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拆遷伎倆,如何“見招拆招”?

現實生活中,拆遷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拆遷方要應對多家多戶的被拆遷人,應對房屋本身情況也有不同補償方案,但是一些拆遷方為了縮短工期,與被拆遷人產生糾紛,尤其是在簽署拆遷協議時會使用多種招數欺騙被拆遷人,最終達到少補償,快拆遷的目的,那麼,應對拆遷伎倆,如何“見招拆招”?

應對拆遷伎倆,如何“見招拆招”?

一、應對拆遷伎倆,如何“見招拆招”?

首先要提醒被拆遷人,拆遷過程中一定要多留意,多注意,對口頭承諾要求寫進協議內、空白協議不簽署、法律條文諮詢律師,如果被拆遷人還是很難避免其中的問題,遇到拆遷糾紛馬上啟動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縱使拆遷方招數再多也不要怕,一招制敵。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麵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週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範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二、房屋拆遷的流程

在城市發生房屋拆遷的時候,有的人可能會疑惑,城市房屋拆遷流程是怎樣的呢?一般而言,工作步驟如下:

(一)拆遷人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

(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按房屋拆遷許可證內容向社會發布公告。

(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向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四)確定拆遷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一般而言,對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遷補償方式分為一般情形的補償和特殊情形的補償兩類。一般情形的補償分貨幣補和房屋產權調換、結算價差,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補償方式。特殊情形的補償被拆遷人不能選擇,或只作貨幣補償,或只作房屋產權調換、結算價差。

(五)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拆遷)。

(六)裁決拆遷。

(七)強制拆遷。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有就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處申請辦理證據保全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