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文 |《財經》新媒體 劉洋 編輯 | 王小貝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面對機票的低價,有航空從業人員曾表示,這類情況下“飛是虧,但不飛更虧”。疫情衝擊下,航空公司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終於等來了買機票比去菜市場買菜還便宜的時候,不少網友卻紛紛“三連拒絕”:不敢買、不出門、不旅遊!

據去哪兒網4月25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機票均價創五年來最低,與2019年同期相比降幅達三至六成。《財經》新媒體記者通過OTC平臺飛豬查看,4月14日北京至杭州竟出現7元機票,與此同時,其他航線機票價格也已降至低位。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圖片來源:飛豬

數據還顯示,商務航線方面,北京-上海航線均價為478元,2019年“五一”假期該航線均價為679元,降幅29.6%;另一條商務航線北京-廣州的“五一”假期均價為575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41.39%。另外,上海-敦煌航線“五一”假期的均價為860元,2019年同期均價則為1523元,降幅達43.53%;上海-拉薩均價為1124元,2019年同期均價為1666元,下降32.53%;廣州-稻城均價為1188元,2019年同期均價為1622元。

在疫情影響下,航空公司日子不好過,裁員、破產、申請政府救濟的消息不時傳來。全球第一大航空公司——波音航空股價已經跌去七成。同時,英國航空公司弗萊比3月便宣佈破產,隨後的4月21日,維珍集團旗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維珍航空(Virgin Australia)也正式宣佈破產。

旅遊行業專家楊彥鋒對《財經》新媒體記者分析道,疫情對機票價格的影響顯而易見,目前國內跨省旅遊的禁令還沒有解除,這類非必要的娛樂性長途旅遊項目目前的需求非常低迷,這對於航空業打擊非常大。航空業是一個重資產、高投資,又高度依賴回報的微利行業,同時,對油價及金融波動非常敏感,“這是一個比較脆弱,垮下去很快的行業。”

五一機票“白菜價”甩賣

但網友紛紛表示:不敢買、不出門、不旅遊

疫情初期,原本計劃去三亞旅遊的李先生在1月25日以2560元買了北京至三亞的機票,待4月27日再看,5月1日票價最低竟已降至500元。而如果再早至4月27日至29日,335元票價就可以飛至三亞了。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圖片來源:攜程網

4月27日,《財經》新媒體記者還查詢了5月1日北京至其他熱門城市的機票,價格都相當令人心動。

其中,5月1日當天,北京至深圳機票的當前購買價為450元,月均價652,而近30天內最高價達1990元,下降約77.4%;北京至廣州機票的當前購買價為445元,月均價635,而近30天內最高價達1015元,下降約56.2%;

北京至成都機票的當前購買價為350元,去年同期均價為700元,而近30天內最高價945元,下降約63%;北京至杭州機票的當前購買價為195元,月均價260元,而近30天內最高價為648元,下降約70%;

北京至昆明機票的當前購買價為500元,月均價658元,而近30天內最高價為845元,下降約40.8%;北京至佳木斯機票的當前購買價為360元,去年同期均價為729元,而近30天內最高價為1400元,下降約72.3%。值得一提的是,飛豬平臺顯示,4月14日,北京至杭州竟出現7元飛機票。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數據來源:飛豬

機票價格令人心動,但消費者卻並不買賬。據《財經》新媒體在微博上發起的《今年五一機票創新低,你還計劃出去玩嗎?》投票,在參與投票的185位網友中,有156位網友選擇五一假期不出去旅遊,其中95位認為要等待疫情結束,另外61位則表示並沒有閒散資金支持出遊。另有22位網友選擇只在周邊遊玩,並不涉及購買機票;僅有7位網友有旅遊計劃且已經購買機票。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圖片來源:《財經》新媒體微博

歷年“五一”假期本是各行各業拼業績的黃金時刻,在疫情打擊下顯得異常冷清。一方面,在疫情影響下,跨省、跨國出遊的風險依然巨大,且眾多旅遊景點尚未重啟。另一方面,多個國家均對每日航班數量進行了限制,使客流量大大減少。

據4月中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分析顯示,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疫情還導致全球航空相關企業開始採取降薪、放無薪假、裁員等“自救”措施。國內不少航司為保證不停航,不得已大幅降低機票價格。民航局新聞發言人熊傑在4月中旬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因疫情影響,一季度全行業累計虧損398.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

