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膜回收 助力綠色農業發展

10月10日,在精河縣大河沿子鎮別斯村,該縣殘膜回收現場會正在舉行。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一臺大馬力牽引著聯合秸稈、殘膜回收機在棉田內作業。


看著聯合機作業後乾淨的棉田,別斯村村民喜文學感慨地說:“殘膜留在地裡,會影響棉花種植,還會纏繞農機具,妨礙耕作。現在殘膜回收結束,地裡乾淨了許多,不僅減少農膜環境汙染,棉花長勢也更好,增產增收!”



據瞭解,聯合機可同時完成殘膜回收及秸稈粉碎還田兩項作業,每小時作業面積15畝左右,殘膜回收率80%—90%。相比以往殘膜回收和秸稈還田單獨作業的方式,聯合機不僅省時省力,還能節省成本。


現場會上,精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介紹了殘膜回收的背景及措施,並詳細解讀了今年精河縣農膜回收相關補貼政策。技術人員對各種機型特點進行了介紹,廢舊地膜回收企業工作人員對回收情況及標準進行了說明。與會人員還就殘膜回收機使用及改進方向進行了現場交流與討論。



大河沿子鎮別斯村村民張建國說:“此次現場會對我們種植戶很有幫助,瞭解了許多種類的殘膜回收機優勢,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機型。國家對示範區的殘膜回收有一畝地30元的補貼,我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大殘膜回收力度,還農田一片綠色。”

大河沿子鎮別斯村村民張建國說:“此次現場會對我們種植戶很有幫助,瞭解了許多種類的殘膜回收機優勢,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機型。國家對示範區的殘膜回收有一畝地30元的補貼,我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大殘膜回收力度,還農田一片綠色。”


據瞭解,近年來,精河縣加快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大對殘膜回收技術的推廣力度,越來越多的種植戶主動支持並參與殘膜回收,自覺把田間地頭的地膜回收乾淨,還農田於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