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裡長出12釐米“石頭”,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鏡成功切碎排石

德州平原縣的宋先生平日愛吃柿子,近日因胃部飽脹、腹痛來到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鏡診療科檢查後竟發現,他的胃裡長了一個直徑12釐米的結石。經過40分鐘手術,內鏡診療科專家成功將這枚胃巨大柿石成功切碎,最終順利分解排出。

宋先生,德州平原縣人,75歲,2019年秋天有食柿子史。2020年1月份開始,明顯感覺胃部飽脹、腹痛、食慾差,身體逐漸消瘦,體質變差,平臥時自己能摸到胃部較大硬塊。近日,來到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鏡診療科就診。查胃鏡提示:胃角有大潰瘍,胃巨大結石(直徑12cm),建議儘快碎石。

“整塊結石几乎要把胃佔滿了,病人無飢餓感,所以身體日漸消瘦,並且結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硬,造成了胃潰瘍,必須儘早碎石。”內鏡診療科主治醫師姜鵬介紹,病人結石已經變成了黑色,可見在體內時間已久。

在麻醉科協助下,內鏡診療科團隊通過碎石刀與胃鏡相配合,將胃結石切割成1至2釐米的碎石。整個過程用時40分鐘,一切順利,宋先生安全返回病房,治療後不適症狀明顯緩解。術後一週隨訪,患者恢復良好,胃內小碎石已經完全排空,潰瘍也明顯縮小。

“由於柿子中的鞣質與胃酸作用,沉澱在胃內,很容易形成不溶於水、不能夠被消化的塊狀物,即胃柿結石。”姜鵬介紹,結石長期停留於胃中,既不能被消化,又因為體積大於幽門括約肌擴張松馳時的直徑,而不能被排入腸中,因此會刺激胃粘膜,引起炎症、糜爛、潰瘍、梗阻,並引起胃功能紊亂,就叫做胃柿石症。另外,因老年人胃動力減弱,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長,所以胃柿石症在老年人中更為多發,應及時就診,早發現、早治療,“因為結石體積和硬度越拖越大,碎石難度也加大,所需耗材多,用時長且費用高”。

姜鵬提醒,柿子雖然甜美,但不宜多吃。此外吃柿子在飯後為宜,忌空腹時進食;柿子未成熟時不可食用,因其鞣質成分含量較高,更易導致胃石形成;曾患有“胃病”史尤其是經常反酸者更不宜食用;在治療胃柿石症期間,應進食清淡易消化流食,忌辛辣、生硬、油膩等刺激性強的食物,按時進餐,戒菸酒。

來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