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要來!美國傳來自動駕駛公司裁員潮

疫情對自動駕駛行業的影響,正在持續發酵。身處其中的初創公司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此前融資金額遠低於Robotaxi領域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近日,兩家北美的貨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宣佈裁員。Kodiak Robotics公司解僱了大約20%的員工。另一家初創公司Ike已經裁掉了14%的員工。

在此之前,美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已經解僱了幾乎所有的合同工,包括參與測試的安全員,大約有120人失業。

“鑑於疫情危機造成的不確定性,為了確保公司的長期持續運營,我們對團隊做了一些調整。”Ike公司在對外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

郵件顯示,“我們解僱的員工是對我們的產品和文化做出貢獻的有價值的同事,我們正在努力幫助他們找到新的工作崗位,同時為他們提供幾個月的遣散費和其他支持。”

該來的還是要來!美國傳來自動駕駛公司裁員潮

Ike公司的創始員工主要來自於蘋果、Waymo和Uber,和其他公司不同,其採用了非實際道路測試的技術研發模式,而是通過有人駕駛卡車和數據模擬仿真的技術路線。

除了疫情的突發影響,過去一年裡,隨著風險投資公司對自動駕駛行業採取了更謹慎的態度,大多數初創公司的融資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此外,自動駕駛汽車,尤其是卡車何時能在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安全運營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

今年2月,自動駕駛卡車公司Starsky Robotics因未能籌集到新一輪的資金而宣佈關閉。一度引發了自動駕駛行業的危機情緒。

此次裁員20%的Kodiak Robotics,則表示,“雖然這不是一個任何人都想做的決定,但我們相信這是正確的方式來保證公司的未來。”

幾個月前,這家公司剛剛完成了從2019年的15名員工到85名員工的擴張,並開始為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商業客戶運送貨物。

此外,另一些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則選擇了在落地模式上的讓步。

瑞典公司Einride,此前的目標是自主開發無人駕駛電動卡車,也可以遠程控制。如今,該公司決定將開始開發一種更傳統的卡車,由人類駕駛。

該來的還是要來!美國傳來自動駕駛公司裁員潮

這一舉措承認,向無人自動駕駛的轉變可能比一些人預測的要花更長的時間,而且很可能是漸進的。

Einride公司成立於2016年,已經籌集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開發無人駕駛的電動卡車。

這些沒有傳統駕駛艙的車可以承載各種形式的貨物,在過去的一年裡,它們已經在瑞典的公共道路上進行了現場測試。

雖然卡車是為無人駕駛設計的,但在許多情況下可能需要人工干預,包括需要避開復雜或不尋常的障礙,或者需要規避一些法規限行的區域。

該來的還是要來!美國傳來自動駕駛公司裁員潮

到目前為止,Einride的解決方案是僱傭遠程操作員,他們接受過遠程控制多輛自動駕駛卡車的培訓。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持公司的最基本生存能力,還為一些車隊提供數據服務的遠程信息處理硬件,通過優化路線和時間來提高效率。

Einride公司首席執行官Robert Falck認為,多樣化一直是公司的發展方向,更大程度上是為了改變貨運行業,而不是製造自動駕駛卡車。

一些行業人士表示,未來的卡車運輸將不僅僅是電動的和自動的,還將包括越來越多的聯網服務,如預測維護、駕駛員監控、基於IoT的跟蹤解決方案、優化的工作流、基於車輛到基礎設施的駕駛輔助或空中更新等等。

雖然,前景是顯而易見的,但投身於這個領域的公司目前正在解決一些難題,比如法規、監管問題和軟硬件開發成本等等。

正如lke的聯合創始人Nancy Sun所說,對於自動駕駛的現狀和未來,她深有感觸。“儘管過去幾年,仍有不斷湧現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但這個行業的未來也是不確定的。”

已經宣佈倒閉的Starsky Robotics,在該公司創始人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很多投資機構更願意看到一些光鮮的數據和指標,但很多人並不理解技術難度和難點在哪裡。

在談及公司的未來商業模式,Nancy Sun表示,大多數同行都在專注於組建一支自動駕駛運輸車隊,甚至直接參與運營。

這對於一家初創公司來說,往往會被重資產模式壓垮。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打亂了很多初創公司的節奏。

對於行業的下一步走向,Nancy Sun認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很困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更多行業開始兼併購和整合。

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不過,也有一些人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由於疫情的影響,卡車運輸業也面臨著類似的脆弱性。這一次,單靠削減成本不太可能穩定整個行業。

當前的大流行正在加劇司機短缺,並給支撐全球供應鏈的老司機帶來壓力。當卡車運輸業反彈時,技術將在其復甦中扮演關鍵角色。

但是,難關當前,企業只能盡其所能,利用手頭的資源做出下一步的部署計劃。尤其是上一輪融資的資金消耗殆盡的情況下,裁員甚至是尋求被收購都是出路之一。

幸運的是,對卡車運輸的需求幾乎沒有變化。當企業抓住這個機會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時,或許自動駕駛卡車很可能會成為最能適應類似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技術升級的行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