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不宜寫成“凸凹”(杜老師語文信箱)--05國內新聞--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刊雜誌--版權渠道--首頁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大地上的凸凹起伏被茫茫水原覆蓋……”請問其中的“凸凹”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重慶讀者萬鴻源

萬鴻源讀者:

表示高低不平,宜採用“凹凸”的寫法。

《現代漢語詞典》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版本中,都有“凹凸不平”的用例,而沒有“凸凹”的用例。當下的《現代漢語大詞典》中有“凹凸”及“凹凸不平”的詞條,所舉的例子是:

(1)凹凸面鋁塑板。

(2)崎嶇凹凸的山路。

(3)這段路面凹凸不平,駕車人只好減速繞開。

《中華成語大典》中有“凹凸不平”詞條,而沒有“凸凹不平”詞條。

《現代漢語常用詞表》(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版),收錄了社會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常用詞語,其中有“凹凸”。也就是說,“凹凸”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

在人民網等主流網站觀察,“凹凸起伏”的用法有近80例,而“凸凹起伏”的用法只有零星3例。這說明,在社會的實際運用中,“凹凸”是主流寫法。

可見,不論從當下的語文工具書及規範詞表來看,還是從社會的實際使用來看,都宜採用“凹凸”的寫法,不宜採用“凸凹”的寫法。

在清代以前,曾出現過“凸凹”的寫法,但是語文規範有時代性,應遵從現在的語文規範,採用現今工具書上“凹凸”的寫法。

所以,提問中“大地上的凸凹起伏被茫茫水原覆蓋……”一句裡的“凸凹起伏”宜改成“凹凸起伏”。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