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人的一生豐富多彩,從出生起就要面對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甚至可以說每天的生活都是由一個接一個的選擇組成的。

就在這選擇與被選擇之間,有慶幸,有遺憾,或喜或悲。正因為不同的選擇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很多人都贊同“選擇大過努力”的說法。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有人因為正確的選擇完成了圓滿的人生,有人因為錯誤的選擇遭遇牢獄之災,悽悽慘慘慼戚。這樣的故事就在羅榮桓和韓浚身上發生了。

從農家走出來的革命者

相比於羅榮桓的耳熟能詳,韓浚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既普通又陌生。很少有人能把他和早期的中國革命事業以及抗日解放事業聯繫起來。

羅榮桓是共和國的開國元勳,是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韓浚則是羅榮桓早年間參加革命時的領導,是羅榮桓的上級。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韓浚去世時已是九十七歲高齡,無論是在上個世紀還是在當今社會,都是高齡。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後四十年的時間裡,他一直默默無聞,這都與他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選擇脫不開關係。

韓浚出生在湖北黃岡,祖祖輩輩都是普通的務農家庭,家境較為貧寒。為了改變後代兒孫的命運,到韓浚這一代,家裡就想盡各種辦法讓他讀書、學習。

韓浚也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一邊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一邊學習的生活。

由於持續不斷的學習,韓浚接觸到了當時的先進思想,看到積貧積弱的國家和飽受苦難的大眾,他的內心對革命產生嚮往,下定決心投身到為國家和普通民眾謀取幸福的革命事業中。

在當時,南方是中國革命的重鎮,廣州又是這個重鎮的中心。1922年,韓浚輾轉來到廣州,希望結識和接觸更多的革命同道。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此時的韓浚已不年輕,也即將邁入而立之年,但內心的革命熱情卻絲毫沒有褪色。初到廣州,他擔任了廣東軍政府中的一些行政職務,逐步瞭解了政府和軍隊的運作形式。

1924年5月,已經31歲的韓浚經人保舉,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成為了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的一分子。

在黃埔軍校,韓浚逐漸展示出國人的軍事才能,在各項學習中都表現突出。除了軍事知識的學習和演練,在思想方面,韓浚也找到了組織。

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韓浚被周總理等共產黨人士的革命理想感染,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黃埔軍校開始的革命實踐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韓浚出任少校步兵連長,正式開啟了拿槍的革命歲月。

在這期間,他曾經參加過第一次、第二次東征以及為了統一廣州而進行的諸多次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也在當時的革命軍中打響了名號,由此奠定了深厚的革命資歷。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1925年,在革命隊伍中屬於青年才俊的韓浚,受黨組織派遣,前往遠在蘇聯的紅軍大學留學深造,這在當時的環境下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足見黨組織對他的重視和栽培。

經過蘇聯紅軍大學的學習,回國後,韓浚隨即被委以重任,任命他為紅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參謀長,韓浚也投入到形式緊迫的革命戰鬥中。

此時國內的革命形勢是,北伐大革命的火焰如火如荼,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兩黨第一次合作也在順利進行。

但是好景不長,在國民黨方面的操控下,大革命剛剛經歷了兩年的時間,就宣告失敗了。

1927年,面對大革命的失敗,為了保存中國革命的火種,為了延續“民主自由”的革命理念,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有周總理、朱德和葉挺同志籌劃,在江西南昌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史稱“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在黨的革命歷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黨第一次直接領導的具有全局意義的武裝起義,標誌著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戰鬥,並開始創建人民軍隊。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通過這次偉大的戰役,順利擴大了黨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為之後的革命活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同時,也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反抗當局獨裁統治的革命巨浪。

作為黨組織重點培養的革命將領,韓浚第一時間響應南昌起義,迅速做出部署,率領警衛團迅速向起義起點南昌開拔,與起義部隊匯合。

事有不巧,由於當時通信不便,韓浚率領的部隊到達江西修水時,才得到消息起義軍已經南下廣州了。

於是韓浚聯合當時的團長盧德銘、團政委指導員辛煥文掉頭回轉湖北武漢,找到當時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向警予,聽取最新革命指示。

