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投資人懵了,33萬本金賠光倒欠銀行97萬

來源:中新經緯

最近,國際原油暴跌讓不少投資者再次見證歷史。美國時間20日,WTI5月原油期貨(美國西得州輕質原油期貨)結算下跌55.90美元,跌幅約300%,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

突如其來的原油價格負值,讓國內掛鉤原油的交易產品“懵了”。中國銀行的“原油寶”投資者也身陷鉅虧,不僅虧光了保證金,還倒欠了銀行保證金。

投資者:33萬本金賠光 倒欠銀行97萬

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不少國內的投資者認為“抄底”的機會來了,由於開戶方便、不帶槓桿等優勢,去銀行開通賬戶原油(也稱為“紙原油”)的投資者多了起來。

家住福建廈門的張曉風(化名)就是其中一個。“之前我投了33萬買了2460桶原油,現在不僅33萬元本金虧完了,還要找我要97萬多元保證金。”張曉風告訴記者,像他一樣虧錢的投資者還有很多,他們的微信維權群裡人數已經超過200人。

中行原油寶投資人懵了,33萬本金賠光倒欠銀行97萬

投資者持倉記錄 來源:受訪者提供

張曉風介紹,自己是在3月16日開始在中國銀行的原油寶上投資,因為當時國際原油價格跌至四年來新低,他認為抄底的時機到了,在之前張曉風參加過中國銀行組織的講座,瞭解到中國銀行有一款“原油寶”業務,出於對中國銀行的信任,就開通了原油寶。

官網資料顯示,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

張曉風稱,起初自己只投資了8萬元,在3月底4月初,前前後後賺了27000元。在嚐到甜頭後,4月中旬,他追加了投資本金至33萬元,想要抄個底,不料遇上了“黑天鵝”。

4月20日當天,他打開原油寶發現一則提示,“美油2005期合約將於4月21日到期、4月20日22:00停止交易並啟動移倉。”張曉風選擇到期移倉,所以並未對賬戶進行交易。

中行原油寶投資人懵了,33萬本金賠光倒欠銀行97萬

原油寶提示05合約將於4月20日22時啟動移倉 來源:受訪者提供

4月20日22:00以後,國際油價發生了驚人的一幕。WTI5月原油期貨(美國西得州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暴跌,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值。

4月21日早上醒來,張曉風慌了,他看到自己的原油寶賬戶內保證金已經被凍結了,此時的他並不知道自己究竟虧了多少。

當天,中國銀行發佈了一則公告稱,該行正積極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受此影響,該行原油寶產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幣”兩張美國原油合約暫停4月21日交易一天,英國原油合約正常交易。

在焦急等待了一天後,4月22日早上,張曉風再次打開賬戶發現,他的成交價格為-266.12元人民幣,平倉損益高達97萬餘元。

而中國銀行再次發佈了公告稱,經該行審慎確認,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約合-266.48人民幣/桶)為有效價格。

中行原油寶投資人懵了,33萬本金賠光倒欠銀行97萬

中國銀行原油寶業務的公告 來源:中國銀行官網

“我一直以為大不了保證金賠光了,怎麼現在還會倒欠銀行保證金了?”張曉風怎麼也想不通。

質疑:保證金低於20%為何沒有平倉?

不僅張曉風,另一位投資者林鵬祥(化名)也有類似的遭遇。林鵬祥介紹,自己從2019年9月開始接觸原油期貨。在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都開過賬戶原油,據他了解,工行和建行在4月14日至15日就完成了移倉,所以此次受到的影響不大,而中國銀行恰恰是選擇在4月20日啟動移倉。

“原油寶每個月都有一個合約,大致是提前一個月交割,這次涉及到的05合約就是4月份交割,中國銀行是在4月20日晚上22:00對原油寶業務進行交割。”林鵬祥對中新經緯客戶端介紹。

他表示,自己在4月20日22:00時在原油寶交易APP上看到,當時美國原油05合約顯示的價格是人民幣約78元/桶,按照中行規定的交易規則,個人用戶在合約最後交易日,交易時間為8:00-22:00,之後散戶是無權進行交割的,只有銀行的交易員有權交割,如果客戶選擇到期移倉,中國銀行就幫客戶買進下一個合約,銀行收取中間的差價。

張曉風等人質疑,中國銀行選擇在最後交易日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作為移倉結算日,導致市場已經沒有對手方。

而在此次事件中,林鵬祥等多位投資者最不能理解的是,在當天晚上美國原油價格跌到負值,客戶的保證金已經賠光的情況下,為何沒有平倉?