面對機票的低價,有航空從業人員曾表示,這類情況下,“飛是虧,但不飛更虧”,航空公司為避免空機返航,紛紛採取措施提高客座率。自2月18日起,國內多家航空公司發起“打飛的”服務,包括南方航空(600029.SH)、東方航空(600115.SH)、吉祥航空(603885.SH)、春秋航空(601021.SH)在內的20餘家航空公司均發佈了接受政企包機的宣傳海報。有業內人士表示,提供這一服務都是按照成本價,甚至是虧錢在做。

而不久前在韓國,航空公司為了“活下去”更是打起了激烈的價格戰,國內航班密度堪比公交,22塊錢一張機票還送消毒洗手液。

據瞭解,受疫情影響,韓國廉價航空的國際航線幾乎全部中斷,各大公司紛紛增加國內航班數量以求生存。近一個多月來,從首爾金浦機場飛往釜山的航班增加了數百個班次,總量已接近一千個班次。航班間隔普遍在5到15分鐘,有時同一時間有多個航班飛往同一個目的地。

此前,從首爾到釜山的高鐵價格是59800韓元、約合人民幣350元,但如今坐飛機去釜山,最低票價僅約合人民幣86元。為吸引遊客,首爾到濟州島的單程票價甚至僅約人民幣22元,堪稱“白菜價”。考慮到人們對疫情的擔憂,濟州航空還向國內航線的所有旅客贈送手部消毒產品。

韓國的航空界人士把4月稱為“殘酷的四月”,如果熬不過四月、五月,不排除韓國航空公司出現倒閉的可能性。

而放眼全球航空業,亦是一片慘淡。

據民航資源網不完全統計,截至 4 月 22 日,全球仍有71家航司處於全線停飛狀態。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航司完全暫停了國際航線運營,僅保留少量國內航班。由於疫情形勢不甚明朗,不少國家的旅行限制持續趨嚴,航空公司也相應推遲了原先公佈的復飛及運力補充計劃。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圖片來源:央視

裁員、停飛、破產、申請救助……

航空業迎至暗時刻

“赤水河畔一杯酒,三個波音換不走。”對於波音當前的市值,網友如此總結道。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美國航空製造龍頭——“百年老店”波音公司也走到了危險時刻。截至北京時間4月27日晚間,波音開盤價為129.97。相較於2019年3月1日波音股價創歷史新高——437.79美元,股價暴跌七成。目前,波音市值725.2億美元,已不及茅臺的三分之一。多個航空股股價下跌,讓此前抄底的巴菲特也損失慘重。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航空公司“白菜價”甩賣機票,“五一”均價跌至五年新低,如何熬過至暗時刻?

據瞭解,作為世界最大的航天器製造商,與歐洲空客瓜分全球民航飛機市場的波音公司,旗下僱傭10萬人,每年70%的收入會轉移給超過17000家供應商,間接養活了上千萬人。目前波音正在尋求60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救助,同時還宣佈將暫停向股東派發股息,直到另行通知。

自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亞航空空難以來,波音便一直處於困頓狀態,737 MAX一再延期復飛。疊加疫情的影響,大量航空公司宣佈航班停飛,對飛機的需求量直線下降,這導致波音的訂單量出現萎縮。據《財經》報道,僅在3月,波音就有150架737 MAX訂單被取消,前三個月淨取消訂單量達307架。同時,波音一季度收穫的訂單量只有49架。老對手空客一季度訂單量為356架,取消66架。

而進入4月,通用電氣旗下飛機租賃公司GECAS宣佈取消向波音訂購69架737Max型號飛機,國銀租賃宣佈取消採購29架未交付的737MAX噴氣式客機,科威特飛機租賃公司Alafco也向波音索賠3.36億美元,因為波音拒絕退還40架737 MAX客機的預付款。4月25日,波音宣佈取消與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價值42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巴航工業公司對此表示:“波音錯誤地終止了協議”,並已向波音提起索賠。

波音過去一年的營收數據也並不樂觀。據《財經》報道,2019年波音營收同比下滑24.29%,達765.59億美元。同時,公司虧損6.36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下滑106.08%。

與此同時,波音的老對手——空客也並不好過。

4月27日,海外航空領域資訊網站“Simple Flying”發佈消息稱,法國航空器製造商空中客車首席執行官Guillaume Faury對旗下員工宣佈:空中客車集團正面臨現金流大量流失的危機狀況,未來不排除迅速削減成本的應急手段。

Guillaume Faury表示:“空中客車集團需要重新評估航空航天產業的長期前景。本月初宣佈的減產三分之一的計劃可能還無法反映出最壞的情況。”Faury寫道。“我們現在必須緊急採取行動,以減少我們的現金支出,恢復我們的財務平衡,並最終恢復對我們命運的控制。”

