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成交超45億 走勢卻高開低走 業內:科創50ETF首日不暴漲是好事

科創50ETF迎來里程碑的一天。

11月16日,4只跟蹤科創50指數的科創50ETF正式上市交易,引發資金的瘋狂追逐。

Wind統計顯示,上市1分鐘,科創50ETF的成交額便破2億元。截至收盤,4只科創50ETF合計成交45.55億元。不過,從整體走勢來看,上市首日並未出現暴漲行情,而是呈現高開低走的走勢,4只ETF平均漲幅0.97%。其中漲幅最大的是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上漲1.81%。


投資者追捧

“從4只產品發行的情況來看,投資者認購科創板ETF的熱情很高,最後採取了比例配售的方式,很多投資者未能完全確認其認購的份額。經過發行前大量的投資者教育和路演活動,很多投資者都認識到了投資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科創板ETF也降低了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門檻,因此我們認為上市後還將吸引一部分投資者買入。”上市前夕,華泰柏瑞科創板ETF基金經理柳軍對第一財經表示。

11月16日上市首日,科創50指數在開盤後便引來資金的追捧,大幅高開5.8%。不過隨後高開低走,截至收盤上漲0.7%,成交額262.16億元。

截至收盤分別來看,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成交額21.19億元、易方達科創板50ETF成交額10.06億元、華泰柏瑞科創板ETF成交額9.11億元、工銀瑞信科創ETF成交額5.19億元。

從漲跌幅情況來看,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上漲1.81%,其他3只科創50ETF均上漲0.69%。

“科創ETF能夠引起市場的關注並吸引較多資金參與,主要還是因為此前科創板投資受到門檻等因素的制約,有效參與科創板投資的產品缺乏,因此未來科創板ETF上市後有望吸引更多資金參與,也有望成為重要的寬基產品。”一位ETF基金經理表示。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科創50指數顯示出極強的盈利能力。科創50指數成份股雖然只佔科創板個股數量的不足26%,但卻貢獻了科創板52%的淨利潤。

數據顯示,三季度科創板營業收入同比增33.65%,歸母淨利潤同比增89%,增速高於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與此同時,科創50指數成份股佔科創板個股數量的25.5%,三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對科創板貢獻率均超40%。

從持有人結構來看,首批4只科創50ETF均以個人持有為主。華泰柏瑞科創板50ETF的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佔比87.99%,為4只產品中個人投資者佔比最小;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個人投資者佔比則達到94.99%,持有人將近70萬戶。

冰火兩重天

與4只科創50ETF風風火火上市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德邦科創主題基金竟然出現了募集失敗的情況,被攔在了科創板這場資本盛宴門外。

11月11日,德邦基金髮布《關於德邦科技創新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稱,截至11月3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該基金未能滿足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

合同顯示,基金備案成功的條件為:自基金份額髮售之日起3個月內,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於2億元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於200人。

資料顯示,該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今年2月初獲批,7月30日,公告稱募集期為8月4日至11月3日,但最終卻募集不成功。

某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透露,這隻基金是德邦去年申報的一隻定位於面向機構客戶的產品,今年拿到准予發行批文,但受今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有意向資金的投資風險等級下調,使用受到限制。經綜合評估考慮,公司未公開宣傳發售。

基金招募說明書披露,該基金在公司的直銷平臺及券商、第三方基金銷售等67家機構同時開售,8月初,雖終止與北京加和代銷渠道的合作,但8月下旬新增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兩家代銷渠道,並參加華鑫證券費率優惠活動,但依舊無效果。

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三年期封閉基金很講究用戶體驗,如果產品缺少業績支撐,後續渠道是很難推的,因為鎖定時間太長,投資者信心不足。

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市場火熱,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公募發行規模已超過2.57萬億元。與此同時,據統計,共有18只基金髮行失敗,其中10只為債券基金,包括景順長城景泰錦利純債債券、民生加銀匯眾18個月定開債券、寶盈盈瑞純債債券、方正富邦尊利六個月定開等,另有中融鑫優創混合、國融融鑫混合、九泰久弘靈活配置混合等權益類產品未滿足備案條件。

估值較高 平均市盈率93.47倍

儘管科創50ETF備受投資者追捧,但科創板個股的估值普遍處於較高水平。

截至11月16日收盤,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195家,平均市盈率93.47倍,估值較高。

對此,有分析人士稱,市場評價科創板估值的時候,往往習慣於套用傳統行業成熟公司的估值方法,即採用市盈率、市淨率等指標來評價,實際上這些指標對於科創板上市公司幾乎不適用。

“一家科創企業即使當下處於虧損狀態,甚至收入很低,但它只要堅持投入研發,一旦未來在某個前沿技術上取得全球領先的成果,或者在部分關鍵技術上實現國產,那就將面對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業績的爆發式增長。”柳軍對第一財經表示。

截至目前,可統計的3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公佈了2020年業績預告。業績預告顯示,業績預虧13家、業績預增7家、業績預警5家、業績預降4家、業績扭虧1家。進一步來看,報喜公司的比例為22.58%,預虧公司的比例為41.9%,比主板39.2%的預喜比例有一定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的上市規則與海外發達市場較為接近,實際上為更多中概股迴歸A股市場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將極大地吸引並推動科創類的中概股實現回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