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在外國建立好多孔子學院,中國國內卻沒怎麼聽說過建孔子學院?

敏於行人


因為孔子學院是官方辦的教外國人漢語的語言機構啊。

設立原因

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語言文化的對外傳播非常重要,這種文化軟實力的提高,除了外國人主動到中國學習(外國留學生)這種方式之一(走進來),還有就是自己主動去外國推廣宣傳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文化,去影響當地人對中國的瞭解程度(走出去)。

基本上每一個強盛的國家都會有自己官方的語言文化輸出機構:

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德國的歌德學院,法國的法語聯盟……

基本上都是以非常有名的本國人作為代表,對外傳播自己的語言文化。

不止中國才有,也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就是國家實力到了,有需求了。

設立形式

其實不單單有孔子學院,還有孔子課堂。有的國家或者地區有條件開展起來孔子學院,就是辦成一個學校。但是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這個條件,就開設孔子課堂,在其他國家正常的教育體制下,加入漢語課程。

一般都有中方院長和外方院長。

那麼帶上孔子的學院或者課堂跟他們本地的漢語培訓的區別在哪裡呢?——最主要就是錢的來源,教材、老師的工資等等各項支出,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的支出都是國家財政支持的。

所以,大家應該可以預測:其實孔子學院或者孔子課堂是賠錢賺吆喝的買賣。

配套考試

就像你出國需要考雅思託福一樣,外國人想要進入中國留學,也得考HSK。

HSK:漢語(Hanyu)水平(Shuiping)考試(Kaoshi)

是外國留學生拿獎學金等的重要成績依據。

我想,雅思托福考試現在有多大的影響力,將來的HSK考試也會有多大的影響力。

(不知道現在的監考是否還需要證書,但是當年培訓的時候,需要參加考試,獲得這個證書。)

飽受爭議

雖然是賠錢賺吆喝,但是我們依然得做!

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個大國,一個復興的民族,都會有對外傳播的需求,將來在世界上的話語權,來往經貿的語言文本等,都與現在的語言學習有關。我們必須得讓他們學習漢語,瞭解中國。

從現實上來看:國外有很多國家都在抹黑中國,他們普通民眾對於中國的瞭解非常可怕。他們看我們,猶如我們看印度和朝鮮。所以,必須要讓他們瞭解我們。

我們是從21世紀初開始有這樣高瞻遠矚的教學國際規劃,但是到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就有有些國家反對、拒絕、撤銷中國在外的孔子學院或者孔子課堂。可見,語言輸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語言與文化

也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大家都可以使用英語,還有必要讓全世界都說中國話嗎?還有必要花那麼多錢去建設孔子學院或者孔子課堂嗎?


可以大聲的回答:只要我們的國家想要在這個世界上有話語權,有影響力,就絕對有這個必要。

現在的工作是為將來的復興做基礎的。不能短視,必須長期看好,代代努力。


答著答著好像說遠了,回到問題:為啥國內沒有孔子學院?

就是因為孔子學院就是開設在國外的推廣漢語和傳播文化的機構。

國內的教育不是孔子學院的模式,而是九年義務教育。


城西小山


當前,孔子學院在世界蔚然成風,中國古代教育文化精髓得以在全球傳播,這是中國之幸事,更是世界之榮幸。

千百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多國,深受孔子教育思想的薰陶,在領略其博大精深教育內涵的同時,自覺不自覺地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道德風尚,促使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努力做一名合乎道德規範、遵守文明公約的模範公民。

既然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都建有孔子學院,為什麼國內沒有孔子學院呢?

其實這很好理解,因為從幼兒園到大學,有關孔子的典章、文獻、故事、文論等層出不窮,授課老師也都或多或少地將孔子的思想、主張傳授給學子,並且在家庭、圖書館、博物館及一些建築設施上都能感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存在,則何必多此一舉呢?

目前,美國憑藉自己的強大實力,到處耀武揚威,橫行霸道,這與孔子的思想大相徑庭,有必要靜下心來了解一下孔子的為人處世;而現階段某些國人道德缺失行為,也與孔子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須對照一下孔子的為人師表,做一個合乎時代文明的新人。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孔子學院”,乍一聽特別像是學校的名稱,其實不然,“孔子學院”是一個機構的名稱,而不是學校。是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機構。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語錄被收錄在《論語》中,而400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把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一書譯成拉丁文帶到歐洲開始,孔子的學說就開始傳到西方。為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理解,為各國漢語學習者提供方便、優良的學習條件,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條件的若干國家建設以開展漢語教學為主要活動內容的非盈利性機構 “孔子學院”。國內只有北京設立了“孔子學院總部”。


孔子學院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所以,國家領導都很重視,經常會出席“孔子學院”的掛牌儀式。

孔子學院通過日常漢語教學較好地實現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習總書記深刻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這一大國的積極參與,中國的發展也需要世界各國的理解和支持,要通過加強對外文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充分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已成為中國有識之士的思想共識,也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積極響應。


因此,作為對外傳播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的重要平臺,孔子學院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認可和快速發展。可以說,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這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其今後發展的道路還很漫長,面臨繁雜多變的國際發展環境和各國之間文化發展激烈競爭的嚴峻態勢,要想繼續開疆闊土、擴大國際市場,就得努力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孔子學院這一世界文化教育品牌的含金量。

我是@微課堂桃子老師,專注於中小學生教育,為學生分享閱讀與寫作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