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算法太“熱心”,賣家堅信自己被“誤封”

品牌和賣家在和亞馬遜親密合作中,難免會爆發矛盾,其中長期以來被吐槽的就是亞馬遜平臺審查的不透明性。

最近,這個矛盾正在被深化。因為疫情的影響,大量的防疫產品湧入亞馬遜,其中不少是存在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的產品。在亞馬遜嚴厲的處置了一批賣家賬號後,這一情況並沒有得到特別大的好轉,但是認為被誤封的賣家們有了情緒。

一個私人論壇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成員最近是否因為與價格欺詐有關的“誤報”而導致他們的帳戶被停用或產品被下架了,超過220位受訪者選擇了“是”, 儘管這些賣家聲稱他們從未違法過亞馬遜規則,但被迫付出了代價。

非處方抗過敏品牌Curist在過去兩年中一直把亞馬遜作為主要銷售渠道。但是一個月前,這個渠道都被關閉,導致數千美元的銷售損失。原因是亞馬遜認為其產品實際上不是非處方藥。而Curist說亞馬遜自2018年以來已經批准了其產品銷售。

亞馬遜算法太“熱心”,賣家堅信自己被“誤封”

(圖片來源:Curist)

對於司Curist而言,更糟糕的事情是預測到了醫療產品需求的激增。今年2月,該公司進行了擴大了其供應鏈,採購乙酰氨基酚,向市場投放泰諾林產品。但是,Curist不知道這種做法會被亞馬遜算法抵制,從而導致該品牌無法在平臺上銷售。於是,當其他競爭產品缺貨時,Curist坐擁所有產品無處銷售。

該公司首席運營官Jung Hwa Song說,“這對我們來說真的很不幸,對於我們的亞馬遜客戶來說真的很不幸。”

還有許多亞馬遜賣家被指控價格欺詐,導致產品下架。 例如,一個飲料品牌收到了多個“出現高定價錯誤”的自動警告。該公司試圖通過降價解決此類問題,依舊無濟於事。從該品牌第一次收到警報的那一週,收入下降了2萬美元左右。

亞馬遜算法太“熱心”,賣家堅信自己被“誤封”

(圖片來源:vox)

隨著實體零售商店的關閉,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亞馬遜這樣的平臺購買商品。為了應對大量的訂單,亞馬遜一度把必需品列為優先事項。結果,許多賣家提高了需求量大的產品價格或聲稱自己的產品是必需品來欺騙亞馬遜的系統。

為了遏制這一行為,亞馬遜的算法變得更加複雜,可能會使用專有腳本清除平臺上的異常行為。所以,沒有賣家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變得“完全合法”。

亞馬遜發言人表明:“不良行為者試圖在全球健康危機期間人為提高基本需求產品的價格,我們將繼續積極監控我們的平臺,並刪除違反我們政策的產品。……如果賣家我們的任何決定有疑問,我們鼓勵他們直接與我們聯繫。”

根據代理商提供的信息,在顧客大量湧入之前,品牌可以就這些決定向亞馬遜提出申訴,通常會在72小時內聽到回應。不過現在,需要等待時間已超過了兩個星期。

亞馬遜算法太“熱心”,賣家堅信自己被“誤封”

(圖片來源:vox)

最令人沮喪的是很多品牌和代理商認為自己被“誤封”了,但是他們並不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賣方績效團隊的代表可能會提出導致賬號被封停的一個原因,但是另一位高管可能會說完全不同的話。

這讓賣家向亞馬遜的申訴過程也變得困難了起來,因為賣家們堅信自己是被“誤封”,但是並不確定自己犯了什麼錯,從哪個方面進行申訴更無從下手。

所以,賣家們只能在申訴郵件中反覆強調:“這花費了很多時間。”“這給我們的客戶造成了太多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