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多肉君說


深 入 淺 出 聊 一 聊 繪 畫 與 歷 史



二零一七年,我第二次在排故宮前長隊。上一次在故宮排長隊還是在二零一五年九月份的“石渠寶笈”特展。那天半夜,田姐神秘兮兮微信我,說:“有兩張觀展票,你有空麼?沒空我問問別人。”我點開圖片一看,咕嚕就爬起來,跟她回:“給我留著!”


兩張展票是故宮“石渠寶笈”特展的觀摩券,第二天一大早接頭拿票奔故宮。當時書畫館還設在武英殿,進午門左轉過熙和門就是武英殿區。看著蜿蜒的人群,好容易找到隊尾排著;看保安大哥在維持秩序,隨口問了一句:“師傅,大概什麼時候能排進?”大哥低頭瞄了眼手機,跟我回了句:“現在九點半,三點半差不多可以到門口吧。”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2015年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官網宣傳 圖片源自網絡

我一直以為保安大哥是隨口一說,事實是基於經驗的神預算。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進了武英殿還要二次排隊。前前後後七個多小時,腰痠腿疼,其實就為了看一眼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的全卷展出。在原畫面前,徹底獻上了我的膝蓋。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2017年故宮博物院“千里江山 ·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 午門展廳 圖片源自網絡

時隔兩年之後,故宮青綠山水特展展出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其實,在此之前這幅畫已經有很高的曝光度。陳丹青的在《局部》中用“十八歲的天才少年”來形容王希孟。後來《國家寶藏》第一季第一期也把這幅寶卷的前世今生講了一遍。雖然在節目中有嘉賓矯情的解說和誇張過度的成分,但是節目需要也是可以理解。相對比《千里江山圖》的知名度,這幅網紅畫卷在建國後的展出次數,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沒啥說的,能看已經是可遇不可求了,看到就是賺到,過了這村沒這店,老老實實預約排隊吧。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2017年《千里江山圖》展陳前記者會 圖片源自網絡

多說一句,一些不明就裡的博物館“愛好者”經常拿西方博物館的展陳和中國古代繪畫策展比較,還能洋洋灑灑寫好幾千字的明嘲暗諷來吐槽。無非就是《蒙娜麗莎》之類可以天天懸掛在盧浮宮讓人蜂擁而至的拍照,中國古畫展陳都是飢餓營銷。其實,畫種不同,材質不同。古話說,紙壽千年,絹壽八百。許多畫作能留存至今已經是垂垂老矣。根據國際文物保護慣例,許多古代珍貴書畫短期展出後應在庫房恆溫恆溼無光環境下靜置保養,至少睡它個五六年。比如,2010年世博會,上海方面想把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在中國館展出,向國家文物局申請。文物局胸脯拍的山響,打包票說,沒問題。結果,故宮方面想了想,跑到庫房看了一眼,看到畫卷睡的那叫一個香,距離起床鬧鐘還有一大段時間,回絕了。沒轍,世博會的中國館只能採用數字版本與觀眾互動,費勁吧拉跑到遼寧省博物館請出了明代大畫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也實屬不易。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1953年 毛主席、周總理與劉少奇主席觀看《千里江山圖》

其實無論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是《千里江山圖》,討論這兩幅畫都離不開一個人物,就是宋徽宗。有學者考證,張擇端在創作《清明上河圖》時候,有徽宗的親自指導,甚至不排除徽宗皇帝親自參與創作的可能性。嘿,能耐大發了。兩宋時期繪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無可爭辯的巔峰,徽宗的“院體”更是巔峰明珠。咱們不妨從徽宗談起,聊一聊他與他的千里江山。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宋徽宗半身像》 宋 · 佚名繪 (絹本設色) 規格不詳,系乾隆年間重新裝裱,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徽宗審美高,畫師也是高手。這幅畫像無論線條、形體、設色均是上乘。

徽宗這模樣,擱古代審美,妥妥的美男子;放現在也是沒的說。

有顏值還有才華,顏值出眾,才華頂天,真沒誰了。】


說《清明上河圖》徽宗參與創作總有爭議,而作為王希孟的本科導師,指導他完成畢業創作則是板上釘釘了。有證據如下: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千里江山圖》 卷尾蔡京跋文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年,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徽宗看到自己學生王希孟童鞋的畢業作品,很開心,覺得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正所謂老師教得好,學生也給力。捧著畫,看了半天,說了一句:“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嘿,就這一句話,開啟了後世千年的膜拜。

