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海450個老舊住宅小區實施改造

記者從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

今年,

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已全面落地,

其中將對城鎮建設中年限較久、

設備不完善等環境較差的450個老舊住宅小區實施改造。

據悉,此次納入改造計劃的小區均屬於老舊小區,存在建設年代較早、建築節能不達標、設施設備破損嚴重、功能不全、配套不齊、居住環境較差等狀況。改造老舊住宅小區共450個,改造面積425萬平方米。自2018年以來,我省以全面提升城鎮住宅功能和品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政策資金支持、地方配套、住戶自籌等多渠道融資方式,在全省範圍內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通過改造,小區基礎設施和功能得到了完善,環境得到了美化,住宅品質和價值明顯提升,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為有效推進今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下一步,各地將針對各個小區的不同情況,在充分尊重居民意願的基礎上,制定併合理優化改造方案。同時,合理確定改造資金共擔機制,明確居民出資責任和出資比例,通過居民合理出資、政府給予補助、管線單位和原產權單位積極支持、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等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為切實加快項目進度,將進一步精簡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並充分激發多方參與改造,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以及業主委員會、小區居民的積極性的基礎上,加大與民政、教育、公安、通信、郵政、消防、環衛、殘聯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最大限度地整合安防、配套養老、助餐、托幼、快件箱更新、體育健身器材、無障礙設施等各部門項目,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合力。

與此同時,還要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健全項目管理機制,完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檔案管理,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形成科學的施工流程和管理機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探索城鎮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模式,加強改造後老舊小區的維修養護與管理,保障改造成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本報記者:張國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