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藉什麼平步青雲

再次閱讀閻真的《滄浪之水》比第一次閱讀更感覺真實和震撼。大學時候,現當代文學史老師曾力薦此書,因為她知道,畢業以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將會走上仕途,許是她希望通過這一本書,讓我們更早地體會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那時候閱讀此書總覺得不可思議,那時涉世未深,總感覺做真實的自己又有何難?我以為是小說誇大了生活中的一些東西。然而現在,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用了一週時間慢慢品讀的時候,卻發現作者何其睿智,小說中的故事又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著的呢?

故事以主人公池大為的人生經歷,寫出了時運轉移中的人性百態與人情翻覆,官場的波詭雲譎和驚心動魄,都通過他沉浮的一生表達得淋漓盡致。

他深受父親池永旭潛移默化的影響,立志做一個真正的好人。他父親曾不止一次告訴他:“做個好人真的合算,是最合算的。”其實,他父親也曾是縣中醫院的一名醫生,可是因為替同事朱道夫陳述事實,被劃為右派,趕出醫院,來到了三山坳這個貧困偏遠的山村行醫為生。

他的父親不可否認是一個真正的好人,可是這樣的好人卻還是被朱道夫反咬一口,從此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般人也許會嫉恨、不滿,可是他父親卻從沒有一句怨言,心如止水在鄉間行醫。直到後來,池大為終於考上北京中醫學院時,他父親因為太過激動仰面哈哈大笑說了句:“蒼天有眼,公正在世間的路口等待。”就再也沒有醒來。

那時的池大為內心充滿心懷天下的激情,對庸人的哲學不屑一顧,他說:“別人願意用世俗的方式體驗世界,那是他的可憐選擇,我決不會走上那條路的。”

他雖然物質生活貧瘠,可他內心是驕傲的,他帶著父親對他的教導,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一些什麼。為了堅守那份聖潔的人格,他與富家女許小曼的戀情不了了之,因為他不願屈就權貴,不願委屈自己。他說:“平民也可以堅守心靈的高貴。”

研究生畢業後,假如他願意他原本可以留校工作,原因是系裡姜教授的女兒看上了他,可是當他將感情和工作聯繫到一起的時候,他感覺很難受,所以沒有明確表態,最後留校的換成了他另外一個同學。

他一直堅持要走自己認定的道路,儘管孤獨冷落,他依然不懼風雨,一路前行,因為他是一個知識分子。

畢業後,他去了省衛生廳工作,領導原本很是器重他,並有意抬舉他,可他年輕氣盛,性格使然,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提了不該提的意見。領導震怒,所以後來他不動聲色地被調到了中醫學會上班,在那裡一待就是六七年,受盡了冷落孤單。

但他從不後悔自己說了真話,從不後悔遵從父親的教導做一個好人。

假如不是生活中有太多勢力的人,假如不是他受盡了生活的折磨,我想,他會永遠守著那份心靈的高貴、人格的健全,可是有時候,生活中的狂風暴雨就是會不斷地裹挾著你不斷前進,直到你無能為力,束手就擒。

妻子董柳懷孕後,挺著大肚子擠公交上班,披星戴月,兩頭不見日頭,還曾被擠得摔過一跤。因為擔心妻子,他去找廳裡領導,希望他們考慮一下他的困難,把妻子調到省人民醫院工作,免得兩地奔波,可是都被領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了,就連提前休產假也不被允許。就算他說得再合情合理,可是董柳畢竟只是他的老婆,她的死活與人何尤?

兒子出生後,他和妻子、兒子、丈母孃共處一室,住在黑黢黢的筒子樓裡,尷尬不已。他原本想要問單位要一間空出來的筒子樓房子,可是無權無勢根本就沒有人理他,他的困難在別人眼裡根本就一文不值。直到最後,他拿著錐子撬了空房間的一把鎖,強佔為止,這件事才不了了之。

對他刺激最深的事就是兒子被燙傷後,他哭天搶地請求廳裡司機送他兒子去醫院,可是司機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樣,說是要去送一個副廳長開會,耽誤了時間誰也吃不消。你看,小人物根本就沒有發言權,你的生死與人無關。直到最後遇見馬廳,馬廳長一句話他的司機大徐才開著車送他去了醫院。到了醫院,因為沒有錢醫生不肯治療,就算他拋棄尊嚴,低聲下氣去哀求也依然於事無補。到最後還是曾經的同事、現在的處長丁小槐一個電話才有了效果。那時候,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一個人越是想要尊嚴,就越是沒有尊嚴。就連丁小槐那樣的人,看到領導側著身子、彎著腰,一副“狗人”的模樣,他從來不屑一顧,可是丁小槐的話卻實實在在比他的話有分量。

經歷了生活的種種波折,他發誓要重新做人,殺死過去的自己,為了妻子兒子也要放手一搏。

池大為並不是不夠聰明,只是他過於在乎自己,把自己看得過於尊貴,他曾經不屑一顧的錢和權,卻不止一次給他帶來了磨難和麻煩,所以對於生活他產生了懷疑。就像書中寫的那樣:“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你心境再高,也要回到這塵土飛揚的地面上來。”

有了改變自己的決心,他圍繞在馬廳長的周圍,不惜出賣別人來贏得信任,不惜為了逢迎假話真說,生活開始如魚得水。從科長到處長再到廳長,住房從筒子樓到兩居室到三居室再到後來新建的大房子。物質、金錢和尊嚴都隨著權力蜂擁而至,他的人生在自己的慘淡經營下達到了巔峰。坐在曾經自己以為高不可攀的位置上,他也曾經發誓做一個好人,也曾下定決心要重建心中的崇高和神聖,可是每個圈子都有它既定的規則,即使他貴為廳長也依然無能為力。

其實,我從來不曾覺得池大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儘管他曾經做過那麼多違心的事,說過那麼多違心的話,可是畢竟在他的心中還依然保存著一份良知和自省,只不過現實所迫,他只能跟隨著生活的驚濤駭浪隨波逐流。他也曾鼓勵幹部講真話,也想為了群眾幹實事,可是最後呀,他還是沒有成為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人,他還是沒有免俗,還是會為了權和錢衡量一切的關係。

小說最後,他站在父親墳前也曾心存怯意,害怕面對父親已亡的靈魂,畢竟他父親終其一生以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姿態,從容不迫地走上了犧牲的道路,而他,卻在大勢所趨,別無選擇的口實之中,隨波逐流,走上了另一條路。那裡有鮮花,有掌聲,有虛擬的尊嚴和真實的利益。為了那些虛擬和真實的東西,他放棄了堅守,成為了一個被迫的虛無主義者。

也許生活向來如此,現實生活裡,如你如我,都曾像剛畢業的池大為一樣心懷天下,兼濟蒼生,想要大展身手,轟轟烈烈幹出一番事業,可是歷盡生活的波瀾後才發現我們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在權勢面前,我們的尊嚴被無情地踐踏,我們的權益被不斷地損害,就連內心最初的堅守也開始動搖。這時候,很多人開始思考人生這個沉重的話題,痛定思痛,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往往是世界改變了曾經的我們,而不是我們改變了世界。你想要獲得尊嚴,就要先把尊嚴踩在腳下。

看到最後,內心沉重不已,多希望生活的感受不管是悲慼還是甜蜜,亦不管是繁華看盡還是平淡至極,如你如我,都可以保持初心,堅守內心的那一份高貴,那麼世界是不是會有另一種可以預見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