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安心复课 警察叔叔倾力守护-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交警在厦门一中门口交通干道上疏导车辆。

“护学岗”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

厦门外国语学校滨北校区警校联动,守护开学平安。

▲民警帮助复课同学搬运行李。

“家长您好,请您退到外面等候。放心,学校会逐一为学生做好体温检测。”初三学生复课第一天,我市91所学校门口,这些蓝色身影早早到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属地公安分局、辖区派出所民警在学校门口及周边,悉心维持着秩序,预防、解决一切突发情况。学校周边各路口,交警支队的交警有条不紊地指挥交通,避免经过此地及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在校门外聚集。

孩子们,你们尽管安心复课,你们的平安,警察叔叔来守护!昨日,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近日,我市高三、初三先后复课,警方主动与各学校联动对接,加强值守、严密防控,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为高三、初三复课及其他年级后续逐步返校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本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刘 震

张露悦

守护1 市、区公安机关

派出督导组巡查检查 安全管控不留死角

“执勤警力既是安保责任人,也是公安机关与学校的第一联络人,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告诉记者,从我市高三、初三年级先后复课开始,属地各公安分局、交警部门就专门挑选出素质过硬、护学经验丰富的民警、辅警,承担起守护校园及周边的勤务任务。

学生复课后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警方先要考虑周全。为此,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各属地公安分局派出督导组,对各开学学校开展密集巡查检查,督促学校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完善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指导学校开展安全自查、隐患整改,指导学校加大校内重要设施、重要部位的监管力度,让安全管控不留死角。

一场合力守护校园平安战正式打响——治安部门总牵头,组织、指导公安各部门做好开学期间校园及周边安保工作;交警部门完善“护学岗”勤务机制,加强校园周边视频巡查及交通秩序维护,强化校车安全监管;指挥情报部门则紧盯涉校涉生警情,一旦接报,快速指令相关单位处置。巡特警部门将校园周边作为重点区域,加强巡逻防控,保证校园及周边一切突发事件都能第一时间处置;人口管理部门则加强校园周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

守护2 交警支队

优化校园周边交通 延长限时停车区域

早在4月7日高三年级开学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就开始研究对策,“根据目前疫情形势,针对今年开学特点,我们先分批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发布交通出行预测,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尽全力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让师生有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出行环境。”民警称。

细微处见用心。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私家车接送学生增多,进校门测体温可能造成滞留,交警支队提前做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改善。“针对校门位于城市主次干道的学校,比如文园路厦门一中、莲前西路厦门五中等,我们适当延长已有限时停车区域,没有限时停车区域的,则引导车辆进入校门两侧最右侧车道,临时即停即走接送,以减少校门口机动车交通压力。”民警拿出一份表格,表格上,我市所有中小学门口的易拥堵路段都被一一标注出来,“针对建有多个校门的学校,我们也提前协调学校,尽可能开放多个校门,供学生检测体温,多方面避免接送车辆形成拥堵。”民警补充道。

此外,交警支队还对全市185辆校车、313名校车驾驶人进行校车安全排查和校车驾驶人审验。

守护3 属地派出所

警校联动护学

“三警四队”守护学生平安

“同学们,请间隔排好队,测量体温后入校。”4月20日一大早,厦门外国语学校滨北校区初三学生开学的第一天,滨北派出所所长张博栋就带领民警,在学校门口及周边维持秩序。“我们采取警校联动的方式,全方位守护学生们顺利返校复课。”看着面前有序进入校园的学生,张博栋说道。

在警方和校方共同努力下,开学前,厦门外国语学校滨北校区就强化了校门进出管理登记,建立起24小时校园巡逻制度,对学校重点部位、周边围墙,每日巡逻检查。不仅如此,学校还联合滨北派出所、筼筜交警中队,建立起“三警四队”护学导护机制。民警解释,“三警”,是由公安组织安排的“社区民警+交警+协警”平安力量;而“四队”,是由学校安排校领导、值班行政、年段老师、后勤保卫组成的四支守护队伍,“每天,‘三警四队’都要加强疫情期间校门晨、午体温检测及周边的巡逻导护工作,让学生时刻处在安全氛围中。”

教室里,学生专注地听讲。校园外,滨北派出所安排值班民警,轮流在校门口巡逻,并协助核验入校人员身份与体温检测。辖区民警张连兵还给学校保卫人员进行了几场技能培训,指导他们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突演练。

就像滨北派出所一样,这样时刻不放松的警校联动护学模式,已在我市各中学展开。“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提升校园周边见警率,为其他年级学生后续逐步返校提供有力安全保障,请家长学生们放心。孩子们尽管安心学习,你们的平安,警察叔叔帮你们守护。”民警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