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筆記:亞里士多德“失而復得”的哲學記憶

作者|公子小白

【願哲學被聽見】公子小白繼續和您一同尋找西方哲學的蹤跡。

從某種角度來看,由於受限於當時政治等因素,亞里士多德在古代雅典乃至整個古希臘的榮譽、聲望以及地位,通常難以與其恩師柏拉圖相提並論。

智慧筆記:亞里士多德“失而復得”的哲學記憶

著作的流失

特別是他一生多舛的命運也令亞里士多德的許多著作難以傳世。加之印刷術問世之前,諸如柏拉圖這種擁有延續900年之久的學園在內的哲學家的許多著作尚且流失嚴重,何況是亞里士多德,再加上當時古代雅典人的排擠與敵視,時至今日尚且能夠有亞里士多德的文字流傳於世實屬萬幸。

失而復得的零散手稿

事實上,之所以說亞里士多德的文字能夠尚在人間是個奇蹟,原因主要在於,亞里士多德離世後,其手稿也隨即消失了。一直到三百年後的公元前1世紀前後,一位供職於羅馬圖書館的名叫安德羅尼柯的,堪稱當時亞里士多德鳳毛麟角的在傳弟子,對亞里士多德的手稿進行了精心的整理,才令其思想得見天日。如若不然,恐怕世界將再無人能夠對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亞里士多德的文字和思想窺見一二。

智慧筆記:亞里士多德“失而復得”的哲學記憶

包羅萬象的學說

亞里士多德一生潛心研究,著書立說。相傳亞里士多德一生著作多達近千卷,但能夠存世的卻僅有47篇。也正是這不足50篇的文字,囊括了哲學、自然科學、邏輯學、物理學、天文學、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語言學……在內等眾多領域影響至今的思想和主張。

師徒文風的迥異

如果僅僅從著作風格的角度出發,常常令人感到難以想象亞里士多德竟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所存世的對話著作,風格上深奧玄妙、大氣磅礴、文采卓絕,可以說每一篇對話都堪稱經典。但是與柏拉圖相比,亞里士多德的文字則既抽象又枯燥,極其晦澀難懂,難見文采。師徒二人著作的迥異也時常令很多讀者困惑不解。或許一種解釋能夠對此進行回答。

智慧筆記:亞里士多德“失而復得”的哲學記憶

在古希臘的思想家,通常擁有至少兩套風格大相徑庭的學說,其一用於大眾普及,因此大多思想家會對這部分精心潤色;而另外一套則用於教授弟子,口傳身教。所以作為真傳的這部分著作自然省去了浮華的辭藻修飾。

相傳,用以傳內的著作均已失傳,能夠留存於世的都是經過精心修飾而得以出版的對外製作。與柏拉圖不同,亞里士多德由於政治等各種因素,對內著作均未能免遭厄運,盡數失傳,留下來的不過是其與弟子之間的內部講稿。可以說,從二人文風的巨大差異似乎也成為了這種傳說或許多少可信的佐證。

解讀亞里士多德的小貼士

智慧筆記:亞里士多德“失而復得”的哲學記憶

總而言之,歷經坎坷的亞里士多德能夠留給世界的僅僅是些許雜亂無章的珍貴手稿,因此無論內容抑或順序都不可能做到與最初的樣貌完全一致。所以,當我們用體系或者邏輯的視角來審視亞里士多德的時候,需要明確一點,這些不過是出於後世的觀察角度,而未必是亞里士多德思想的本來模樣。

關注我,不迷路,沒錯的!

更多日常交流、思想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