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信百諾孫威:打造差異性的深度價值投資體系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將看似盲人摸象的股票投資不斷升維為一種接近事物本質的活動,是孫威有別於很多投資人的地方。

2009年,孫威創建了北京高信百諾,不追熱點,不迎合熱錢,十年來,孫威致力於打造一套有差異性的深度價值投資體系。他認為,投資中能被模塊化的數學表達部分都無足輕重,真正重要的是堅實的價值投資內核以及據此形成的投研架構和方法論。

高信百諾在擁有自己堅固“內核”的基礎上,和頂級股權投資機構IDG資本達成戰略合作,插上了更加豐滿的羽翼,孫威本人也在第十一屆中國私募金牛獎中榮獲“三年期金牛私募投資經理(股票策略)”獎項。未來,孫威將繼續沿著正心、明道、取勢、優術的道路,砥礪前行。

高信百諾孫威:打造差異性的深度價值投資體系

孫威,北京高信百諾投資總監、總經理,長江商學院EMBA,17年證券投資管理經驗,曾任北京新時代證券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北京高華證券股票部執行董事(ED)。

差異化的認知內核

孫威經常強調投資的內核,本質是對價值投資的一系列底層認知集合。從對內核的解讀上,可以看出孫威打造的價值投資體系相較於其它機構所具有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在他看來,對於價值的理解,基本已經是一種共識,但是對於一些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延展認知卻有很大的問題。孫威坦言,A股市場習慣賦予短期的動量增長太多的思考權重,增長的結果當然很重要,但對於增長的研判難度其實超過了大多數人的能力範圍,在高信百諾這樣一家強調勝率優先的機構看來,回報的維度要比增長重要得多。企業的經營性ROE波動率和一致性要明顯優於增長級別,供給相對於需求的研究難度要小很多,回報率更多可能是由供給端決定的。回報在內涵表達上意味著高質量可持續的增長,以注重回報率和長期高質量價值創造的思路去識別增長才更有意義。

對於市場中常見的價值與成長的對立,孫威認為如果將股票的投資價值拆解成股性價值、債性價值和期權價值,那麼股性價值代表內生成長性,可以說這種成長性是每個投資經理所追求的目標,但是孫威也強調這一定是高質量的增長,而不是簡單的數量型增長,要同時滿足高邊際投入資本現金回報率和較高天花板的再投資空間兩個因素;債性價值更多表現為較高的分紅收益率,債性價值對於投資而言近似於一種模塊化認知,長期不會拉開投資經理的業績水平;而期權價值往往對應的是低勝率背景下具有博弈色彩的高賠率籌碼屬性,短期內可以被風險偏好快速放大但長期不創造價值,在高信百諾的整體思考框架中權重極低。“我們很少去追逐風險偏好驅動的熱點機會。”孫威說。

三維立體化的投研架構

通過長期深入的思考,在形成堅定的投資認知內核之後,孫威帶領高信百諾搭建了一套符合其深度價值投資理念的投研框架,一套統一了高度、深度、密度的立體化架構。在孫威看來,一家專注於價值投資的機構,其投研體系的搭建,必然圍繞這三個維度展開。

其中,高度是深度和密度的放大器,應該是投研團隊中核心人物的主要思考方向,價值投資並不意味著排斥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恰恰相反,如果沒有基於歷史規律和商業規律形成的關於企業價值分佈和演變的時空座標系,如果沒有在分析了大量生意模式之後對於優秀生意基因的深刻理解,如果沒有以上帝視角般的去看待企業生命週期和行業終局形態的洞察力,那麼在投資上很難保證一個長期的效率和正確性,所以如何做對選擇題一直被孫威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孫威表示,深度則是整個投研架構的基石,所謂一步一個腳印,深度就決定了在投資大道上行走的這個腳印有多深有多紮實,看清事物本質是一種能力,而事物的本質通常與其一望而知的表象大相徑庭,因此在深度方面的求索上,必然要求與之對應的客觀、理性,以及長期保持勤奮思考所形成的敏感度,在高信百諾,孫威將負責深度的工作交給了他極度信賴並長期共事的研究總監。

在研究總監的帶領下,研究員團隊則更多負責密度的工作,在經過“高度”篩選後的富礦地圖中不斷探寶,持續密切跟蹤和辨識企業的經營動態和競爭優勢的變化,並不斷接受“深度”層面的考問與論證,結合包括了管理層、上下游供應鏈、競爭對手、下游用戶和離職員工等多視角、立體化的調研體系,通過深入分析,層層剝離,最終無限接近對於一個優秀企業家、一門生意、一家企業競爭力來源的本質認知。

