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長遠蓄能提質 創新優化養老金投研體系

中國證券報張凌之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長遠蓄能提質 創新優化養老金投研體系

立足長遠蓄能提質 創新優化養老金投研體系——專訪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長遠蓄能提質 創新優化養老金投研體系

楊藝,從業10年,現任銀華基金投資管理三部副總監、專戶投資總監,董事總經理。2010年-2013年就職於中信證券資金運營部,2013年加入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長遠蓄能提質 創新優化養老金投研體系

姚荻帆,13年以上證券投資研究經驗,曾先後就職於中金公司、安信基金、銀華基金。現任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同時任銀華基金固收投委會、主動權益投委會和養老金投委會委員。

在人社部近日公佈的2019年度企業年金成績單中,銀華基金管理的單一計劃和集合計劃含權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0.26%和9.62%,在基金公司中均位列前三,固定收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為6.08%,顯著超越平均水平,展現了優秀的綜合管理能力。

銀華基金作為業內首批獲得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資格的專業機構,將包括社保和年金在內的養老金業務定位為公司的長期戰略性業務。2018年下半年,在一系列的流程梳理、團隊重整和資源注入之後,銀華基金的養老金業務迎來向上拐點。銀華養老金投資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企業年金管理業績排名靠前得益於有效的資產配置戰術再平衡和優秀的細分資產管理能力。”


科學配置 提升組合整體收益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姚荻帆認為,養老金是現實意義上的長錢。管理養老金,就要真正為委託人做到保值增值。“長期來看,保值增值的兩個指標是不低於名義GDP增速和城鎮職工可支配收入增速,大約為7%-8%。只有達到這樣的長期收益目標,才能讓企事業單位員工的退休金跟得上社會平均財富的增長,這也是我們作為養老金投資管理人的價值所在。”

去年,從資產配置上看,銀華基金管理的企業年金含權益組合以10%的權益倉位為中樞,在戰略資產配置目標基礎上進行了戰術再平衡。而在權益和固收細分資產中,去年年金股票組合平均收益約50%,跑贏基準20個百分點,在權益細分資產上獲得了超額收益。固收資產通過積極管理也取得了約2個百分點的超額收益,進一步提升了組合整體的收益水平。

姚荻帆說,今年受疫情影響,年金的資產配置受到一定擾動,但從權益資產與各類資產比較看,滬指跌破2700點後,權益資產隱含的風險溢價在90%以上的歷史平均分位數。在這樣的估值水平下,持有權益資產在未來3年獲得較高收益的概率極大。雖然疫情的短期影響仍然具備不確定性,但這些因素很大程度已經在股票估值裡得到了反映。

他說:“疫情對經濟和生活秩序的衝擊,最長不超過兩、三個季度,相對年金需要跨越的長週期而言,市場短期的不確定性和波動都微不足道。我們希望在股市估值低位時維持相對較高的權益倉位,並在固收資產積累的安全墊基礎上,為年金的長期收益打下基礎。”

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固收專戶投資總監楊藝則表示,在投資上給投資策略做加法,給投資經理做減法

。“我們的策略是豐富的。豐富的策略能在不同時點幫助我們增厚收益,這樣就有了抵禦市場波動的安全墊。同時,我們希望投資經理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動而導致重壓之下的投資動作變形,而要選擇坦然面對波動,並積極尋找一些逆市加倉、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只要相信大類資產配置的邏輯、理念和方法論是正確的,我們就有理由在市場波動中看得更長遠一些。”


創新探索 優化投資管理框架和決策流程

“年金業務是平凡而偉大的事業,因為它與企事業職工的退休待遇息息相關。管理養老金的投資經理,雖然很少出現在‘聚光燈’下,但卻是體現自身社會價值、社會責任感的崗位,也是基金公司乃至資產管理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價值之所在。”楊藝說。

正因為養老金投資責任重大,銀華基金在2018年下半年對年金業務的架構做出重大調整,將年金業務轉入投研實力強大的固定收益部,併成立二級部門養老金投資部牽頭負責年金投資業務。與其他基金公司不同的是,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的開放式架構使部門內優秀的投資經理和投資團隊都可以加入年金業務投資中,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投資管理框架和決策流程。楊藝帶領的專戶團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年金投資業務的。

“我在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負責固收專戶投資近6年,專戶規模從零發展到千億元。我們團隊對於債券投資特別是絕對收益策略投資有深刻的認識。”楊藝說,“我們希望發揮固收團隊整體投研優勢,以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為指導,將債券基礎配置的價值和股票長期的回報結合在一起。”

