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新冠病毒非人靈長類疫苗實驗結果:安全、有效!

2019年12月31日,我國報告了湖北省武漢市的一組肺炎病例,世界開始了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正式鬥爭。2020年1月12日,我國公開分享了COVID-19的基因序列。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臨床上還沒有特效藥物。疫苗,也在研製的路上,且受到廣泛關注。

近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秦川團隊領銜的團隊,發表了首個新冠病毒非人靈長類疫苗實驗結果。實驗結果指出,一種純化滅活的候選疫苗(名為PiCoVacc)能夠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提供完全保護,在有效性、安全性上均表現出積極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疫苗可以在小鼠、大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誘導SARS-CoV-2特異性中和抗體。並且,在恆河猴體內並未出現感染增強或者免疫病理惡化。

這為人類的ARS-CoV-2疫苗的臨床開發提供了基礎、指明瞭方向。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疫苗已經研製成功,它還需要按照正常流程、經受時間的考驗,很可能最快也要到年底。

首個新冠病毒非人靈長類疫苗實驗結果:安全、有效!

在3月中下旬的一次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中,鍾南山院士曾指出,疫情的解決最終還是要靠疫苗實現,才能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在與新冠肺炎的攻堅戰中,科研工作者們矜矜業業,疫苗的研發與生產有序進行。醫護人員一省救一市之後,19支國家醫療隊出征海外。社區工作者、民警等等堅守崗位,支持防疫服務工作......

除了這些中堅力量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平凡人參與其中。由於首批新冠疫苗需要志願者參與臨床研究,很多有志之士踴躍報名,他們成為了戰疫中的平凡人。

例如武漢人王璐,就帶著家人,一家6口報名新冠疫苗志願者,可謂是全家總動員。例如留學生曹元元,隔離結束後選擇到隔離點做志願者,“把溫暖傳遞下去”。例如84歲的老兵熊正興,是新冠疫苗二期試驗中年齡最大的志願者,他說,他曾是一名軍人,想做點貢獻......

全世界人民本是一體,沒有國家、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病毒抗爭。在疫苗研製成功之前,我們普通人能夠做的,就是講衛生、不亂跑、不隱瞞、不添亂。

熬過了寒冬,春天到來,即將奔向百花齊放的夏,相信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相信通過所有人的努力,明年春節,我們又可以與家族親人歡聚一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