高度潔癖化的選股體系

孫威表示,“在很多問題想清楚了之後,我們自然就成為了一家投資有潔癖的公司,形成了大量必要條件一票否決的決策模型,簡單說,我們投資最極致的生意模式、最優秀的治理結構、最顯著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基於IRR的變化在其中做一定的估值套利。”

孫威認為,治理結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企業家的戰略是最重要的。具體來看,可以從長、寬、高三個維度來衡量,“長”代表企業家站在行業終極形態看問題的能力,對企業終局價值的思考和理解,畢竟企業內涵價值中永續部分的佔比非常高;“寬”代表其融合跨界要素或資源的能力;而“高”指的是有無國際化戰略的前瞻性思考和佈局。

生意模式也是孫威最看重的,在孫威看來,投資於最極致的生意模式,與最優秀的治理結構為伍,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邊際。17年的投資生涯中,孫威看過近百種生意模式,深刻理解了每種生意模式的貧富基因,並建立了自己獨有的基於時空座標系的投資地圖和雷達。其中,時間維度指的是歷史規律座標系,從歷史中尋求企業的成長邏輯,判斷哪些業務屬性能長期給股東創造價值;空間維度指的是商業規律,在企業價值的分佈空間中,辨識造成差異的驅動因素,以此選擇更有利於建立競爭優勢、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的企業特徵。孫威稱,“生意模式是有天生基因屬性的,不同的生意給債權人、股東、員工、用戶和社會其他群體創造的價值分佈差異很大。但作為一個以股權投資視角做二級市場股票的投資經理,我們要選擇的是能給股東帶來長期價值的公司。”

此外,在宏觀邏輯和產業邏輯方面,宏觀邏輯涉及驅動經濟增長的要素,包括人口紅利和結構性的變化、技術進步、全要素生產率等。產業邏輯是宏觀邏輯的中觀延伸,也就是常說的好賽道。孫威認為,企業所處產業在整個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以及不同的利益分配機制決定了行業的天花板,需要通過時空座標系去找出那些滲透率在低點、產業容易集中、行業平均回報率會提升且競爭優勢穩固的優質賽道。

最後,通過財務邏輯對其他邏輯進行數字驗證。孫威稱,“我們把杜邦分析拆解成經營層面、治理層面、財務層面等15個細分項目,以此來分解且識別驅動ROE變化的最本質原因。”在估值體系中,孫威堅持把DCF思考模型作為資產定價的唯一性工具。

在這樣一套方法論的指引下,聚焦就成為了高信百諾在投資實踐上的必然選擇。“我們的股票池大概只有120家左右的中資上市公司,這不僅僅是我們這套潔癖選股體系應用下的結果,也符合成熟資本市場發展歷史的經驗。”孫威說。

要同時滿足好的生意、大的投資空間和足夠長的雪道,孫威的篩選條件極其嚴苛,最終孫威將投資的方向聚焦到四大行業:第一大行業是品牌消費和服務業。孫威表示,在消費行業具體細分領域的選擇上,高信百諾基本上不會投資性價比好的行業,而是選擇偏奢侈品類、有定價權的服務和行業,比如高端白酒、高端化妝品、高端教育等;第二類是高端製造業。孫威認為,中國製造業企業存在高端化、品牌化的趨勢,不少傳統制造業企業正在逐步進行智能化、信息化、流程化改造,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將會更有全球競爭優勢,並把製造業的優勢輸出到海外;第三類是與創新週期相關的醫療類,具體包括醫療服務、高端耗材等;第四類是科技創新類行業,主要包括互聯網、雲計算等。此外,其他行業中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細分行業,也是其選擇的方向,如金融服務等。

打造資產管理行業標杆

談及未來,孫威引用《道德經》的“正心、明道、取勢、優術”,著重強調了高信百諾的企業文化。

孫威表示,投資理念為道,投資環境為勢,投資方法為術,而正心居於所有這些理念之前。所謂正心,即保持從事資產管理行業之本心——以客戶利益至上,為客戶創造價值。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高信百諾最終選擇與國內老牌股權投資機構IDG資本攜手同行,通過戰略合作成為IDG資本二級市場私募業務平臺,對此,孫威形容像是為高信百諾即將迎來的騰飛插上了“豐滿的羽翼”。通過合作,高信百諾將在品牌、市場、治理及研究等多方面接受IDG的賦能,將自身打造為符合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要求的專業機構。

高信百諾成立以來,孫威通過不斷進化、迭代,經歷了從升維思考到降維選擇的不斷演變,最終形成了今天這一套獨具特色的投資體系,在孫威看來,過去十年是高信百諾和自己不斷修煉內功、打牢根基的過程。如今,高信百諾已經具備了堅實牢固的“內核”和展翅高飛的“羽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