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濟南通過交通運輸部綠色交通城市驗收

中宏網山東4月23日電 記者獲悉,濟南通過了交通運輸部的綠色交通城市驗收,在藍天保衛戰考核中榮獲優秀等級。

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

近年來,濟南市持續實施運輸組織體系綠色化改造,不斷優化公共交通線網結構,提升公共交通覆蓋服務範圍,為市民提供綠色出行便利化服務。

持續優化公交線網。進一步完善我市微循環公交、大站快線、守時公交、零時公交、高峰通勤等線網體系,開闢公交線路55條,整合優化公交線路66條,填補公交空白73公里。BRT線路共13條,BRT接駁線路15條,線路總長度199.6公里、線網長度121.1公里,形成了“四橫五縱”的BRT服務網絡。推出了15條普通線路與BRT線路的換乘接駁,開通了29條扶貧線路,延長180餘條線路收車時間,實現了27條公交線路與高鐵、地鐵的精準接駁,開通定製公交400餘條,推出24小時公交,更好的服務市民綠色出行。

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目前我市軌道交通1號線、3號線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2號線正全面加快建設,計劃2020年年底通車,屆時將形成“H”型的快速軌道交通網。在加快完成第一期建設規劃項目的基礎上,啟動了第二期建設規劃編報,加速軌道交通網絡建設。

推動出租車綠色化改造。對800臺上線檢測不合格、車齡2年以上出租車更換了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將有毒有害氣體氧化還原為二氧化等無害氣體,有效減少了有害氣體排放。定期更換出租汽車三元催化器是減少本市機動車排放汙染,為市民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重要措施。

開展節能宣傳週活動。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優勢,加大宣傳力度,開展紮實有效的節能教育、培訓、競賽活動,傳播綠色低碳交通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普及節能減排知識,強化全市交通運輸廣大幹部職工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廣泛動員全行業參與節能降耗。

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

鼓勵開展綠色交通示範項目建設,鞏固擴大綠色交通城市建設成果。我市創建綠色交通城市具體支撐項目共105項,高分通過省級預考核和國家級考核驗收,每年實現節能5739噸標煤,替代燃油量44869噸標油,減少CO2排放53372噸。同時,交通運輸行業也湧現出了多家全市節能工作先進單位,市交通局被列為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收費站ETC安裝應用。目前濟南市域範圍內,高速公路公路主線收費站已實現ETC車道100%覆蓋,匝道收費僅一條人工收費其餘均為ETC車道。全市ETC保有量累計達到1770079輛。根據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核算細則,每輛小車通過ETC入口節油量為0.0384升,通過ETC出口節油量0.0896升。據此計算,假設這些車輛每年進出高速公路一次,節油量約為23萬升,綠色節能效果非常明顯。

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促進交通用能清潔化。截至目前,濟南主城區公交現有5754輛公交車。其中節能與新能源車5156輛佔比89.61%。力爭2020年底前,中心城區公交車在保留必要的柴油公交車進行應急保障的基礎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加速淘汰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完成國家下達的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

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開展交通工程施工工地、道路、運輸及場站揚塵治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匯聚全市交通運輸系統交通工程揚塵在線監測,助力綠色交通發展。全面落實四減四增、打贏藍天保衛戰、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各項重點任務,使得交通運輸行業主要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氣質量取得明顯改善。

健全完善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I/M)制度。截至2020年3月,我市共認定機動車尾氣治理企業81家,建立M站網點85個。自I/M制度實施以來,全市共維修治理尾氣超標車輛21919輛,機動車排放超標治理取得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