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如果要問哪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最好看,肯定很多人會把票投給《亮劍》,筆者對這部電視劇也非常認可,因為他非常真實,既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也表現了八路軍打擊日寇的堅決性,尤其是對主人公李雲龍的刻畫非常豐滿。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根據《亮劍》的作者都梁介紹,李雲龍源於王近山將軍,王近山非常具有傳奇色彩,而他手下的三劍客也是非常了得。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王近山。

王近山於1915年10月29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區(今高橋鎮)程河村許家灣 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很小就沒了母親,8歲起給人放牛,13歲給地主當長工。紅安是紅四方面軍的發源地,1930年6月,他不滿15歲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任紅1軍第1師第3團第5連戰士。同年9月調第三團機槍連當通訊員,後很快被提升為班長、排長、連長,至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已提至紅93師師長。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是任八路軍第129師第772團副團長,後又提升為769團團長,抗戰勝利後,他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1949年,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2軍軍長,抗美援朝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於南京逝世。王近山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作戰勇敢。王近山參軍後立即顯示了他兇悍的一面,在一次戰鬥中,他和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兵搏鬥中,打紅了眼,他雖身受重傷後,但一點不後退,他用刀砍、用牙咬,最後抱住大個子國民黨兵一起滾下懸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王近山倖免於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從此,戰友們都叫他“王瘋子”。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二是桀驁不馴。駐防陝甘寧邊區時期,王近山的新4旅奉命與其他兄弟部隊會攻爺台山,王近山因為不同意其他旅的作戰方案,勃然大怒,居然一腳踢翻椅子,摔門而去,其他各部最後不得不採納王近山的作戰方案。解放戰爭後期,二野擴編,許多縱隊司令升任兵團司令,屈居3兵團副司令的王近山很不服氣,居然當著劉鄧首長的面指著5兵團司令楊勇說:“他,憑什麼?”。

鄧小平回答:打仗你比楊勇強,但其他的他比你強,所以你當副司令。”

三是氣勢非凡。在1964年至1970年,王近山因為婚姻問題被下放到河南周口的西華縣黃泛區農場。1968年麥收時期,其他場長都被打倒了,由王近山暫時主持工作,處在風口浪尖上。造反的學生要求組織大批鬥、大批判,阻止人們割麥子。王近山火了,和學生們幹上了,拍著桌子大聲斥責:“絕不能耽誤割麥子,夏收夏種,虎口奪糧,一年就這幾天,一耽誤就是兩季。不信我的話,你們可以回去問問父母親,是不是這回事。你們說什麼都行,但一定要等到割完麥子種上秋糧再說。”學生一下子被震住了,乖乖地跟著他去割麥子了。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都梁為什麼以王近山為原型刻畫李雲龍,就是因為王近山鮮明的個性,個性鮮明才會使故事情節豐滿。王近山的三劍客是指他在1948年8月任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時,他手下的三位旅長,即第16旅長尤太忠、第17旅長李德生、第18旅旅長肖永銀。

尤太忠,於1918年12月出生,河南信陽光山磚橋鎮陳崗村尤崗人。1931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193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先他是在紅四方面軍第10師第29團2營2連當司號員,由於作戰勇敢,他很快被提升為排長,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和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歷次鬥爭。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在紅軍時期,尤太忠的提升速度並不快,到抗日戰爭時期,一開始他任129師386旅772團3營12連指導員,當歸陳錫聯是769團團長,772團團長為葉成煥,不過葉成煥很快犧牲了,到1945年抗戰結束時,尤太忠任晉冀魯豫第6縱隊第16旅旅長。在解放戰爭後期,他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12軍34師師長,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任志願軍第3兵團第34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任何時代都需要有才能的人,而尤太忠就是這樣的人,與其他的開國少將相比,尤太忠繼續得到提升,到1960年被提升為陸軍第27軍副軍長、軍長,到1970年被提升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到1980年被提升為成都軍區司令員,後來又擔任過廣州軍區司令員,位列大軍區正職,1988年9月14日被授予上將軍銜,從軍銜上超過了他的老領導王近山。尤太忠於1998年7月24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0歲。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第17旅旅長李德生,於1916年4月出生於河南省新縣陳店鄉李家窪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以放牛為生,1928年6月鄂豫邊紅軍解放了新縣,時年12歲的李德生表現積極,當上了童子團團長,他積極參加站崗放哨、送信、帶路等活動。1930年2月,他年僅14歲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時只有16歲,從中可以看出李德生的悟性和天資。

李德生特別愛讀書,很有理論水平,但是由於受到年齡限制,所以到1935年時還是一個班長,即第10師交通隊任班長,並擔任黨支部書記時。在其當班長期間,部隊住在松藩縣,李德生因流露出對張國燾不滿情緒被撤銷了黨支部書記和班長職務,並被開除黨籍,但他依然積極工作,艱難困苦時刻更能顯示一個人的胸懷和應對挫折的能力,1936年12月,紅四方面軍到達陝北後,他重新入黨。1946年,晉冀魯豫軍區第3縱隊黨委決定,撤銷張國燾錯誤路線時期對他的處分,恢復黨籍,黨齡從1932年算起。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全面抗戰開始後,李德生被任命為第129師385旅769團直屬通信排排長,後來擔任了769團1營長後,1943年9月,李德生從第769團第1營營長調任太行軍區第2軍分區第30團任團長,解放戰爭後期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第12軍35師師長,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從朝鮮戰場回國後,1954年4月被任命為陸軍第12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73年8,李德生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元帥級別還高一級,後來李德生曾擔任過瀋陽軍區司令員和國防大學政委,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時年72歲,2011年5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李德生逝世時,筆者在國防大學當教員,在八寶山參加了追悼會。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第18旅旅長肖永銀,原名肖永寅,於 1917年6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5歲時母親就去世了,13歲時父親肖治學參加革命,在“肅反”擴大化中被錯誤殺害。從小放牛,上過一年小學,後參加兒童團,當過隊長。1930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當時只有13歲,所以其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最高職務是排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肖永銀入八路軍129師隨營學校學習。翌年2月任該校第3期8連連長。4月,調任129師385旅14團1營營長、團長,到解放戰爭後期才調任王近山第6縱隊第18旅旅長,1949年,肖永銀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第12軍副軍長兼參謀長,渡江戰役後,率部進軍西南,參與指揮部隊直出川東解放重慶。

王近山的三劍客2位成上將,一位官至正國級,比劉伯承級別還高

新中國成立後,他參加了抗美援朝,後任第12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年僅38歲,2002年4月2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5歲。

因為王近山是李雲龍的原型,所以尤太忠、李德生和肖永銀又被稱作李雲龍的三劍客,他們雖然都為開國少將,不過李德生和尤太忠在33年後又授銜上將,而且李德生還官至正國級,可以說成就非常之高了。他們所做的貢獻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他原為華東某野戰部隊軍官,裝備工程學本科畢業,作戰指揮學研究生畢業,曾在野戰部隊師級、軍級單位工作,後調入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軍事歷史和軍事哲學頗有研究,公眾號亦是“天擇雜談”,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