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這週五,旅行團樂隊以奇襲歌手的身份登上《歌手》的舞臺

,隨即#旅行團奇襲聲入人心男團#登上了熱搜,也讓我又重新注意到了這檔節目。

《歌手》新增的淘汰規則是隻要奇襲成功,當期就直接淘汰掉末位歌手。旅行團樂隊選擇用一首《永遠都會在》奇襲聲入人心男團。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旅行團去年因為《樂隊的夏天》大火,這樣一個以搖滾標榜的樂隊,突然出現在這樣一個如此主流的節目中,必然比較引人關注。

在這期節目播出之前,旅行團奇襲成功的消息就已經滿天飛了,看了節目,果然一切都在預期當中,並且旅行團跟《歌手》的舞臺感覺還很融洽。

而這種融洽,是來源於各方面的。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先說《歌手》。

2月7日,延播一週後,2020年《歌手》在黃金檔開播,而距離第一季《我是歌手》的上線,也已經過去了7年。

“每一個春天都要有《歌手》的存在,沒有一個春天能停止歌唱。”

即使今年從一開始就面臨疫情肆虐,但節目組依然不斷地克服困難,最終如願與大家見面,並且把2020年的《歌手》更名為《歌手·當打之年》。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要說起這個節目,我依舊能回憶起當年第一季的《我是歌手》有多麼火爆,當年這個節目的每一期我都有看,節目直接帶火了一批快要淡出人們視線的歌手,不僅使他們重回大眾視野,而且歌手們全都身價暴漲,翻了好幾番。

2013年1月正式播出後,《我是歌手》的點播率在國內主流視頻網站上,迅速甩開了曾在榜首的《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湖南衛視更是破天荒地將第一期重播了6次,創下了湖南衛視非戲劇類節目重播次數之最。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當第一季總決賽直播接近尾聲時,洪濤上臺宣佈結果,他也忍不住淚溼眼眶,表明做這樣一檔節目也是他的夢想。那個畫面非常觸動我,無論從歌手和音樂本身,還是舞臺設置和幕後製作,無一不展現著這檔節目的誠意。

到第二、三季播出時,話題熱度依舊很高,尤其是每次總決賽直播,真的堪比“小春晚”,網絡上都是鋪天蓋地的期待和討論。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但是一檔做了這麼多年的節目,難免讓觀眾審美疲勞,是否還具備有競爭力的東西,是否還保有最初的誠意,都是《歌手》要考慮的問題。

雖已度過了“七年之癢”,但不得不說,《歌手》一度處在一個極其尷尬的位置上。

這是所有綜藝節目都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一季找到了爆點把市場打開,但觀眾一旦吃透了這個爆點就不會再滿足現狀,而是需要更新的東西。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這些年《歌手》收視率和影響力每況愈下,去年陣容和賽制全面升級的《歌手2019》創下了七季以來最低的首播收視率和平均收視率。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我是歌手》到《歌手2019》收視率對比


於是今年,《歌手》提出了“當打之年”這個概念。


歌手李健提起“當打之年”說道:

“我都不知道什麼是當打之年,打誰?”


高曉松在節目中給出解釋:

“心靈成熟,嗓音也都還在,處於這個交叉點(的歌手)就是當打之年。”


百度百科裡寫道:

“在《歌手》的第八個年頭,節目組已經開始思考音樂的多樣性了,不再為“樂壇的扛鼎之位”搭舞臺,而是要為年輕歌手的‘當打之年’站個臺。”


簡而言之,2020版的《歌手》明確將目光投向了年輕一代的新生力量們。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第一季《我是歌手》主要邀請的是那些有實力卻被慢慢淡出人們視野的歌手,比如陳潔儀、黃綺珊、林志炫、陳明、張宇......後來的幾季也邀請過韓紅、韓磊這樣的樂壇前輩,但問題在於前輩的唱功和江湖地位都擺在哪裡,讓節目最後的結果少了更多的懸念。

