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最近有朋友和我吐苦水,上次他出門旅遊買回來的茶,當時泡起來很好喝,但是自個在家泡味道卻千差萬別了,怎麼都不對。

朋友說是不是賣茶人把茶葉給他掉包了。

我說你別急,先拿出來試試。幾泡入口,朋友說香味差不多,就是感覺喝起來味道不大對。

我笑了一下,和他總結影響茶湯味道的幾個因素,讓試試能不能泡出“當初的味道”。

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1、水質

水為茶之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方茶。

一方茶,一方水泡,是最能激發它本真的滋味的。

明代茶人張大覆在他的著作《梅花草堂筆記》中寫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推薦用水質軟一點的水,譬如農夫山泉,基本的茶類都搭。

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2、器皿

器為茶之父,好茶還需好器泡。泡茶的器具從古至今都有許多講究,器具選擇對茶品質的影響,不僅在口感滋味方面,更在身心體驗方面。

對於綠茶,推薦玻璃器皿,綠茶細嫩,方便觀看茶葉姿態。

對於高香味遠的烏龍茶,推薦萬能的蓋碗,聞香品啜皆有一番滋味。呼吸之間,神清氣爽。

老茶,推薦紫砂壺,陳化的老茶使用紫砂壺可以吸收久存後茶中陳氣與雜氣,茶湯也愈發醇和;也推薦煮著喝,煮出來的茶香醇甘甜。

生長週期長一點,總更耐磋磨。

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3、沖泡

若說製茶是茶從生向死,那麼沖泡就是茶的死而復生。沖泡得當,茶水一相逢,便勝人間無數。

購買茶葉時,可向店家詢問茶葉相關的沖泡技巧、沖泡用水等。在品飲茶湯的過程中,也可仔細觀察店家的沖泡手法,適當提問。

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4、存放

短期看茶性,長期就看存放了。一杯好茶,存儲環境差不了。

在存茶的路上,要如何才能存好手上那一泡茶。

引起茶葉質變的原因主要因素有水分、溫度、氧、光、異味等方面。茶葉吸溼及吸味性強,對溫溼度變化敏感,很容易吸附空氣中水分及異味。

影響茶葉質量的主要是光線、溼度和空氣。

選購茶葉的時候要確保它的乾燥度,避免茶葉黴變;密封保存,推薦用錫箔紙密封包好,可以隔絕異味;在存放過程中,將空氣排出,避免茶葉和空氣發生氧化反應;光線直接照射,會使茶葉中的葉綠素等化學成分,引起變色,表面氧化,影響口感,降低茶葉的品質,存放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光照。

此外,為了保證鮮爽度或者香氣活性的茶,比如綠茶或者清香型鐵觀音,適宜的溫度是5℃。而我們的白茶、烏龍茶以及普洱紅茶等適合常溫保存,一般在18℃—25℃左右最為合適。

高價買回來的茶,卻泡不出當初的味道?


一泡茶,它是大自然的饋贈,是製茶人的心血,也是時間的產物,更是泡茶人和喝茶人的靈物。

在存好茶的前提下,好好練練泡茶水平,回頭自己細心對比,你自個就知道茶到底還是不是原來那款茶了。

或許,後來那款茶還是那款茶,或許,後來的那款茶,不再是那款茶了。

誰知道呢?


更多茶資訊,關注時暇隨憶

說給你聽(●°u°●)​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