徽宗高興之餘,大手一揮,慷慨的把這幅畫送給了剛剛重新啟用工作的蔡京,也算是對他近期工作績效的認可與褒獎。蔡京估計唱著小曲一路跑回家,在卷尾鄭重其事的題跋了77個字,發了個微博: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配圖純屬娛樂)

蔡京跋文說的很明白,這幅畫幾月幾號由皇上賞賜。畫作者王希孟同學被特招錄取,從學員班進入皇家檔案館。剛開始,工作成果雖不是一等一的出眾,但是架不住希孟同學經常加班到半夜,發朋友圈定位是在公司。天才的千里馬被伯樂看到,更何況伯樂還是當今萬歲爺。於是乎,“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經過努力學習鑽研和天才的悟性,希孟同學“不逾半年,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學霸就是學霸。

徽宗皇帝的才氣真是無可複製,教授學生所繪的兩幅國寶級繪畫能流傳至今真是幸事。據說,在徽宗趙佶降生之前,他爸爸宋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一邊看著畫像,一邊默唸著李煜的詩詞,越想越佩服。【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就在神前許願:但願我的兒子也能這麼有才,也是祖宗庇護了。也真是天隨人願,沒多久就生下了徽宗。神宗老爺子高興的不行,跟天下人說:我這寶貝兒子,是李煜投胎!!!【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估計宮裡的官員們聽到後,跳著腳的在丹墀臺下喊:“萬歲爺,別說這不吉利的話,趕快呸呸呸!” 沒想到,後來歷史證明,神宗的兒子不僅和李煜一樣渾身的文藝細胞,連命運也相同。這倒黴催的許願,註定了徽宗和南唐後主一樣當了亡國之君,當然,這是後話了。

神宗老爺子興奮過頭,靜下來想想,估計也覺得說了不不吉利的話。但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了。後來,直到九歲的哲宗即位,滿朝文武這才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宋哲宗坐像》(局部)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幅與目前大部分現存的宋代帝王像軸類似,一襲朱杉,黑紗幞頭。然哲宗像為最精麗者。畫作造型精準,線條圓潤,設色典雅,風度翩翩。臺北故宮對於此卷軸的解讀:由領口、袖口露出的黃色花卉紋內裡,裝飾著可能繡著珍珠的白底金花邊;花間行龍紋靠墊亦綴滿珍珠;黃色座椅各面,則以不同色金描繪精緻龍紋、團花紋。雖然華貴異常,卻不張揚,反映著宋代宮廷審美的低調奢華。】

宋哲宗趙煦是趙佶的哥哥,論長相沒的說。曾經有網友閒趣發佈投票“選舉”歷史上最帥的皇帝,哲宗選票遙遙領先。很可惜,哲宗24歲就駕崩了。滿朝文武討論接班人時,太后想了想,說:立端王吧。端王,也就是趙佶。

宰相章惇一聽就急了:哎呀,不行不行,這哥們是文藝青年啊,整天閒的五脊六獸,怎麼能當皇上呢。【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朝堂爭論略過不表,最後塵埃落定,還是端王登基。章惇呢,貶官回老家種地去了。端王趙佶稀裡糊塗就被當了皇帝。不過章丞相說的一點沒錯,這皇帝的委任狀快馬加鞭送到了端王府,太監們進門一看,嘿,咱們未來的萬歲爺,正在跟家下人等蹴鞠踢足球呢。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宋太祖蹴鞠圖》 (紙本設色) 元 · 錢舜舉 現藏上海博物館

【原圖為宋代名畫家蘇漢臣所繪,錢選在臨摹之後題字:“蹴鞠圖舊藏秘府,今摹圖之。若非天人革命,應莫觀之,言何畫哉。”明人唐文鳳在《梧岡集》中有《題蹴鞠圖》詩,詩中說明前兩人踢球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其弟宋太宗趙匡義,後四人觀看的是大臣趙普、楚昭輔、党進、石守信,均為宋朝開國的功勳。他們都喜歡踢球;“明良相逢同一時,乘閒且復相娛嬉,軍中之樂諒亦宜。”此圖說明了蹴鞠是宋代初年軍中之樂,是宋朝開國皇帝和貴族都喜愛的活動,因此,開啟了中國古代足球發展的第二個高潮時期。】


