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缸裡觀魚(不知江湖遠,誰戲蓮葉間)

作者:連振波

「原創」缸裡觀魚(不知江湖遠,誰戲蓮葉間)

歲末。觀缸中紅魚。其豔動人,喜之又喜。良久,卻憫生於心。這些時光消磨者,連泡泡懶得吹,誰管年終考核,是否優等與合格。他們不是街道上焦慮的打的族,他們是寺院裡的修道者,用宗教的高貴,通體的豔麗,張揚著,閒適著,移動著,無視塵埃中的一切紛爭,平靜地生活著。這些小鮮肉,活著是唯一需要。他們宅居在缸,不爭不搶,無慾無愛,幹著閒差,吃著空餉。

「原創」缸裡觀魚(不知江湖遠,誰戲蓮葉間)

他們不知江湖遙遠,鯤鵬擊水,魚龍自化。魚戲蓮葉間的江南遊戲,己從夢境中消逝。誰還說池魚思故淵?論魚的莊子,已惘然不知:魚是否真樂。

「原創」缸裡觀魚(不知江湖遠,誰戲蓮葉間)

古諺有云,人有三樂。一是洞房花燭夜。二是他鄉遇故知。三是金榜題名時。究其實,此三樂,無外是室家得宜,雪中得炭,富貴可期而己。此樂雖曰凡俗之樂,然聖人亦嚮往之。孔子曰“吾與點也”。若普天下人均得此三樂,聖人亦樂之,亦為之。孟子所謂樂眾人所樂者,天下大同。然而,聖人與凡夫雖同為人,心田方寸卻迥然不同。凡夫居樂自足,不思培源固本,如缸中紅魚,食依於人,水依於人,命寄於人。在家啃老,在單位憂人,在社會怨天。聖人則不同,文王囚居,孔子厄陳,司馬遷辱於腐刑,其心卻觀天地,演易象,化萬姓,開清源,活性情。《春秋》鞭斥奸亂,《史記》舒展正氣,故聖人之樂,在江湖,在泥汙,在苦厄,在心獄,一旦革盡復來,龍場得悟,其喜其樂,豈鷦鷯林禽可知?

「原創」缸裡觀魚(不知江湖遠,誰戲蓮葉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