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儘管海外大多數車企距離正常營業還有距離,但生意畢竟是生意,該搞的測試或者驗證還是得搞。最快在年內,下面這幾位選手就會很快到來……


奔馳EQS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由於產品定位的關係,奔馳最早的純電量產車型EQC並沒有完全展示三叉星在電動汽車這個方向上的技術積累,真正的好東西都憋在地位等同於S級的EQS上。馬後炮一點的話,EQC只是為EQS探路的試水車型。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憑藉先天車身姿態優勢和全新架構體系,EQS 100度電跑700km(WLTP規程下)的能耗表現遠強於EQC,和下代S級(W223)共享的彈出式門把手(這個諜照中似乎沒有體現)也在昭示奔馳對EQS的重視程度;另外,EQS可能還會在明年追加AMG版本。哦,對了,最後說一句,雖然算不上什麼新鮮配置,但EQS還會擁有四輪轉向技術


寶馬iNext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大鼻孔家族的最新成員(笑),大到出門路試都必須遮嚴實才安心那種。不過,就實際觀感來看,iNext似乎沒和寶馬現有風格差太遠,如果不是門上的“電動測試車”標記,可能寶馬低調路試的目的就真能實現了。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回到車本身,iNext目前值得關注的核心信息大概有這麼兩點:WLTP續航600km;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以國內標準來看似乎不是特別驚豔,但放到2021年依舊是不錯的賣點。


日產Ariya的量產版本(存疑)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這次沒有諜照,和Ariya的對比全得靠舅舅黨披露的3D模型玩找不同。和去年的概念車相比,這個可能的量產版模型在造型上基本只搞了些小打小鬧:前唇位置多了幾道支撐,側面的充電口不再緊挨著車門,尾保險槓也來了點微調,用來容納傳感器。這也不奇怪,因為Ariya本身的完成度(指量產)就不低。

掀起你的蓋頭來:不久之後,它們的偽裝都將卸下

值得注意的是,量產版本可能的3D模型上沒有畫出外倒車鏡,也許日產準備直接給它安排

倒車攝像頭——只是,就算它進入國內,咱們也大概率見不到這一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