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開國少將,當年他的警衛員卻是大將,元帥見了他要叫“老師”

黃埔軍校自創建以來,培養了眾多優秀的軍事人才,抗日戰場上國共兩黨很多抗日名將都來自黃埔軍校,55年授銜時,有33位開國將帥來自黃埔軍校,不過大家注意沒有,這些開國將帥都來自於黃埔前六期,來自黃埔四期的最多,有八位,而來自黃埔二期的只有一位,他就是袁也烈。

他是開國少將,當年他的警衛員卻是大將,元帥見了他要叫“老師”


55年袁也烈被授予少將銜,在開國將軍中名氣也不大,但卻堪稱老資格,今天我們就說一說他的革命歷程,1899年,袁也烈生於湖南洞口縣,家族重視學風,他從小勤奮苦學,成績優異,國學基礎紮實,出口成文,192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在校期間曾聆聽主席的革命演講,深受啟發,此後大量閱讀進步樹凱,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

他是開國少將,當年他的警衛員卻是大將,元帥見了他要叫“老師”


1924年,他決意從軍,千里迢迢奔赴廣州,考入桂軍軍官學校,第二年他參與軍校學員起義,反對滇系軍閥的叛亂,叛亂被平叛後,他轉而報考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二期生,文底紮實,還有豐富的鬥爭經驗,他很快成為這一期學員中的佼佼者,畢業後他被軍校留任當了教員,他教授的正好是黃埔四期,對於林帥,袁也烈對他印象很深,當年還批評他好幾次,不曾想幾十年後他竟成為開國元帥,不多他雖為元帥,但對袁也烈很尊敬,見到他還要敬稱一聲“老師”。

他是開國少將,當年他的警衛員卻是大將,元帥見了他要叫“老師”


北伐期間,袁也烈被調入葉挺獨立團,擔任第六連連長,他參與攻佔汀泗橋、賀勝橋、武昌城等戰鬥,北伐結束後,葉挺獨立團改編為73團,葉挺升為第24師副師長,袁也烈也因功升為副營長,1927年8月,袁也烈跟隨24師參加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他當過紅八軍一縱隊參謀長,抗戰初期,他跟隨徐帥挺進山東,後升為渤海軍區司令員,建國後他擔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1955年授少將。

他是開國少將,當年他的警衛員卻是大將,元帥見了他要叫“老師”


當時很多人得知他授予少將軍銜,都為他叫屈,認為他授予的軍銜有些低,因為他當年的很多部下和學生級別都很高,除了前面提到的林帥,當年他參加南昌起義時,擔任73團3營營長,警衛班長叫做粟裕,手下一排長叫做許光達,幾十年後兩人都成為開國大將,而他當年的部下還有授上將銜的,如宋時輪和韋國清。

他是開國少將,當年他的警衛員卻是大將,元帥見了他要叫“老師”


既然手下出了這麼多名將,為何袁也烈僅授少將呢?1931年,袁也烈在樂昌一次戰鬥中負了重傷,被送到上海養傷,兩個多月後他傷勢剛好一些,卻被敵人逮捕,在監獄待了五年才被釋放,因為一些歷史問題沒搞清楚,很少有上陣領兵打仗的機會,也就影響了他履歷的發展,而他當年的部下卻一直建功立業,軍銜自然都超過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