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太原

早餐文化

享受完幸福的週末轉眼又到了週一

在小路心中

沒有早餐的週一是沒有靈魂的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城市朝發夕至,菜系融匯貫通

一蔬一飯早已跨越山海

唯早餐偏於一方

盛滿濃郁的鄉愁

清晨

當北京人喝著豆汁、天津人捧著煎餅果子

蘭州人端著拉麵、重慶人吃著小面

武漢人拌著熱乾麵的時候

太原人也一樣

開始了他們一天幸福的早點時光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太原的早點也自有一番特色。

頭腦、燒麥、丸子湯、老豆腐、羊雜割……硬是要在太原吃才夠味,呷一口,頓覺時光凝止,充盈無限滿足與溫馨。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用一碗早餐向生活索討詩意

開啟一天生活的儀式美學

是為我們賦予早餐的價值與意義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頭腦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頭腦這個東西

只要是太原人聽到

第一反應是一道老味道小吃

但是外地人一聽...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老太原美好的一天

從乾了這碗“頭腦”開始

聽到這兒

外地盆友已經在瑟瑟發抖:

一大早的,吃吃腦...腦子?!

「頭腦」,一種山藥熬製成的黏稠湯狀食品,老太原的經(zuo)典(si)小吃,頭腦,是一種滋補食品,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在愛吃頭腦的“老太原”眼中,看似平淡無奇的醃韭菜,簡直就是頭腦的“靈魂”,配上它,一碗本來平淡無奇甚至甜膩膩的湯立馬就生動活潑起來。

一碗熱騰騰的頭腦端上來,先不急著喝,吃口醃韭菜,用舌尖沿著碗邊探尋,“滋溜”一聲,熱湯順著喉嚨落肚。

一口湯、一口稍梅、一口黃酒、一口菜,哇......人生也不過如此了吧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頭腦搭配一壺熱黃酒,暖暖的黃酒散發著酒香,微微燙手,在這個冬天飄香四溢。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喝頭腦時佐食的"帽盒",也是太原的風味特產。帽盒是一種烤制的麵餅,短圓柱形,中空,是用不發酵的麵粉加入椒鹽捏成兩片空殼,合在一起,入爐烤制。喝頭腦時把"帽盒"掰成小塊,泡在頭腦裡,噴香耐嚼,別有風味。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要看一個人是不是老太原

拿一碗頭腦一試便知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丸子湯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說到丸子湯

最有名的應該就是

南肖牆丸子湯了

用上等五花牛肉做成丸子,用牛棒骨小火慢慢熬製而成的湯,其中配油豆腐,再配以蔥薑蒜胡椒粉等佐料;入碗時灑點綠油油的香菜。乳白色的湯,金黃的丸子,鮮、香的滋味瞬間從這濃濃的湯汁中湧了出來,那樣的滋味也許只有真正的太原人才能體會的出。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其實太原丸子湯的美味不止於南肖牆,《早餐中國》中太原劉記蒸餃丸子湯因其獨特的風味c位出道。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老劉蒸餃的丸子湯加入了各種獨家配料,自制牛肉湯頭,有獨家調製湯底,自制丸子更是煞費工夫,精挑上等牛肉,毫不馬虎。加上手工絞肉,外表焦脆,裡面細嫩,吃起來是別無二致的絕妙口感。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牛腱肉湯、牛楠湯、牛肉清湯三種湯底混合,喝起來清爽入口,湯頭別具風格,吃一口讓人流連忘返,瞬間打開活力滿滿的早晨。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老豆腐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吃上一碗熱乎乎的老豆腐

配上一根炸的酥脆金黃的麻葉(油條)

作為太原人

一天基本上都是這麼開始的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老豆腐算是太原的傳統小吃之一了,雖然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叫豆腐腦,太原叫做老豆腐,太原的老豆腐有著自己的特色。晉南-西安一帶的豆腐腦是豆腐多,粉湯少,而太原則是粉湯較多。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老豆腐在製作時更為複雜,而且工藝性要更加強。老豆腐講究的是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滷清而不淡,風味獨特。吃之前在淋上特別製作的滷汁。更加是香氣撲鼻。甚至吃起來有肉的味道,但是卻一點也沒有腥味。有辣味但是卻不嗆人。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一口老豆腐咬下去滑嫩香軟,嫩而不松,澆上太原獨有的滷汁、韭菜花等調料,配上麻葉等,那絕對是太原早餐界的頭一號招牌美食。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燒麥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燒麥在太原叫做“稍梅”,取自其形狀猶如雪梅舒展盛開的樣子。好的稍梅皮薄如紙,圓如盤,邊花多,挑成的稍梅餡大、香醇、利口,放在籠裡,猶如朵朵雪梅盛開。所以說“稍梅好吃難和麵,皮薄包餡打花難”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山西燒麥以太原百年清真老店“清和元”的“百花燒麥”

最為著名,老字號“清和元”三大鎮店名吃:“頭腦”、“帽合”、“百花燒麥”,清和元的燒麥羊肉餡兒,皮薄肉多,整整一個大肉丸子,不算羶,裡面湯汁豐富,一碗頭腦再咬一口特色的燒麥,這個味兒絕啦!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打滷麵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俗話說,“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作為山西的中心太原,對面食的情結更是愛在每個重要時刻。如果你生在太原長在太原,讓你選擇一種連吃數日而不厭的食物,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吃麵。許多老太原都會說“一日不食麵等於沒吃飯”。可見對面食的不捨。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太原打滷麵既是日常主食,又是結婚大事的必備早餐,麵條要手擀麵,擀得薄厚均勻,切得寬窄一致,滷用金針、香菇、腐竹、木耳、冬筍、燒肉,打好勾芡淋入蛋花,再撒上幾段韭黃,金花褐影的一碗當真是早餐裡的貴族。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羊雜割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羊雜割在山西不同地區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曲沃、太原、大同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南路雜割(曲沃)講求水熬煮,原汁原湯,湯色乳白,其味醇香。製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對湯四步程序,工藝精細;北路(

大同)雜割的吃法和製法均顯得粗獷,大鍋置火上,連湯帶料一鍋燴煮,隨食隨留,不拘形式;而中路(太原雜割料全,熬煮、對湯時均加了蔥、姜、香菜澄,還有的加粉條、豆腐,另有一番風味。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前行路上打拼的我們,

有多久沒按時吃早餐了?

有多久沒嚐到過家鄉的早餐了?

說著方言,吃著早餐

如此似乎才是我們與食物、

與生活最交融、最圓滿的時刻

END

元氣滿滿的一天,太原人早上都吃甚(shen)了麼?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