歷史就這麼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端王趙佶當了皇帝,也就是徽宗。一個天才的藝術家,當了皇帝,對於國家來說是喜憂參半。徽宗一個人管理國家很累,關鍵是沒有了精力和時間來寫寫畫畫,心裡煩。趙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於是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在這一年年底,徽宗的小可愛 蔡京上線了。

蔡京這個人是個政治上的牆頭草。當年王安石變法時候,他打雞血似的支持新政;後來司馬光上臺,他又高喊打倒王安石。但是蔡京確實有本事,居然新黨舊黨都混得開,都覺得他是個人物。當年王安石像神宗力薦他的這個學生要成為自己的衣缽繼承人;司馬光也曾經被矇蔽雙眼,一拍大腿,一挑大拇哥:蔡京是個好同志啊!徽宗皇帝在滿朝文武的推薦下,任命蔡京為相。

蔡京這個被後世評為當朝幾大奸臣之首的投機客,居然當了宰相。歷史喜歡開玩笑,欲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在其位謀其政,宰相需要改革經濟體系,說白了,為國家掙錢。蔡京其實是有經濟思想頭腦的,不過,這個經濟改革想法確實令人大開眼界。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的《中國是部金融史》中調侃,蔡京的經濟頭腦就是典型的凱恩斯主義。嘿,這比國外先進了一千年。

蔡京喜歡讀《易經》,在他看來,是為指明人生方向的心靈雞湯讀本。內有一段這樣的卦辭:“豐亨,王假之;豫大有得,志大行也。”所謂“豐、亨、豫、大”,大概其意思就是:王者在昌盛之時,應當一切都崇尚盛大。不用心財貨不夠,應當順天理,皇恩就能如日中天般地普照天下。

於是,蔡京想了想,跟皇上說,萬歲,我覺得咱們大家呀,想掙錢,得多花錢。

皇上問,為啥。

蔡京說,多花錢才能有更多的錢。比如哈,如果一個老百姓不捨得花錢,那他賺的也就不會太多,因為賺多了他也花的不多。以此類推,如果全國都不怎麼花錢,也就掙不多錢,那整個宋朝就窮了。

皇上說,對對對,說下去…

蔡京說,我覺得花錢應該皇上作個表率,應該從咱們朝廷開始…

宋徽宗說,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愛卿平身。

宋徽宗說,我最喜歡畫畫,藝術這玩意兒特別能花錢哈,要不多買點畫材啥的?... ...

蔡京說,買買買。不過,您這才哪到哪兒?筆墨紙硯您都要用最好的,顏料要用上等的.. ...

如此荒謬的大宋朝經濟體制改革建議,徽宗和蔡京倆人居然一拍即合。在皇帝看來,覺得自己不再知音難覓。徹底放飛的徽宗在蔡京、童貫等的慫恿下,嘴裡一邊哼唱著“我面前來了個知音的人 ... ...",一邊開啟了他瘋狂燒錢之旅。當然,也是對藝術的極致追求:

絹本珍貴,百名繡娘辛勤一年也僅織造數尺;

染色,要用最好的紅綠寶石、青金石、綠松石等研磨;

調色要用上等阿膠;

白色稀少,拿千年深海硨磲化石和一等珍珠磨成粉;

青綠山水,把24K金搗磨了往上勾 ;

... ...

除此之外,徽宗崇尚道教,政和七年四月,冊封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為了紀念這個重要歷史性的時刻,和自己的兩位心腹小可愛合影留念,有照為證: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聽琴圖》 北宋 · 宋徽宗趙佶 工筆絹本設色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著錄於《石渠寶笈 · 三編》

【清 · 胡敬在《西清札記》中提出畫中撫琴者正為宋徽宗本人,並認為穿紅色官服者為蔡京。】


這幅畫是徽宗的自畫像。這種的空間佈局呈現出的俯視效果更像現代無人機的航拍。一位思想超前衛的藝術家。真偽雖有小範圍爭議,但是卻從未有直接證據表明這幅畫不是徽宗御筆。厲害了,徽宗皇上。2015年的故宮“石渠寶笈”特展展出了這幅作品,我當時看得目瞪口呆,心裡只有三個字:真好看。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聽琴圖》(局部)