林鵬祥提供了一份與中國銀行在線客服聊天記錄顯示,其問到,“我用10000元保證金全部買了原油寶,虧到只剩下2000元,就會強制平倉只剩下2000元?”客服回覆稱:“是的”。

而在張曉風提供的交易明細截圖中,中國銀行做出了提示:“當保證金賬戶的保證金充足率隨著市場變化下降至我行規定的最低比例20%(含)以下時,系統將按照‘單筆虧損比率從大到小’順序的原則對您的未平倉合約產品進行逐筆強制平倉,直至保證金充足率上升至20%以上為止。”

中行原油寶投資人懵了,33萬本金賠光倒欠銀行97萬

中國銀行原油寶大宗商品保證金說明 來源:投資者提供

在截圖中還顯示,保證金的報警比例為低於50%,斬倉比例為低於20%。不過上述投資人稱,報警線成為了“擺設”,中國銀行沒有通知他們。

此外,4月22日,多位投資人稱,已經收到中國銀行發來的短信提示,要求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如果甲方應付未付資金,乙方有權從資金應支付日至實際支付日,或從資金應支付日至平倉日按日收取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參照中國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執行。

中行客服表示,如果交割款項不足,將視為欠款,銀行有權向人民銀行申請將欠款記錄納入徵信。

對於投資者提出了種種質疑,4月22日晚間,中國銀行在官網發佈了《關於原油寶業務情況的說明》中對於結算價進行了解釋,按照協議約定,在進行“移倉和軋差”操作時,合約結算價由中行公佈,參考期貨交易所公佈的相應期貨合約當日結算價。期貨交易所按照北京時間凌晨2點28分至2點30分的均價計算當日結算價。

關於強制平倉,說明中表示,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對於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業內人士:考驗極端價格波動下銀行的風控

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中國銀行和投資者之間出現的糾紛,是在極端波動下出現的現象。按照常理,原油寶這種“紙原油”產品,本身沒有加槓桿,是不會出現“倒貼銀行”的情況。

蔣舒分析稱,像賬戶金、原油寶這類品種,它往往都是銀行作為中介商或者經紀商,通過買賣價差的點差,跟客戶形成一個對手盤頭寸,然後再把頭寸放到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去進行對沖。對於客戶而言,倒付給銀行錢實際上是他虧掉的錢,並不是給銀行的,因為銀行相應也生成了一個反向投資,要把它在國際上頭寸的一部分虧損再付給它的中間商或者交易對象。

對於銀行為何沒有及時平倉的問題,蔣舒指出,原油價格為負這種情況在“紙商品”裡一般是不會出現的,但是穿倉確實是在期貨類衍生品市場裡,極端波動時會出現的事。造成穿倉主要是因為原油價格的劇烈下跌,可能短短一個交易日直接從0跌到負幾十,這樣會造成交易無法實現。也就是說,在極端波動下,市場可能是沒有成交量的。比如在保證金充足率跌到20%時,開始按照“單筆虧損比率從大到小”的順序平倉,但是暴跌太快,最後平的時候已經跌到了負值。

“對於客戶來說,造成這樣的損失在情感上、經濟上都很難接受,但是要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基於當天的價格劇烈波動,和國際市場原油到期合約的流動性,以及銀行是否能證實當時做了平倉的操作。”蔣舒表示。

蔣舒認為,此次事件的關鍵點銀行在極端價格波動的情況下,按照合約約定,風控機制有沒有被激活。

事實上,近期全球最大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發佈測試公告稱,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CME的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所有常規交易和頭寸處理都可以在清算中執行。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認為,在交易所修改交易規則允許為負值時,就意味著做空的空間更大了,銀行應該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提示,甚至暫停“紙原油”繼續交易。不過遺憾的是,多位投資者稱,他們並沒有收到交易所修改規則的風險提示。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高新偉表示,正常情況下,一般投資人可以買工行和中行的紙原油,但是經過銀行這個中間商,投資買不到負值的原油。加之油價很難預測,每年的移倉價差累計也會超過10%,因此一般人都會虧損,不建議大量參與和購買。

未來國際油價將走向何方?蔣舒認為,國際油價跌入負值是因為4月受到疫情影響引發全球經濟停擺,加之近期臨近交割以及石油庫容滿了,但是負數也不會成為一個常態。他表示,油價可能會在10-25美元之間低位徘徊,形成一個L形結構。

“目前還沒有看到需求改善,經濟復甦的情況也沒有明確,在這種情況下不建議投資者去抄底原油,因為風險還比較高。”蔣舒表示。

中行原油寶投資人懵了,33萬本金賠光倒欠銀行97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