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道教稱:“人昇仙後會留下仙蛻。”故此所謂“仙蛻”基本上是封建迷信,也就是不存在的,可是萬事沒有絕對,“仙蛻”真的曾被人發現過。有人真的在蒲城縣的堯山上,發現了“仙蛻”的蹤跡,後來卻因為意外毀掉了。你可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蒲城縣位於我國陝西省境內,素有“化石之鄉”的稱號。自古以來,就有無數奇異化石在此地被發現,比如漢武帝時期,曾令人在這裡修建引洛水渠,被人挖出“巨型龍骨”,震驚世人,他還將此處命名為“龍首山”。唐明皇時期,還有人在這個地方發現過形狀像“盤龍”的化石,1961年,又有人在蒲城縣旁邊發掘出“大荔人化石”,還有其他的珍貴化石,也是令人嘖嘖稱奇,以致於蒲城縣一直被人奉為文物寶地。

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在蒲城縣的歷史中,最令人驚奇的一次發現,應該是800年前發現的“仙蛻”。據史料記載,金代皇統年間,蒲城縣以及周邊地區遭遇了大旱,百姓皆靠糧食吃飯,等不來甘霖將會被活活餓死,他們無奈到處求雨,祈求天上的神靈可以帶來雨水。

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在蒲城縣堯山上有座古廟,曾經有人在此地求願被實現過,於是百姓們蜂擁而至,祈求廟裡的“神仙”再次顯靈,可能是湊巧,在百姓們求完雨沒幾天,蒲城縣真的降下了大雨。百姓們紛紛磕頭謝古廟的神靈,還有人決定要湊錢擴建古廟,讓這座“靈應夫人廟”更加莊嚴肅穆,金碧輝煌。在人們興沖沖修建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被旁邊的一塊大石頭阻礙了進程。

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一開始,工匠們打算將這塊石頭鑿開,哪裡想到“叮叮噹噹”的幾榔頭之後,人們卻發現這塊石頭竟然有細細密密的,像蜘蛛網一樣的空隙,尋常石頭內部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的,人們懷著好奇的心情順著空隙鑿開石頭,竟然發現一具屍體。據《蒲城縣誌》上的描述:“枯骸一軀,印於石內,頭顱、臂、胚、肢體具存,石骨相合,猶如印人。”

顯然這是一具保存得非常完整的乾屍。這具“人類化石”一出,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消息一直傳到了當時的蒲城縣馬縣令的耳朵裡。他親自去了夫人廟現場,還帶著衙役、仵作等人仔細查看,只見這軀體不僅保存完整,而且和巨石的脈絡幾乎融為一體,彷彿這具軀體生來就是長在巨石空隙中一樣,沒人知道在不毀壞巨石表面形狀的情況下,這塊軀體是怎麼放進去的。

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這些發現讓人驚訝又敬畏,他們懷疑這具軀體就是傳說中的“仙蛻”。於是,馬縣令命令工匠們在旁邊重新鑿開一處新穴,再把骸骨小心放進去,最後再將洞口封上石塊,石塊上面還提著字“仙蛻”,提字就是為了尊重這具軀體,也方便後人瞻仰。

可惜在1976年,仙蛻卻被毀掉了。這對於考古來說,真是莫大的遺憾。不過後人並沒有就此罷休,在1980年之後,也有無數學者甚至是探險家拜訪此地,就是為了找到“仙蛻”的下落。可能是損毀的活動過於直接,人們並沒有找到“仙蛻”的痕跡。但是有人在夫人廟遺址附近,找到了一些碑文,這些碑文痕跡側面證明了《蒲城縣誌》上面的記載是真的,也側面證實了夫人廟遺址上確實有“仙蛻”存在過。

禹城縣堯山發現“仙蛻”,本來是考古大發現,卻因為意外而毀掉了

專家覺得,這具珍貴的仙蛻應該是古人類去世後的化石,能夠成為化石,其歲月一定久遠,雖然不敢比北京猿人,但想必也會非常珍貴。“仙蛻”被毀。對於考古界來說,真是很大的損失了。相信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會越來越強烈,將會有更多歷史文物得到完美的保存。也相信隨著考古科技的提高,大家還能找到“仙蛻”存在的證據,揭開更多謎團。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