走向人工智能的,科學素養不夠,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


不知道你們怎麼理解這句話,我的理解是,對千尋她們這代孩子來說,科技思維已經成了必須從小培養的基本素養!


可怎麼培養呢,光靠學校的基礎課遠遠不夠,這大概就是科普書在我們家書櫃佔主要位置的原因吧......孩子科學思維的塑造,大多要在科普閱讀中完成,藉助好的書籍,看見自己身處環境之外的廣袤,瞭解真實世界的構造。


今天分享的這本《一座島的600萬年》,就是千尋近期深度迷的寶藏級科普書,為了多點時間看它,這幾天英語打卡效率之高,歎為觀止。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抓緊每分每秒看,每幅分鏡頭插畫都不放過】


加拉帕戈斯群島可不是一般的島,達爾文就是根據這座島上的所見所聞,創立了“進化論”。時至今日,進化論已成為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石。


瞭解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歷史,就相當於瞭解地球生命的進化史。


這本書因此被美國國會定義為價值非凡的兒童科普書,對孩子從小建立全面的科學觀有莫大幫助!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萬年》適合年齡:4歲+作者:美籍華裔作家,凱迪克大獎得主陳振盼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和普通百科科普書不同,這本書沒有一上來就給信息,而是用了孩子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娓娓道來。

翻開首頁,精美的插畫和優美的語言,瞬間把娃的思緒帶到600萬年前~~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太陽一如既往地從海平面升起,陽光靜靜地灑在太平洋中距離海岸線900千米之外的群島上。此時的海面風平浪靜,然而海底已是暗流湧動...


宏大又充滿神秘感的開場,彷彿科幻大片,一秒就吸引住了千尋,不要說她,連我也被勾起好奇,期待著大幕開啟。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伴隨火山爆發,它第一次露出了海平面。


一座新的島嶼誕生了!


右側,分鏡頭畫面將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孕育過程逐一呈現: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在空氣和海水的冷卻下,凝固成火山岩,形成小島雛形。


然後噴發、隆升、發育,循環往復,直到...


直到什麼?直到什麼?懸念讓千尋迫不及待想要翻到下一頁找答案。


被我摁住小手:莫急!我們先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小島雛形初現,可島上還是寸草不生,想想看,它還缺什麼呢?

“我知道,生命,島上沒有生命!”千尋激動地回答。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是的,沒有生命的島嶼是荒島,唯有生命能給它帶來活力。

一棵小小的紅樹種子落入海中,經過數週的漂流,它奇蹟般地抵達了這座新的海島,第一棵紅樹生根發芽了;


一隻小小的海鳥飛累了,它在半空中發現了這座海島,起初只想短暫休息,不過後來它改變了主意,在這裡築建了巢穴。


生命最初的邂逅,如此偶然幸運,像是造物主不經意間打開了一道暗門,讓人莫名地敬畏、感動。


隨著紅樹、海鳥、海鬣蜥等等新成員的加入,島嶼終於有了生機。


而此刻的時間線,已過去百萬年。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媽媽,我們快看看紅樹長什麼樣了,海鳥和海鬣蜥還在島上生活嗎?有沒有新成員到來...”


這是孩子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疑問,她關心著故事裡每一個成員。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心心念念地翻下頁找驚喜】


在沿海的海灣地帶,紅樹已鬱鬱蔥蔥連接成林。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紅樹的根莖又在淺水中構成複雜的迷宮,成為海龜、年幼的鯊魚和鰩魚的樂園。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看到這裡,千尋突然說:

“媽媽,你記不記得《獅子王》裡,老獅子給小獅子說的話?”

“什麼話?”

“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


哇哦,被娃的深沉擊中,一瞬間竟有點回不過神。

以前看《獅子王》時,我都不覺得娃能真的理解這句臺詞,沒想到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故事,點亮了埋在她心底的種子!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激發孩子好奇,在故事中瞭解島嶼形成原理,認識新生物,只是這本書的零光片羽,它真正牛的地方,是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講透“進化論”。


進化論在科學史上的重大意義,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清楚。


它是整個科技樹的基石,每個孩子都要學,但老師限於課時只能浮光掠影地教,早一點深入地學,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理解自身。


在《一座島的600萬年》裡,孩子將藉助細膩逼真的插畫、生動有趣的故事,輕鬆get進化論的原理!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自第一座島嶼露出海面,已經過去300萬年。

島上物種比以前更加豐富,但隨著海島的緩緩下沉,降水逐漸減少,乾旱頻繁發生。

每次乾旱都會導致大部分植物死亡,達爾文雀喜歡的種子變得稀少。

島上只剩下更厚更硬的種子,那些喙非常短小的達爾文雀無法啄開種子的殼,只能被餓死。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只有喙比較大的達爾文雀活了下來。無數個世代後,島上達爾文雀的喙已經遠遠大於它們的祖先。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這就是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最真實、直觀的演繹。

除了達爾文雀,島上其它生物也遵循著同樣的進化原理。

海鷗眼睛之所以變大,是因為它們需要在夜間捕食,適應夜晚微弱的亮光。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由於乾旱,象龜的殼由原來的圓頂形變成馬鞍形,在脖子後留出足夠空隙,以便抬高脖子吃更高處的葉子。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讀到這兒,千尋歡喜地舉起書,大聲說:

“媽媽,我知道長頸鹿為什麼脖子長了...”


不過緊接著,她又陷入了沉思:

“人類為了偷懶,發明機器人,但如果人類一直懶下去,很多功能會不會退化呢,到時候機器人會不會超過我們?”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看到這兒,你可能已經被種草,我卻想說,前面分享的,還不是這本書最打動人的地方。請繼續往後,“經過”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誕生、幼年、壯年,一直來到它的暮年...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它變得十分低矮,更小更乾燥了。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海鳥仍然成群地盤旋在島嶼四周的懸崖上。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象龜還在岸上緩步而行。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海鬃蜥和海獅仍舊盤踞在岸邊的礁石上。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然而,很多物種已經因為無法適應島上氣候而逐漸消失。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島嶼的下沉開始加速,大部分動植物已經無法生存,島上只剩下幾種動植物。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最後,露出海平面的只剩一塊礁石,如同島嶼剛出現的那天,所有的生命都銷聲匿跡了。


最終,在島嶼誕生600萬年後的一天,它消失於海面,一切歸零。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我和千尋,都好像受到了某種強烈的震撼,陷入沉靜裡。


片刻後,她有些難過地問我:


“媽媽,加拉帕戈斯真的消失了嗎?島上的紅樹、海鳥、海鬣蜥呢,也都不在了嗎?”


是的,故事中的島嶼,那個讓達爾文寫出《物種起源》的神奇的島嶼,已沉入海底。


和浩瀚宇宙比起來,生命始終是微小的。


就像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365次日出,365次日落,一年的風風雨雨,於地球而言也不過是1/46億的時光。


但生命也是頑強的。


你看那些曾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存過的動植物的後代,散佈在附近海域的15個島嶼上,延續著物種的生命。


美國圖會推薦,價值非凡的科普書,孩子沒讀過真是太可惜

▲《一座島的600年》



這就是收藏級科普書的價值,不只傳遞知識,更帶給孩子廣闊格局:


看見浩瀚天地,不以蠡測海;

也看見微小的意義,不妄自菲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