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推薦胡錦濤,百歲老常委宋平還做了哪些被人記住的事?

近日,“最年長常委”宋平再次走入公眾視線。

據媒體報道,日前,已近百歲高齡的宋平會見了前來看望他的山東省平邑縣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

14日下午,劉嘉坤告訴“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會見時間是今年12月2日,地點在海南。”

“政事兒”注意到,此係宋平近兩個月來的二度露面:今年10月14日,他曾到母校清華大學參觀,並與師生合影留念。

除了推薦胡錦濤,百歲老常委宋平還做了哪些被人記住的事?

宋平在清華與師生合影

宋平出生於1917年,是目前健在的退休常委中最年長的一位。1989年召開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72歲的宋平與江澤民和李瑞環一同被增補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政事兒”梳理公開報道發現,至少有五個“特殊情結”交織在宋平老先生的工作和生活中。

九間棚村

“這次剛好去海南辦事,瞭解到宋老在海南,我就過去看他了,上次見他還是在兩年前。”14日下午,劉嘉坤向“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講述了當時的情況。

據劉嘉坤介紹,“雙方大概聊了40分鐘,宋老身體很好。”

劉嘉坤錶示,宋老跟自己很熟,自己也經常去看他。“他通過我瞭解農村的情況,瞭解貧困人口。”

當天的會見中,宋平囑託劉嘉坤,“要把農村發展好,非常不容易。九間棚村現在發展好了,很難得,要繼續保持九間棚艱苦創業的精神,不斷總結提高。”

“我說您老人家腦子很好使,他就笑。我還給他帶了九間棚的金銀花茶,宋老說,自己在甘肅工作的時候就種過金銀花。”

會見結束時,兩人合影留念。

現場照片顯示,宋平與劉嘉坤並排而坐,宋平身著藍色外衣,外面套著一件馬甲,滿臉笑容注視著鏡頭。

除了推薦胡錦濤,百歲老常委宋平還做了哪些被人記住的事?

“政事兒”注意到,宋平與九間棚的緣分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在中央工作的宋平就與該村結下了特殊的情誼。

九間棚村地處沂蒙革命老區腹地,歷史上一直是出了名的貧困村。

1985年,劉嘉坤擔任村支部書記,他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拼命工作,初步改變了九間棚村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由此受到宋平的關注。

1990年7月,宋平曾致信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讚揚九間棚。信件全文後來刊登在《人民日報》頭版。

信中寫道,“他們那麼貧窮落後的地方,依靠自己的雙手艱苦奮鬥,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

同年8月,在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議上,宋平聽取了劉嘉坤的彙報,他稱讚說:“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共產黨的威信也是幹出來的。”並號召全國學習九間棚。

1995年7月1日,宋平視察九間棚村,並對九間棚的發展提出指導意見。

“政事兒”注意到,九間棚村也曾受到習近平“點贊”。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對九間棚村的發展給予肯定,並稱贊九間棚“雖然地處偏遠,但風景這邊獨好”。

今次探望,宋平還對九間棚村的發展囑託劉嘉坤:“你們要按照習總書記'雖然地處偏遠,但風景這邊獨好'的要求,建設好九間棚。”

母校清華

1935至1937年,宋平曾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並在母校收穫了愛情。

宋平的夫人陳舜瑤比宋平晚一年入學清華,“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一直以來,這對百歲夫婦都對清華懷有很深的情感。

畢業後,陳舜瑤曾在清華工作多年,先後擔任校長助理、副教務長、校黨委副書記等職。

而在中央工作期間,宋平也曾多次回到母校,再續清華緣。

1982年,清華大學建校七十一週年之際,宋平曾同姚依林、費孝通、楊絳等知名清華老校友返校祝賀。1990年1月,他又以政治局常委的身份,到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祝賀核能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

據報道,一次,因工作繁忙,不能參加校慶的同窗聚會,宋平還派人送來一張照片。照片背面寫道:“我感謝清華,清華打開我知識的門窗,從這裡走上了革命的生涯。我懷念當年的老師、同學和戰友,永遠忘不了清華、清華。”