畫面上人物著裝與配景極簡,徽宗皇帝畫的佈局營造出妥妥的中國古典美的極簡家居風。器物雖不多,但奇石、銅鼎、高几、香爐卻並非尋常人家的配置,整個一低調奢華有內涵。徽宗身著一身道袍,胸前一縷飄髯,倚松靜心撫琴。

當了道教皇帝嘛,這好事當然要君臣共享,自然忘不了得自己的得力助理蔡京,畫中給他配了一身極喜慶的紅衫。穿石青色衣服的,有人說是王黻。

看似普通的石頭,其實是進貢皇家的“花石崗”。皇上暖心,怕愛卿坐石頭上屁股冷,有人說是迴歸自然墊的茅草; 其實,石頭上墊的是狨座。“狨座”以產於四川猿猴身上的脊毛製成,毛色如金,價格不菲。平常布衣百姓即便有錢卻也不可越級使用,它是統治者的象徵。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聽琴圖》(局部)

撫琴者對面置西湖石一塊,是典型的“瘦、露、透、皺”審美風格。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聽琴圖》(局部)

身後幾竿修竹,看似隨心安插,卻是精心佈置。筆筆精到,雙線勾勒,細膩嚴謹,風格典雅。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聽琴圖》(局部)

撫琴者背後是一棵凌霄纏繞的古松。徽宗用細膩的筆法描繪出樹木的明暗質感與前後遮擋,堪稱寫生之最。題材雅緻,符合了陸游“庭中青松四無鄰,凌霄百尺依松身”的詩意。至於所繪撫琴聽琴的情景,其實徽宗皇帝情商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曾以帝舜時韶樂盡善盡美、周武王時音樂盡美而為盡善來評判兩朝政治高下;《史記》中也有記載吳國公子季札通過國家儀式用樂來聽辨該國政治狀況。古人認為,琴為樂中之君,能匡正不正。君王撫琴,臣子聆聽,沉醉其中,暗含王道正音被臣子遵守,畫中有話。畫畫的好,徽宗還不忘告訴大家君臣之道,這做法,也沒誰了。

畫完了,徽宗左看右看都覺得好,鄭重其事心滿意足的用自己獨特的瘦金體落款三個大字:“聽琴圖”。拿著顯擺讓蔡京看,蔡京也雞凍,畫上題寫了四句馬屁詩,句句都有典故: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吟徵調商灶下桐 松間疑有入松風 仰窺低審含情客 似聽無弦一弄中 臣京謹題

第一句典故取自於《後漢書》。傳說蔡邕看到有人劈柴桐木燒火,桐木發出異響;蔡伯喈認定這是一塊做琴的上等材料,於灶下火中救出,精心製成,命名“焦尾琴”。後幾經輾轉,居然傳在南唐後主李煜手中(就是徽宗爸爸神宗老爺子夢到的那位),最後歸宋室所有。蔡京用這個典,既是誇徽宗琴聲合古;當然咯,也偷偷的誇自己品味不低,是皇帝的知音。

第二句,“松間疑有入松風”。《風入松》乃“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所作的古琴名曲,將今比古,蔡京拍馬屁水平真心不低。

第三句,“仰窺低審含情客”。大白話,指的畫中穿青衫紅衫的兩位人物形象。

第四句,“似聽無弦一弄中”。“無弦”是說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撫無絃琴的故事。《晉書·陶潛傳》記:“潛,常蓄無絃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陶淵明自然並非尋常之輩,借彈奏無絃琴之事,則寄託自己心慕自然的性情和灑脫。嘖嘖嘖,典故用的恰到好處,蔡京的這文學水平也非尋常之輩。在一個有文化有造詣的皇帝的身邊,沒兩把刷子,差事不好當。

尤其說的是,蔡京的字確實好看,飄灑瀟逸不失法度。膽子也大,緊挨著畫面的松針寫,佈局又險又妙。只可惜,好好的首輔不好好做,被後人從“蘇黃米蔡”四大家裡踢出去。無論“四大奸臣”“六大奸臣”,蔡丞相都榜上有名。

不過,話說回來,為人忠厚、信義正直、學識淵博的蔡襄名入宋四家也是實至名歸。老郭相聲裡說:“你知道哪塊雲彩有雨?” 載入史冊,名垂千古,老爺子估計半夜睡著,鼻涕泡能樂出來。


( 未 完 )


【 · 文 末 重 要 提 醒 · 】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觀畫讀史 · 宋徽宗與畫裡江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