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穿倉誰買單?市場人士質疑中行移倉時間較晚釀成風險

原油寶穿倉誰買單?市場人士質疑中行移倉時間較晚釀成風險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價格急劇下挫,下跌至史無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當日公佈的結算價為-37.63美元,出現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WTI原油期貨合約上市以來第一個負值結算價。

中國銀行原油寶遭遇到了這隻“黑天鵝”。該產品4月20日展期,正巧碰到了歷史上最低結算價。這使得一些投資者面對鉅額虧損。

面對投資者的諸多質疑,4月22日晚,中國銀行發佈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稱,原油寶產品掛鉤境外原油期貨,類似期貨交易的操作,按照協議約定,合約到期時會在合約到期處理日,依照客戶事先指定的方式,進行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

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對於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中行原油寶穿倉誰買單?

4月22日早上,中國銀行發佈公告,經該行審慎確認,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人民幣價格為-266.12元/桶)為有效價格。

同時中國銀行公告稱,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新開倉交易。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批原油寶客戶將承擔油價跌成“負值”的全部損失。做多客戶已全部爆倉,還倒欠銀行本金。

網上有投資人曬圖顯示,該投資者開倉成本是194.23元,中國銀行向投資者發送的結算價格是-266.12元。投資者不僅僅本金虧完了,還可能倒欠銀行200%的本金。

消息出來後,立刻引起投資人的質疑。更有投資人表示:“我們打算去集體訴訟。”

其中一名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說:“中國銀行並沒有給過負價風險提示。”同時該投資人表示,該銀行金融工具已經超越銀行對客戶的風險等級要求,中行涉及向不符合風險等級要求的客戶開放買賣金融產品。

而更多投資人則提出,中行原油寶協議中規定跌20%保證金時強制平倉,為何在跌至20%時,中行沒有進行強制平倉操作?

上述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中國銀行此次操作存在漏洞。20日22點,中國銀行並沒有啟動移倉,當22點後,賬戶保證金等於20%時沒有提醒客戶補足保證金,當低於20%之後沒有強制平倉。

該投資人認為,4月21號的結算價-37.63元,由於多頭的保證金不足,應該屬於“無法正常買賣交易”,交易應該延期。在延期後22日凌晨進行平倉交易,但中國銀行並沒有按22號的結算價進行結算,而是按照21號凌晨的最低價平倉。

此前,中國銀行客服回應稱“原油寶”若為合約最後交易日,交易時間超過晚上10時銀行不會進行強平操作,而保證金是在10點後跌至20%以下。

記者發現,在中行原油寶產品簡介的“服務渠道與時間”一項,也確實標註了“若為合約最後交易日,則交易時間為當日8:00至22:00”。

但另一名投資者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說法不能信服。“因為交易時間限我們操作,中行自己為何不能操作?既然20%是中行風險控制底限,不應出現超過20%以下扣保證金,這是否也是一種隱性約定。”

4月22日晚,中國銀行發佈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其中表示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目前,已依據事先約定完成5月合約的到期處理。

實際上,事發後中國銀行官網發佈關於原油寶產品美國原油合約4月21日暫停交易的公告。

中國銀行最新公告表示,為排除當日結算價為負值是由於交易所繫統故障等非正常原因造成錯價的情況,中行積極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及市場參與者聯繫求證,因此暫停掛鉤美油合約的原油寶產品交易一天,未影響客戶權益。

“目前,主要參與者仍將根據交易所規則參考該結算價進行結算。我們已依據事先約定完成5月合約的到期處理。”中國銀行方面表示。

投資者和中行誰更冤?

4月16日晚上,中國銀行曾在E融匯APP上發佈《關於4月21日原油寶業務到期移倉處理的溫馨提示》。公告稱,該行美油2005期合約(含美元、人民幣)將於4月21日到期,並將於4月20日22:00停止交易和啟動移倉。

中國銀行在公告中表示,“選擇到期移倉的,移倉後持有的美油2006期合約數量可能持平或下降。假設市場平穩,多頭客戶移倉後可能因新合約升水的逐步回落而產生持倉虧損。客戶也可選擇先主動平倉舊合約,再擇機建倉新合約。”

但有投資者提出,為何通知4月20日22:00開始移倉,卻按次日凌晨2:30價結算?20日22:00移倉啟動之前的報價是11.7美元/桶,如果按照22: 00的結算價格為客戶移倉、軋差平倉,損失會少一些。

“最後砸盤時全部在最低價成交,顯然是被人割了韭菜。如果人工干涉哪怕掛個相對高的價格比如-10美元也能吸引到一些平空單子,甚至啟動應急預案去美國把油運回來,也不會損失這麼大。”有業內專家分析,在此次事件中,中國銀行把原油移倉時間定在不能新開倉的時期,以及對交易所提前告知油價可能為負也沒有任何警覺等舉措,都顯得不夠專業和謹慎。

財經博主吳旺鑫分析,其實銀行會歡迎大家對沖,因為對沖之後,客戶自己就是自己的對手,銀行只收取手續費,沒有任何敞口風險。中行作為做市商是將內部多和空撮合成交之後,剩餘多出的單子對沖到國際市場。但是當前進場抄底紙原油的投資者,多數是看多的,風險敞口就很大。

“原油寶”產品為中行於2018年1月開辦,為境內個人客戶提供掛鉤境外原油期貨的交易服務,客戶自主進行交易決策。其中,美國原油品種掛鉤CME的WTI原油期貨首行合約。個人客戶辦理“原油寶”需提交100%保證金,不允許槓桿交易。

原油寶產品掛鉤境外原油期貨,類似期貨交易的操作,按照協議約定,合約到期時會在合約到期處理日,依照客戶事先指定的方式,進行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其中,移倉是指平倉客戶持有的全部當期合約,同時開倉下期合約;軋差是指僅平倉客戶持有的全部當期合約。

按照協議約定,在進行“移倉和軋差”操作時,合約結算價由中行公佈,參考期貨交易所公佈的相應期貨合約當日結算價。期貨交易所按照北京時間凌晨2點28分至2點30分的均價計算當日結算價。

此外,有學者表示,中行原油寶是掛鉤國外原油期貨的產品,相當於投資者把錢打給中行,中行幫投資者在境外買賣原油期貨,盈虧自負,中行抽取佣金。由於是100%保證金,理論上中行幾乎無風險。期貨合約相當於商品買賣合同,與期權買方是權力,賣方是義務不同,期貨買賣雙方都有按規定履行合約(交割)的義務。由於大量投資者只是進行原油投機,根本不具備交割能力,因此必須在合約到期前平倉。期貨交易臨近交割期前,會停止開倉,只允許場內交易者撮合平倉。一般原油理財產品都會在限制開倉前及時平倉當月合約,移倉到下月合約,但中行原油寶移倉時間很晚,拖到了禁止開倉期,操作上不夠嚴謹。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