針對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銀華基金從管理架構和投資管理框架上對年金投資管理進行了創新探索:

首先,在資產配置方面,公司在養老金業務上確立了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充分利用資產配置的優勢並挖掘各個細分領域資產的超額收益機會,有效提高了組合收益的穩定性。

其次,在人員配備方面,公司把養老金投資業務打造成開放平臺,公司內優秀的投資人員均可參與到養老金投資業務中來。

再次,在投資工具上,公司完善了養老金產品的產品序列,使企業年金的資產配置工具豐富度大大提升,這也有效提高了企業年金產品的資產配置效率。

最後,在投後管理方面,公司強化了養老金業務在客戶、銷售、投資等環節上的溝通工作,提升了年金客戶的滿意度。

楊藝介紹,銀華基金年金業務投資決策流程可以分為“投研核心決策+大類資產比較+細分資產挖掘”。投研核心決策是指固定收益部的核心投研人員都會參與養老金投資的大類資產配置決策;大類資產比較是指與傳統的股票和債券分開管理不同,銀華基金從大類資產比較的視角評估各類資產的相對價值,以決定股債的配置倉位中樞;細分資產挖掘是指在大類資產倉位確定後,股債投資經理將專注做好細分資產的挖掘,在各自負責的投資領域做出超額收益。

“運用這套模式後,我們的業績明顯改善了,優秀的基金經理參與養老金投資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業績的穩定性也得到了進一步體現。”楊藝總結說。人社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單一計劃固定收益類組合和單一計劃含權益類組合排名中,銀華基金是唯一雙雙位居行業前三的投資管理機構。


長期投資 充分發揮大投研平臺優勢

隨著職業年金落地和養老第三支柱建設進一步推進,養老金領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競爭也將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能堅持長期資產配置,秉持長期投資理念和弘揚專業精神的資產管理機構,才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通過長期業績來證明自己。”姚荻帆說。

據悉,在整合優化養老金業務鏈條的過程中,銀華基金將養老金投資管理與公司大投研平臺進一步融合,重點發揮團隊優勢,並依託已積澱多年的強大的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和公募基金管理能力,打造尖端的養老金投資管理機構,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一站式養老服務。

早在2005年,銀華基金就成為首批獲得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的基金管理公司;2010年,獲得社保基金境內委託投資管理人資格;2016年,成為首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

銀華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團隊管理的公募基金、專戶、社保基金組合的規模,不僅已突破5000億元,旗下所管理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數量和規模亦均位於行業前列,且團隊構造在基金業界堪稱“豪華”。

銀華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團隊現有70餘人,平均從業年限近8年,涵蓋投資、研究和交易三個領域。

其中,投資團隊涵蓋公募基金、專戶和社保及養老金投資,長期業績穩定居前;研究團隊涵蓋宏觀經濟和信用債券的研究工作,搭建了自上而下的宏觀、行業研究與自下而上的個券分析相結合的研究體系,有效提升了對投資的支持;交易團隊分工合理,全面覆蓋一二級市場,交易執行迅速、高效。

公開信息顯示,銀華基金業務副總經理、固定收益領軍者姜永康管理的社保1008組合曾連續三年獲得了最高的綜合考評A檔。憑藉優秀的業績,他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次榮獲“年度業績優秀投資經理”稱號,是全市場為數不多連續獲此殊榮的投資經理,是社保組合投資領域的佼佼者。

此外,在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17年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中,銀華基金榮膺“固定收益投資金牛基金公司”,並多次榮膺中債登評選的“中國債券市場優秀資產管理機構(基金公司)”稱號。

“我個人從事年金業務的體會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攜夥伴同行,與客戶共情,爭股債雙贏。”楊藝表示,“首先,信任很重要,‘把後背交給同伴’,一起做好養老金投資這項業務;其次,換位思考去體會客戶在市場波動中的切身感受,安撫並鼓勵客戶把握一些實現超額收益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大類資產配置理念,在股債兩類細分資產上都做出超額收益,這也是我們長期競爭力的體現。”



我國基金運作時間短,不能反映股市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的保證。基金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不預示未來業績表現,完整業績見產品詳情頁。基金有收益波動風險,投資人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確認已知曉並理解產品特徵和相關風險,具備相應風險承受能力。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審慎自主決策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