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樊集鄉:惠民知黨恩,暖心歸故里

美麗家園潦口是滋養著我們的故土,景象之繁榮也就不言而喻,要說他是慈愛的母親倒也更像奔波的父親,一路奔走尋求活命致富繁榮的路子,在這美麗地方的每一個角落都可見他的身影,花團錦簇的扶貧幹部就是他的代言人,從潦口村汙泥道路到如今的芳草綠徑,從昔日的黝黑狹道到如今的夜明路寬,無不令我感受到了他的好,此時敬畏之情由心崇拜,潦口的繁榮昌盛不僅只有廣袤,更多的情可以說是親情,友情,愛情彙集的感情,溫暖無處不在,這股暖流清新透徹而長久,純美怡人而幸福。

新野縣樊集鄉:惠民知黨恩,暖心歸故里

行走在潦口的鄉間小道,隨便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都散發著幸福的味道,嗅出了他怡人的味道,倒不如身臨其境去感受他的純真,他的好!

如今3年歸來,回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子,熟悉的是它從未變化的名字,陌生的是村子裡都是那麼乾淨整潔,其樂融融,熱鬧的廣場,幸福的日子,而燈光下的10點多的村委依然燈火通明,黨的使者還在為我們而忙碌。村裡村外都討論著“扶貧”......這是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也正是這個響亮的字眼讓我意識到兒時破敗的村落,已徹底擺脫了貧困。

新野縣樊集鄉:惠民知黨恩,暖心歸故里

有幸目睹了這扶貧幹部的與眾不同,讓我受益匪淺,作為村裡群眾中的一員,目睹了扶貧幹部與村幹部們大晚上忙碌奔走在村裡的大街小巷,走訪困難戶,探討困難的根源並採取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解決當下難題的場景,會計鄧貴在一旁填寫記錄,並當場討論出解決困難的對策,應對辦法就是結合實際採取親自動手幫扶環節,據說村幹部成員們都到貧困戶家裡幹活去了,夏至收麥子家裡人手不夠,村幹部幫忙先收完裝好貧困戶家的麥子再收自己家的麥子,為貧困戶解決當下困難。

新野縣樊集鄉:惠民知黨恩,暖心歸故里

走進一戶鄰居家,一進門馬大伯就熱情招呼著我坐下,發自內心的招呼和熱情讓人有點招架不住的不好意思,聊起“扶貧”更是各種感激的話語讓他一言難盡,像是各種感謝的話也訴不完他內心想表達的謝謝二字和幸福的那團火。他也是一位貧困戶,雖疾病和困境使他備受煎熬,但黨的好政策讓他生活有了希望。他握著我的手一邊讓我坐下,一邊誇起扶貧幹部,“一輩子了,我這老漢子身體也不好,苦了一輩子,屋裡全都靠村的幫忙,這娃子們可比兒子們對我們都好!都親!”說著就是一把一把感激淚,70多歲的老人,佝僂著腰,瘦弱的身材,被時間與太陽焦灼後的手是乾枯的,蜷縮著的皮膚和艱辛歲月留給他的一道道劃痕確顯得他是那麼的堅強。此時這個老人真心讓人心疼,令人不由的心生敬意,一會功夫就快夜裡12點鐘了,村子裡就只剩下這些幹部們來回的走動著,和村東河裡青蛙的叫聲,人都已經睡下了!

村幹部馬景義說:今天這時候太晚了,最近地裡活多,都睡的早,明天這幾戶我們早早來吧,隨後我們才各自回家,一路上聽他們還探討著其他幾戶關於脫貧的事情......

偶然的一個巧遇,讓我真正的近距離看到扶貧幹部們的艱辛,扶貧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永遠拋到最後面,以貧困戶為主,以解決貧困戶困難為根本,從基礎入手,努力為貧困戶謀取致富途徑才是硬道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和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積極配合下,貧困戶脫貧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作為農村群眾裡的一名,我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愛,更瞭解到扶貧幹部的努力。他們不願意拋棄任何一個人,民生至上依然化為激情四射的動力,為了我國貧困戶能夠早日脫貧,國人的力量是無比強大有力的!這種力量在不斷的閃現耀眼的光圈,就像是一種暖流流向五湖四海,更像是光芒四射的太陽照進了人民的心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