退休之後,宋平和夫人也繼續關心著母校的發展。

2004年4月,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寫的《清華革命先驅》(上下冊)出版,宋平為該書題寫書名並作序。

公開報道中,近幾年,清華大學校領導曾先後兩次來到宋平家中,看望宋平和夫人陳舜瑤,彙報學校發展情況。

照顧年輕人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宋平對年輕人非常照顧,素有“人才伯樂”之稱。

據公開報道,宋平曾在1938年到1947年之間擔任周恩來的政治秘書,被稱為鄧小平的“老夥計”,與陳雲私交很好,曾舉薦胡錦濤。

上世紀70至80年代,宋平在甘肅工作多年,官至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彼時,他曾舉薦時任甘肅省建委副主任的胡錦濤。

除了推薦胡錦濤,百歲老常委宋平還做了哪些被人記住的事?

《人民日報》旗下雜誌《環球人物》報道稱,“胡錦濤業務素質過硬,為人穩重謙虛,處事低調,群眾基礎好。在舉才薦才的過程中,受到了身為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宋平的肯定和鼓勵。”

1992年,已經卸任常委職務的宋平,以中共十四大人事安排小組名義,向中央和鄧小平、陳雲提出選拔胡錦濤為新一屆政治局常委的建議。

隨後召開的中共十四大上,年僅50歲的胡錦濤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

關心貧困群體

2014年6月12日,宋平出現在一項助力貧困失學孩子早日“圓夢”的慈善活動上。這是公開報道中,宋平在十八大後的首次亮相。

當日,在接見活動組織者時,宋平勉勵他們積德行善,倡行天下,幫助中國更多貧困孩子圓夢。

除了推薦胡錦濤,百歲老常委宋平還做了哪些被人記住的事?

據報道,當時,宋平還主動為該慈善項目起名“圓夢班”,在為圓夢班題詞時,宋平先後題了3遍,最後選了一個版本。

大概10分鐘後,主辦方表示,由於宋平年事已高,需要提前離場。

關心貧困群體,對宋平來說並不陌生。

2015年10月,他還在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個四合院,與“美麗中國”的幾位“90後”支教老師會面交談。

交談中,宋平強調了農村問題的重要性,“中國城鄉差別大,農村是中國最大的一部分群眾和社會。”並指出目前需要關注的重點,“瞭解農村、農民和他們的需要”,“留守兒童現在是大事。”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早在1994年,宋平和夫人陳舜瑤就曾幫助過失學兒童。他們通過“希望工程”資助了陝西省山陽縣板岩鄉的三戶貧困家庭。

1973年春,甘肅中部22個月沒有下過透雨,彼時,宋平曾向“老上級”周恩來總理直言現狀,不久後,當地群眾收到了國務院撥發的救濟款和賑災糧。

據報道,甘肅人在回憶這段歷史時,說得最多的就是,“當年要不是他宋家爸(當地對宋平的尊稱),咱農民可要遭大難了。”

追思老同志

“政事兒”注意到,十八大後,部分年事已高的老同志相繼離世,宋平也時常撰文或通過其他方式寄託追思。

去年2月,十二屆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力群去世,同年9月15日,《光明日報》刊發了宋平為《鄧力群自述:1915-1974》一書所作的序言。

該序言共1860字,宋平稱,在自述中能讀出黨和人民需要的知識分子。

序言寫道:黨的十三大以後,力群退出領導崗位,年紀大了,聽力、目力衰退,仍然孜孜於讀書和寫作,特別是按照小平、陳雲同志的指示,承擔起組建當代中國研究所和編纂國史的任務。應該說,他是很合適的人選。“力群的骨頭是硬的,有一種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感情、骨氣和原則性。”

此外,十八大後,宋平還曾至少五次向離世老同志送上花圈表示哀悼。其中包括三名原省委書記、一名老紅軍和一位科學家。

三位曾擔任省委書記的逝者分別是2014年去世的青海省委原書記黃靜波、2015年去世的陝西省委原書記白紀年,以及今年4月去世的湖北省委原書記關廣富。

今年7月29日,97歲老紅軍王丹一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宋平送了花圈。9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嚴東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宋平也送了花圈。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報記者鄭書 實習生周聞韜 校對:陸愛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