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奉化天氣

今天白天在陽光的加持之下,

我區升溫十分顯著,

部分地區突破30度,體感上真的有些熱。

預計週六白天多雲到陰

週六夜裡到週日白天受到低層切變的影響,

有陣性降水天氣出現,

大家外出時注意備好雨具。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不過好在一定的降水可以使花粉飛絮的沉降,

對空氣淨化比較有利。

氣溫上有些波動下調,

最高氣溫回落到21℃左右,

相較今天會更加涼爽。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溫馨提示

春季天氣多變,容易出現對流性天氣。建議大家及時關注最新天氣,做好相應的防範,並且合理安排好生活和出行。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七天預報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氣象科普

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隨著天氣轉暖,雷暴、冰雹、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開始輪番造訪。轟隆隆的雷聲嚇得孩子們驚慌失措、狂轟亂炸的冰雹害慘了農民,突然增強的大風吹得人們措手不及……

這些天氣有一個共性,就是都能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強大的能量,這就是強對流家族的特性。如何防這些都是“暴脾氣”的強對流天氣呢?首先我們得了解它。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強對流家族中嗓門最大的雷暴。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雷電緣何而起?

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雷公主管打雷,電母司掌閃電,二者經常一起出現。實際上,天氣現象中它倆也是組合出現的,我們將這一組合稱為雷電,它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大氣放電現象,通常也會伴隨瓢潑大雨和冰雹,氣象上將這個大氣放電過程稱為雷暴。

雷電是由發展旺盛的積雨雲引起閃電雷鳴的現象,積雨雲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相互之間高度碰撞使雲體帶上電荷,當不同雲體之間和雲體和地面之間的正負電荷差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放電現象。雷電可分為雲閃和地閃,雲閃可發生在兩個雲層之間、單一雲層內部以及雲層和周圍空氣之間。地閃則是發生在雲層和地面之間,實際上,只有20%的閃電會擊中地面。萬變不離其宗,負電荷區和正電荷區永遠遵循著異性電荷相互吸引的原則。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知道了閃電如何而來,那麼雷聲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閃電時會產生巨大熱量(大約30000℃),這些熱量傳導到周圍空氣中,使得空氣突然膨脹,隨後又被壓縮,這兩種運動所產生的衝擊波轉化為聲波,這就形成了我們聽到的雷聲。

我國雷暴主要發生在4月至9月,7月達到峰值,11月至次年2月全國幾乎無雷暴出現。統計發現,6月至8月也是我國雷電災害的高發期,此時雷電造成的傷亡人數佔全年的65%,其中,全年近三分之一的雷災傷亡出現在7月。

雨水上線咯(雷電——既熟悉又陌生的天氣)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