而如今求新求變的歌手則將目光放在了新一代音樂人的身上,這是《歌手》首次為處於“當打之年”的80後、90後年輕歌手建立舞臺。

評審團也開始“年輕化”,也是節目組首次沒有招募“50歲以上”的評審。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當然,我認為除了求新因素外,還有一點就是《歌手》面臨2019的低谷,急需流量來帶動,在一定程度上去迎合年輕觀眾的口味,比如最開始毛不易淘汰的爭議就為《歌手》帶來了一波話題度。

雖然《歌手·當打之年》的首發陣容被認為歷屆最弱,老面孔較多,但因為全新概念的打出,以及疫情期間綜藝節目的蕭條等種種元素,2020年第8季的首播還是相當成功的,收視率創下五年來新高,在眾多節目間也處於領先地位。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歌手》8季的首播收視率


再來說說旅行團樂隊

2020年,旅行團步入他們的第15個年頭。

去年因為《樂隊的夏天》又火了一回,旅行團這個名字出現在了更多人的視野中,但對於他們的風格,也一直伴隨著爭議。

在樂夏的女神賽中,旅行團與周潔瓊合作表演的《週末玩具》,與流行的結合,跳的啦啦操,直接引起了關於“破圈兒”是不是好事的對立爭論。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這場讓我記得最清晰的,是旅行團臉上有點尷尬並且非常不甘的表情,他們一直是個感情充沛的樂隊,不僅充沛,而且從不怕外露。

對於那首《週末玩具》,即使身邊的人勸說,這樣的表演不適合這個舞臺,他們也還是堅持保留了下來。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但這個爭議也只是一小部分,單從音樂上來說,有許多人覺得他們的整體風格都太偏流行,搖滾的不夠“純粹”。

我看樂夏的時候,旅行團給我的印象一直是不溫不火的,比起其他樂隊身上的憤怒和尖銳,旅行團要更加溫柔細膩一些。

不諷刺,不深刻,不裝逼,再加上主唱的韓範兒外形,於是在樂夏的舞臺上看起來好像沒那麼搖滾,但也不又妨礙他們作為搖滾樂隊一路走下去。

旅行團的身上就是有這種微妙的氣質在,而憑藉著樂夏的大火,他們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接廣告、選擇舞臺,旅行團也在摸索著往下走的路。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我對旅行團越來越走向大眾這件事,是非常高興的,我覺得這是適合他們的,雖然是搖滾樂隊,但將他們放在主流舞臺上一點都不會突兀,就比如這次的《歌手》,當官宣旅行團奇襲的時候很多人都驚訝,但我卻覺得還是挺好的,在看完節目後更印證了我的想法。

就拿旅行團這次的選歌《永遠都會在》來說,充滿了勇氣與溫暖,無論是堅持、夢想、深愛的人、周圍的陪伴,旅行團想告訴大家“永遠都會在”,是一首誠意滿滿的作品,也很適合《歌手》的舞臺。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這首歌在保留特色的同時,也彰顯了他們歌裡最重要的一點——擁有強大的共情能力。

從聽旅行團的歌開始,就覺得他們的音樂比起很多搖滾樂隊要更加的大眾、廣泛。但他們的這種大眾又不是為了刻意迎合市場,而是他們本身就是那樣的,歌曲只不過展現了真實的旅行團而已。

從樂夏裡動不動就哭成淚人就能看出來,這幾個大男人的情感一個比一個細膩,特別容易動情,所以做出的音樂能夠擁有更廣泛的共情能力也是理所當然。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從《歌手》選的嘉賓來說,是看得出希望在這個舞臺上呈現多元化風格的,這次邀請旅行團,也是希望讓自己的內容更加豐富,並且帶來搖滾樂隊層面的一些流量。

對於旅行團自己來說,他們也需要更加豐富廣闊的舞臺,而《歌手》雖然這麼多季下來早已風格不再,但放在現在主流的音樂類綜藝節目裡,也還算得上包容性較高。

旅行團 x《歌手》|爭議的樂隊、疲態的節目,到底誰更需要誰?


近年來,嘻哈、搖滾等音樂風格紛紛撕掉“小眾”標籤,往更大的舞臺走去,與此同時,就一定會產生與大眾、流量、傳統音樂審美的混搭與碰撞。

如何在其中尋找平衡,是許多節目和歌手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作者:陳可樂

公眾號:黑膠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