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基金虧損近300億元 債券基金再成“顏值擔當”

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記者 張明江) 2020年公募基金一季報火速發佈完畢,受全球股市震盪影響,一季度權益類基金大面積虧損,QDII基金幾乎全線虧損,固收類產品尤其是債券基金再成業績“顏值擔當”。

雖然A股經歷了1月和2月份的連續上漲,但因疫情從3月開始在歐美國家持續惡化,全球股市走過了十年來最不平靜的一個月。美股在短短10天出現了4次熔斷,A股市場也出現回調整理。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證指數累計下跌9.83%,深證成指累計下跌4.49%,創業板指累計上漲4.10%。受其影響,今年一季度權益類基金平均業績小幅下跌,但平均跌幅依然小於指數,一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虧損291.51億元。

數據顯示,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0.70%,但依然有32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依然跑贏業績比較基準,佔比近八成,其中有6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跑贏業績比較基準10%以上。一季度44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合計虧損91.05億元, 27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季度虧損,佔比超六成。其中有3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季度虧損超1億元、兩隻基金虧損超10億元;另有1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一季度盈利超1億元,其中盈利最多的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均為醫藥保健主題基金。

混合型基金方面,一季度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0.43%,但依然有超七成混合型基金跑贏業績比較基準。數據顯示,一季度3493只混合型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合計虧損377.66億元,其中1808只虧損,漲跌基金各佔半數。其中155只一季度虧損超1億元,68只基金盈利超1億元。

相比於倉位靈活的偏股混合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一季度平均業績略差一籌,但其中包括了受國外股市連續熔斷拖累的部分基金及商品型基金。數據顯示,ETF基金一季度平均跌幅5.33%;倉位相較ETF更加靈活的增強指數基金一季度平均下跌4.64%,整體跌幅及整體回撤幅度均好於ETF基金。

數據顯示,可統計的654只ETF(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一季度合計虧損685.00億元。受科技板塊一季度調整影響,科技、5G主題ETF整體虧損最多,共有21只ETF一季度虧損超10億元,共97只ETF一季度虧損超1億元;黃金主題ETF、醫藥主題ETF盈利最多,共16只ETF一季度盈利超1億元。另據數據顯示,可統計的186只增強指數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一季度合計虧損59.86億元。

因一季度美股連續熔斷及國際油價大跌,除黃金主題外,QDII基金一季度整體業績表現最差,僅20只QDII上漲,一季度平均跌幅13.18%。數據顯示,一季度可統計的300只QDII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整體虧損212.70億元,油氣主題QDII一季度整體虧損最多,共48只QDII虧損超1億元。

固收類基金再次成為資金“安全港”,一季度2932只債券基金平均上漲1.64%,債券基金一季度盈利數據也再度成為“顏值擔當”。數據顯示,可統計的3170只債券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合計盈利670.98億元,一季度盈利最多,其中2650只債券基金一季度盈利,佔比超八成。共有159只債券基金一季度盈利超1億元。

詳細來看,可統計的1994只中長期債券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合計盈利555.32億元,盈利佔債券基金盈利總額的八成之多,274只短債基金盈利32.46億元。純債基金業績時隔一年再度“閃耀”。

因全球進入寬鬆週期,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低,規模佔公募基金全部規模近半數的貨幣基金一季度僅盈利502.03億元,甚至不及中長期純債基金盈利金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