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村醫走村入戶,為鄉鄰健康不捨晝夜

72歲,不少人會選擇在家頤養天年,逗逗孫兒,也有人仍堅守崗位繼續發光發熱,就像南安羅東鎮新明村的劉明水,作為村裡唯一一家衛生所的村醫,他已堅持為村民服務了50多年。在今年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他與一雙兒女並肩“逆行”抗疫。日前,中央文明辦發佈的2020年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劉明水榜上有名。面對此殊榮,他表示:“所做的都是一名醫生該做的,榮譽讓自己倍感珍惜並將一如既往堅守崗位。”(記者 陳小芬 吳嘉曉 通訊員 黃景勝 文/圖)

72歲村醫走村入戶,為鄉鄰健康不捨晝夜

72歲村醫走村入戶,為鄉鄰健康不捨晝夜

72歲的劉明水,50多年來兢兢業業,為鄉鄰診病服務,近日他入選了“中國好人榜”。

醫者

不管夜多深 有病人來就看診

劉明水所在的新明村衛生所位於大路邊,是住家也是診所,劉明水的臥室靠著路邊,窗戶很低。深夜,需要看病的村民只要輕敲窗戶,劉明水就會立即起身。診所門口,擺放著茶水、糖果等用品,茶桶上貼著“愛心奉茶站”字樣。走進診所裡,劉明水和兒子劉劍燦正為幾位村民看病、配藥,牆上掛有“光榮之家”“文明和諧家庭”“情繫家鄉 無私奉獻”等牌匾。

“明水真是個好人、好醫生。不管我們多晚敲窗,他都立即起床看診。”60多歲的黃阿姨是新明村人,幾年前她的愛人半夜身體突感不適,連話也說不出來,家人趕緊跑到診所叫人。已入睡的劉明水很快穿好衣服,戴上藥箱跑到黃阿姨家。“老伴當時情況很危急,幸好與明水家住得近。”黃阿姨稱,除了她老伴,她小姑子的愛人三四年前中風,若有傷風感冒或其他不適,只要一叫,劉明水就會上門看病。

“頭昏腦熱上醫院要掛號、排隊看病,再排隊拿藥,很麻煩,劉明水在村裡行醫,方便我們整個村。”前來看腳傷的劉阿伯也插進話來。劉阿伯說,劉明水的醫德好,除了本村村民,其他村的村民不方便到診所來,劉明水也會上門給人看病;對於家庭困難的,常常不收費;大夥到他這裡可以免費測量血糖血壓。

抗疫

奔走在一線 攜手兒女共同抗疫

村幹部劉柳鑫告訴記者,新明村是羅東鎮的人口第二大村,全村人口近8000人,外出返鄉人員較多。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間,作為村裡唯一一家衛生所的村醫,同時又擁有退伍軍人、共產黨員身份的劉明水自發義務投入一線防控工作中。從大年初二起,不管颳風下雨,他每天都進村入戶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檢查身體,並做好跟蹤隨訪和信息上報。“中國共產黨員不會說‘不’,作為村醫,我應該走在一線。”劉明水說,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走幾十戶,走訪完回到衛生所就要核對、記錄當天的檢查信息,並彙總表格上報駐村工作隊,絲毫不敢懈怠。

受父親的影響,劉明水的兒子劉劍燦也選擇做村醫,女兒劉劍敏在福建省立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已將近20年。疫情防控期間,得知村裡競新小學防疫物資緊缺,他們二話不說,將衛生所儲備的25瓶酒精、2支紅外線耳溫計、40公斤消毒液捐獻了出來,全力協助校園防疫。

“女兒臨走才跟我們說要去武漢,作為父母內心肯定不捨,但是她是醫護人員,這是使命。”劉明水說,2月13日,女兒作為省立醫院支援醫療隊成員出發前往武漢,並迅速進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儘管外孫女才剛滿週歲,女兒的公公患病臥床行動不便,婆婆也體弱多病,但疫情就是命令,作為醫生,女兒到最需要的地方,他堅決支持。

心聲

只是做了該做的 會珍惜榮譽盡心服務

“上了‘中國好人榜’,是後來鎮村幹部告訴我的,我很珍惜這個榮譽。當村醫50多年了,一路走來,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劉明水告訴記者,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他參加合作醫療村衛生員培訓,之後參軍也是當衛生員,退伍回到村裡就一直當村醫至今。作為醫生,只要病人有需要,再晚的夜,他都會起來看診。

劉明水說,村民小病小痛,在衛生所他能給解決的,都會盡心盡力醫治,實在沒法的,就建議患者到醫院去。每天早上他6點就開門,工作到晚上10點左右,把臥室搬到診所邊上,方便半夜有需要的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