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開展防性侵宣教,為孩子們撐起“花朵保護傘”

“哪些器官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老師話音剛落,小朋友們就開始大聲回答:“頭髮、胸部、鬍鬚、喉結、聲帶……”

2020年8月12日,團市委邀請洛可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沈慶老師為“小候鳥”和家長們講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未成年人防性侵害的教育課。沈老師通過形象的PPT講解告訴孩子們,如果遭遇到了強迫身體觸摸,就要警惕,並且儘快告訴家長。

“以前我們也會糾結,是不是該告訴孩子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這堂課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東西,對於我們家長來說,也有了啟發。”一名“小候鳥”媽媽聽完課後說,“其實只要把握好方向,我們應該在孩子們懂事時,早點給孩子們開展相關教育,這樣能防範他們遭遇性侵害。”

常態化開展防性侵宣教,為孩子們撐起“花朵保護傘”

2019年以來,團市委深化“花朵保護傘”計劃這一青少年安全自護宣教品牌,常態化開展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聚焦重點群體、創新宣教載體、建立工作制度,取得了實效。

把知識帶給“最需要的人”

針對安全事故相對高發、安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重點群體領域,排摸出53所山區(海島)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留守兒童集聚學校,實施“我們在一起”重點青少年群體安全自護教育公益課堂計劃,設立“防性侵小課堂”模塊,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小候鳥等重點群體送課進學校。

常態化開展防性侵宣教,為孩子們撐起“花朵保護傘”

把課堂搬上“雲端”

我們把宣教覆蓋擴大再擴大。為了更加廣泛便利地開展宣傳,團市委特別開設了“青少年安全自護教育雲課堂”,拍攝了防性侵專題片,供全市各級團組織、學校、社區和青少年播放觀看,線上觀看活動175場,覆蓋青少年及家長13000餘人。

常態化開展防性侵宣教,為孩子們撐起“花朵保護傘”

建立“蒲公英”宣教隊伍

一方面,強化與市檢察院、市衛健委等職能部門的聯動,通過師資選派、培訓督導、項目培育,進一步提升課程專業性和規範性。另一方面,壯大社會力量參與,推動政府購買服務,吸納相關志願服務組織、社會組織納入宣講團隊,進行統一培訓併發放志願者補貼,這些社會力量在宣教中發揮了“蒲公英”的傳播作用。

常態化開展防性侵宣教,為孩子們撐起“花朵保護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