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老友新朋,RCEP皆為共贏-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記者 劉 旭

“這一協定將為緬甸出口市場帶來巨大機遇,有助於為緬甸吸引更高質量的外國投資,也將為緬甸帶來更多的高科技發展和技術合作機遇。”緬甸投資與對外經濟關係部部長當吞指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為亞洲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活力。

作為東南亞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緬甸成為RCEP成員國,恰恰是RCEP所體現的經濟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同濟共贏的思路,展現出RCEP的包容與開放。

RCEP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經濟結構以農業、林業為主,工業落後。

近年來,得益於國際能源、農產品等價格上漲,緬甸經濟獲得一定的發展。不過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影響了緬甸的經貿發展,若要增加製造業出口,緬甸需要更廣的市場以及提高產品價值。

如今,成為RCEP大家庭的一員,緬甸可收穫更大的市場,並迎來優質的投資,使其有機會享受涵蓋各現代領域高質量經濟合作協議的利益。加入RCEP會改善緬甸的營商環境,有利於提高緬甸參與合作組織的水平。RCEP簽署後將給緬甸帶來更多的經濟發展及合作機會。

區域經貿合作更為務實

今年是中國與緬甸建交70週年,70年來,中緬“胞波”攜手在多個領域收穫豐碩合作成果,不斷增進傳統友誼。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表示,在中國與東盟十個國家中,中緬貿易投資活躍。中國是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外資來源國。中緬經貿合作領域從原來單純的貿易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逐年遞增。

緬甸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記者從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了解到,緬甸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合作。2018年,緬甸成立了實施“一帶一路”指導委員會,這是第一個設立“一帶一路”高規格專門對接合作機構的國外國家。2019年4月,中緬兩國政府簽署了《中緬經濟走廊合作規劃》,確定了《中緬經濟走廊早期收穫項目清單》。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中緬電力聯通項目等已廣泛惠及民生,皎漂經濟特區、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等一批項目也取得進展。

另外,中國與緬甸都參與了湄公河-瀾滄江合作。迄今為止,瀾湄合作特別基金已為緬甸執行51個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總額1630萬美元,助力緬甸的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進一步恢復中緬兩國間人員往來、經濟合作與重大項目開展,中緬開闢了“快捷通道”,還在雲南開設“綠色通道”,加快跨境貨物運輸,讓緬甸農產品等物資順利運送到中國,保障雙方貿易暢通。

中緬胞波情誼長

中緬兩國守望相助的故事很多,人民福祉是永恆的主題。中國石油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修建的自來水管網讓緬甸馬德島的3000多名居民用上了自來水的暖心故事即是代表。

位於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沒有河流、湖泊,地質以泥岩為主,島上居民世代飲水來源就是島上的幾口水井。每到旱季快結束的時候井水也接近枯竭。中國石油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中緬油氣管道。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中國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而馬德島管理處負責的是該項目的龍頭部分。中緬油氣管道項目開工以來,為了方便島上居民及工程用水,馬德島管理處僅用127天就完成一座65萬方的水庫建設,並鋪設近5000米的水管線,建成500方的水塔和15個居民供水點。馬德島居民終於用上了自來水。如今的馬德島港是緬甸第一座現代化的大型國際原油港口,中緬油氣管道是緬甸最現代化的油氣工程。中緬油氣管道不僅拉動了緬甸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加速管道沿線城市化進程,還助力緬甸擴大能源行業規模。

中緬兩國人民將更加珍惜“胞波”情誼,中緬命運共同體將會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鞏固和深化。隨著中國和緬甸共同成為RCEP的“新”夥伴,中緬友好經貿關係發展也將步入一個新階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