向警予向盧德銘和韓浚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秋收起義作戰指示,命令盧德銘、韓浚兩人率領部隊迅速趕往湖南,配合毛主席發起的秋收起義。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在配合秋收起義的戰鬥中,盧德銘出任起義總指揮,韓浚出任副總指揮,在人數少、裝備差的不利條件下仍然堅持戰鬥。

不幸的是,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軍的步步緊逼,當時擔任起義軍師長的餘灑度沒能經受住困難的考驗,臨陣投敵,掉轉槍口向自己的同志、曾經的戰友發動了偷襲。

這對革命軍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雪上加霜,很快革命軍就寡不敵眾,秋收起義也最終宣告失敗。

在激烈的秋收起義戰鬥中,總指揮盧德銘不幸戰死,把生命和革命的熱情永遠留在了湖南這片革命熱土上。

副總指揮韓浚和政委指導員辛煥文調整狀態,整合剩餘人馬,準備返回江西繼續革命活動。在江西境內,韓浚部隊一行正面遭遇了當地民團巡查,遮掩不過,與對方發生了交火。

在交火中,政委指導員辛煥文犧牲,韓浚也受重傷被俘,其他革命同事死走亡傷,隊伍一下子七零八落。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人生的選擇命運的轉折

韓浚亮明身份後,當地民團覺得俘獲了重要人物,迅速上報南京方面並安排專人將韓浚送往南京關押。關押期間的韓浚,並未受到過多的苛責。

一方面因為他畢業於黃埔一期,在實戰中展現出的軍事素養是難能可貴的;另一方面,正當壯年的韓浚,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戰經驗,還有國際交流經歷,對軍隊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由此,國民黨方面出動了強大的攻勢,對韓浚進行遊說。這其中既有國民黨當時的高官政要,也有韓浚黃埔一期時的同學戰友。

有人許以高官厚祿,有人描繪革命理想。可謂是雙管齊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韓浚來說,這就是他人生面對的至關重要的選擇,如果站在生命的後半程回頭看,這個節點做出的決定,也是影響他人生走向的轉折點。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在多次的勸說中,韓浚選擇了放棄共產黨員身份。按照當局的要求,韓浚對外發布了一份悔過書,主要內容就是宣告與共產黨斷絕關係。

此後,韓浚正式加入了國民黨軍隊,在軍中擔任少將處長、少將旅長等職務。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年四十四歲的韓浚正式授少將軍銜,投入到了抗日戰爭的洪流中。

在抗日戰爭中,韓浚保持了一貫的英勇殺敵,在每一次戰鬥中從來都是衝在最前線。他曾指揮過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以及湖南保衛戰和江西雪峰山會戰,在南征北戰中殺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韓浚升任第二綏靖區終將軍長,調任山東戰區司令王耀武麾下。

原以為革命勝利、戰爭已經結束的韓浚沒想到,政府一方面假意和談,一方面卻在加緊調兵遣將,準備內戰。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隨著和談的破裂,內戰正式打響,這是韓浚最不願看到的局面。身為軍人,他不得不服從命令,但內心的革命理想,又讓他覺得怎能把槍對向自己的同志。

內心備受煎熬的韓浚最終選擇了“消極怠工”,最終在山東萊蕪戰場上進入我軍包圍圈,被我軍俘獲。

有喜有憂的晚年生活

被俘後的韓浚因為身份特殊,被送往山東濰坊解放軍軍官訓練團學習改造,這一改造,就是長達十五年的時間。

在關押改造中,韓浚度過了知天命之年,又走過了花甲之年,直到1961年經中央同意,獲得特赦。

此時的韓浚已經年屆七十,他回到了故鄉湖北,在武漢定居。在人民政府的關心下,擔任溫室資料研究院和政協委員。

曾是羅榮桓上級的韓浚,解放後為何入獄15年?一步之差步步錯

翻看歷史資料,對於韓浚的家庭、子女沒有過多的文字。韓浚的妻子在回武漢前的三個月因病離世。

韓浚年輕時一人從武漢走出來,又在暮年一人迴歸故里,彷彿這一路皆是形影相弔,令人唏噓慨嘆。

七十歲時,他經人介紹開啟了第二段婚姻生活,身心健康,安享晚年,不知他在回望這一生時,內心會作何感想。如果時光能重來,他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流於後人評說。

文/林伯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