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教體局“第一書記”村藍莓成為致富“果”

魯網4月23日訊眼下,大棚藍莓正進入快速成長期。藍莓長勢、行情怎麼樣呢?4月22日,筆者隨同村幹部走進臨沂市臨沭縣教體局選派第一書記村石門鎮岔河新村進行採訪。“我家栽種了三個大棚,去年一級果賣到40元一斤,共收入9萬多塊錢。”該村徐岔河自然村村民孫加啟正在大棚裡一邊忙活一邊聊了起來,“還有十五天,就能採摘上市了,現在外邊氣溫較高,藍莓果適宜溫度是25℃左右,要適當進行溫度調控。”

據介紹,藍莓已經成為臨沭縣東南部部分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為促進藍莓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臨沭縣教體局選派岔河新村第一書記在資金支持、土地調整、技術培訓等方面大力幫扶。目前,徐岔河、文岔河、姚溝三個自然村藍莓種植戶達120多戶,種植面積近800畝。

“經過參加村裡舉行的技術培訓,逐漸掌握了藍莓種植的一些技術。”孫家啟的鄰居該村王成山媳婦陳桂珍說,“一般株距控制在1.5米,行距2.2米;開花的時候還要租借蜜蜂來進行授粉,不然果子個頭就會很小;同時,我們還學會了在藍莓地裡套種蘿蔔、草莓等技術。”

“現在我們採摘後都賣給了鄰村收購點了,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第一書記建議,儘快成立藍莓種植合作社,確保藍莓種植戶管理、銷售不犯愁,收入增加有保障。”該村支部書記王玉虎這樣表示。(通訊員 陳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