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就是幌子,它真正符合意義上的“無線技術”嗎?

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在逐漸配備了“無線充電”功能,具體就是將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底座上即可為手機進行充電,但防一將手機離開便停止了充電!這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無線充電嗎?

無線充電就是幌子,它真正符合意義上的“無線技術”嗎?

無線充電 圖1

我們所理解的無線充電!

其實我們真正理解無線充電是個誤區,按現在所說,拋開充電線只要沒有與手機充電端口連接,可以實現充電便屬於無線充電,這顯然並不符合真正無線充電,原因是它在充電時並不能離開無線充電發射裝置;回到自身,如果與無線藍牙耳機、無線上網這些功能比較,無線充電還能算真正的無線嗎?

為什麼這種充電方案被稱為無線充電?

智能手機可以說變化很快,除了一些基本功能外,還附帶有其他功能,一些功能看來它們每次升級更新都有極大差別,但到無線充電這個技術領域,想突破或許還要很長的路要走;但面對於那些無線耳機、無線遙控、等無線設備面前相媲美,無線充電沒有了電源線的接入,順便人們也就叫它為“無線充電”。

到底該不該稱它為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其實可以理解為感應充電,是一種非接觸式的充電方式,其原理是利用近場感應實現充電,由無線充電裝置將能量傳送至智能手機電池內。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比使用充電線更為方便的充電方案,也就是今天所理解的無線充電。

更符合實際的應該稱它為“感應充電”,無線 無線多少應該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不約束在一定距離範圍內可以實現充電!顯然它並沒有做到。那一天不再受無線發射裝置約束,這也就是真正的無線充電了。

無線充電就是幌子,它真正符合意義上的“無線技術”嗎?

無線充電 圖2

“離開無線發射裝置不能充電”成為它的致命短板!

在早些年前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它一直有參與研究這一領域,最終他認為:尼古拉線圈可以實現無線供電,只要實驗成功,天下在沒有什麼難事!但實驗終究以失敗告終。在現在無線充電技術仍然在發展在進步,雖然優點重重,但不能移動充電或者說不能脫離無線發射裝置這是它最致命的一個問題。

在外媒看來,近年來國外有科學家一直在這一方面進行研究,或將稱它為隔空充電器,無線充電範圍在1米內,用戶只要不超出該區域即可實現無線充電,想必這一成功應該不會太遙遠。屆時用戶在不用擔心無線充電時,還要必須將手機放在固定底座上。

無線充電就是幌子,它真正符合意義上的“無線技術”嗎?

無線充電線圈

目前無線充電(感應充電)的優缺點

優點:在安全性和便利行上可以說要更有優勢,首先在安全上,它能避免兩端口在接觸時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另一個它同時能為多個裝置充電,也不用擔心插座不夠用,也解決了多根充電線纏繞的煩惱。

缺點:充電效率低、充電速度慢、不可離開提供充電的裝置、製作成本高、電池損壞程度嚴重等。

無線充電就是幌子,它真正符合意義上的“無線技術”嗎?

無線充電 圖3

真正實現無線充電已經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創新不斷,敢於反覆挑戰和實驗,未來我們遲早會用上所有的無線設備,正式踏入一個真正的無線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