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解讀《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釋放的關鍵信息

7月9號銀保監會下發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車險費率的第三次大改革,此次改革力度空前之大,最明顯指向消費者保障額度翻倍,保費降低,對保險公司而言卻面臨著保費收入下降、賠付率上升的嚴峻挑戰。小百科今天對意見徵集稿中釋放出的關於消費者信號進行一一解讀。


精準解讀《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釋放的關鍵信息


車險綜合改革的變化內容——消費者角度

一、交強險保額翻倍提升

交強險作為國家強制性保險,保費與保額一直無變化,這次改革將交強險保額明顯提高,以後撞了三者(輕傷不涉及死亡傷殘)至少交強險保額能到20萬,的確是很大的提升,最關鍵是保費沒漲喲。

交強險分為有責和無責,有責情況下從改革前12.2萬提升至20萬;無責情況下從改革前1.21萬提升至1.99萬,對於消費者來說保費不變的情況下保額卻提升了7.8萬,還意味著如果在20萬範圍內就可以賠付三者人傷損失,不用動商業三者險了,最主要的是次年續保保費只是交強險有所增長,商業險還是可以正常享受無出險優惠係數。


精準解讀《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釋放的關鍵信息


二、交強險優惠係數增大

現行的交強險保費規則如下:


精準解讀《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釋放的關鍵信息


改革後交強險實行的優惠規則變化如下:


精準解讀《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釋放的關鍵信息


舉例1:A家庭自用車連續三年上年度未發生有責任道路交通事故,交強險第四年保費為665元,第五年及之後即使未出險,保費也依舊是665元。

改革後:交強險在第四年保費有可能直接變為475元,或者優惠規則變為連續四年或者五年上年度未出險,保費最低為475元,較之前減少190元。上浮30%保持不變,這也是消費者利好消息,最直觀感受連續不出險享受的優惠增大了。

三、商業三者險保額增加

目前商業三者險保額最低為5萬元,最高為500元,為了符合消費者需求,提升保障水平,商業三者險保額提升至10萬-1000萬元,更加符合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需要。

四、商業險主險——車損險保障責任擴大

車損險主險條款在現有保險責任基礎上,增加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7個方面的保險責任,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車險保障服務。

這一舉措提升了車損險的保險責任,優化了現行的車險產品結構,車損險保費根據車型、車價、品牌等測算保費可能會有所上升,但是和以附加險方式投保相比,該方式更為全面和合理。

五、優化無賠款優待係數(NCD),利好多數消費者

意見中指出:

在擬訂商車險無賠款優待係數時考慮賠付記錄的範圍由前1年擴大到前3年,並降低對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簡言之,對於多年未出險客戶,偶爾出險1次不會造成NCD係數的大幅度跳躍,此類客戶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精準解讀《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釋放的關鍵信息


商業車險無賠款優待係數(NCD)係數浮動機制變化,要考慮近3年投保記錄和出險記錄,初始等級為0,回看3年連續投保年數,每連續投保年數增加1年將1級;回看近3年發生賠款次數,每發生1次賠款上升1級,-3級基礎上再往前追溯1年未出險則為-4級。

上述五點從消費者角度分析本次車險綜合改革的影響,最直觀的是保費降低、優惠力度變大和保障全面提升,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

小百科總結

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對保險業影響必將深遠,挑戰巨大,監管機構將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主要目標,對車險市場發展提出高標準嚴要求,也體現了車險市場化的發展方向,“降價、增保、提質”將是此次車險綜合改革的階段性目標。

一項改革的出臺總是喜憂參半,不同主體必然面對著不同的擔憂,作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性價比,作為企業最關心的是利潤,兩者如何取平衡,終是一道難解的題。下期小百科和大家來聊一聊保險公司和中介公司將面臨何種挑戰。

對於車險綜合改革,大家又有什麼意見和看法,歡迎和小百科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