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可能考的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上)

@司法考試

@法考@2020法考@厚大法考@法考吧@法考之家#司法考試##厚大法考知識點每日背誦##厚大##法考#

2020可能考的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

十大案件分別為:全國首例“暗刷流量”案、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第一案、全國首件小豬佩奇著作權糾紛案、同業競爭者惡意投訴淘寶店鋪案、男子冰面遛狗溺亡索賠案、全國首例網絡個人大病求助糾紛案、證券從業者違法“炒股”被罰案、全國首例證券糾紛示範判決案、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公益訴訟案、劉忠林國家賠償案。

這十大案件展示了過去一年中,人民法院在保護知識產權、優化營商環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諸多領域所付出的努力,也反映了人民法院在定分止爭、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所作的貢獻。

應本報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龍衛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冷靜、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林燦鈴、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韓春暉為上述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進行了精彩點評。

一、全國首例“暗刷流量”案

常某與許某為網友。後許某通過向常某購買網絡暗刷服務提高點擊量的方式,假借虛假流量誤導網絡遊戲玩家,15天刷出2700萬點擊量,而許某未按照合同向常某支付服務費,故被訴至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常某全部訴訟請求,認定涉案合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背公序良俗,屬“絕對無效”,並作出收繳常某、許某非法獲利16130元、30743元的決定書。

“刷單炒信”“暗刷流量”及有償刪帖、有償水軍都是互聯網領域“數據造假”的黑灰產“毒瘤”,也是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及相關網絡信息內容管理法規甚至是刑法所明令禁止的違法犯罪行為。

因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和電子商務法第18條的相關規定,對於“刷單炒信”“暗刷流量”和幫助“刷單炒信”“暗刷流量”的經營者,將面臨罰款甚至是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例如,2017年全國刷單入刑第一案,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對“刷單”炒信平臺“零距網商聯盟”組織者李某判處有期徒刑。在2018年的“愛奇藝公司訴杭州飛益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首次確定“刷流量”行為違反市場經濟競爭原則及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屬於不正當行為。正如北京互聯網法院在本案中所指出的那樣,“暗刷流量”侵害社會公共利益,侵害了不特定市場競爭者的利益,侵害了廣大不特定網絡用戶的利益,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擾亂公平有序的網絡營商環境,必須加大力度予以根治。

2020可能考的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