21世紀經濟報道中談到,Guillaume Faury的判斷或許是由於近日麥肯錫的一份最新研報,後者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旅行需求在今年短短4個月內所遭受的衝擊比2001年911事件與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的總和還要更大。2020年全球旅遊航空業受影響的產值將超過9000億美元,為當年911事件的損失的7倍。

報告還表示,2020年4月全球航空客運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0%-80%。全球60%的客運飛機受此影響停飛。如果疫情持續,全球大部分的航司目前的短期現金流只能維持3-6個月。

據路透社稱,空客正在與歐洲各國政府進行積極討論,以制定旨在幫助陷入困境行業的計劃,其中包括國家擔保的貸款。自救舉措還包括可能進一步削減產量。

除了兩大巨頭航空公司艱難度日外,澳洲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航空已撐不住破產了。

4月21日,維珍集團旗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維珍航空(Virgin Australia)正式宣佈破產。破產的原因正是因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下行。3月,維珍航空機務削減了所有的航班。而根據維珍航空財報,2017年和2018年,維珍航空稅前分別虧損了6000萬英鎊和8000萬英鎊,已然搖搖欲墜,至2019年底,維珍航空所擔負的債務更是超過了50億澳元。

據瞭解,在宣佈破產前一天,經歷長達11小時的會談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拒絕了維珍公司提出的緊急求助,也拒絕撥款2億澳幣為維珍“續命”兩週。

維珍航空的負責人表示,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會傾盡所有為維珍航空尋找合適的買家,這也意味著維珍航空還有繼續運營的意向。

日前,英國《電訊報》報道稱,因難以獲得政府救助,維珍大西洋航空創始人Richard Branson正在為公司尋找買家。有知情人士透露,Branson以5月底作為拯救維珍大西洋航空免於倒閉的最後期限,他現在專注於從100多家金融機構那裡爭取新的私人投資。

維珍航空並不是今年來第一家破產的公司。3月5日,擁有40年曆史的英國最大國內航線運營商弗萊比航空正式宣佈破產,成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歐洲首家倒下的航空公司。

除此之外,英國易捷航空已停飛所有航班、英國航空公司僅保留起降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航班。希思羅機場3月客流量同比下降一半,4月預計將下跌九成,機場從4月6日開始關閉了一條跑道,後來又關閉了兩座航站樓。

截至3月18日,歐洲已有包括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奧地利航空、布魯塞爾航空等12家公司宣佈全部或大規模暫停航班。3月19日,歐洲最大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宣佈,將削減95%的運力,停飛700架飛機。另外,美國達美航空停飛超過300架飛機,佔其機隊規模的1/3;美聯航、西南航空等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也作出調整。韓國大韓航空也表示,將削減約80%的國際運力。

有調查機構統計,目前全球約有6600多架飛機被停飛,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

航空公司停飛前後,裁員、停職、停薪成為全球航空從業人員的普遍現象。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說,如果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3個月,全球航空和相關行業受威脅的工作崗位將達到2500萬個。

停飛背後,北歐航空公司被迫解僱大約1萬名員工,約佔員工總數的90%;澳洲航空約2萬人短期失業;加拿大航空當地時間3月19日深夜宣佈臨時裁員5149人,佔員工總數的60%;韓國大韓航空已停飛其145架客機中的100架左右,並鼓勵員工自願休假;挪威航空已要求一半以上員工停薪休假;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停薪比例則高達90%;荷蘭皇家航空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裁員2000人以上……

除此之外,停飛後的航空公司每天依然會面對一筆不小的開支,包括燃油費用、機場佔用費用、航線規劃費用等固定投入。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計算,從全球範圍來看,初步估計航空業需高達2000億美元的政府緊急援助紓困。

旅遊行業專家楊彥鋒對《財經》新媒體記者分析道,航空業是一個重資產、高投資,又高度依賴回報的微利行業,同時,航空業對油價波動、金融波動非常敏感,這是一個比較脆弱、垮下去很快的行業。

他表示,航空業要真正恢復,一方面得積極自救,保持一定的復產,因為設備的運轉不能完全停頓。更重要的是,需要國家甚至是地方政府的救助,因為航空業是一個戰略性、基礎性行業,行業成長比較慢,但垮下去比較快。“最大的希望還是依賴於政府的救助,比如說貸款的延期展期、一定的補貼,這樣將基幹運輸力量維持至疫情徹底結束。”

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採取措施幫助企業緩解壓力。歐盟宣佈將暫停固定時段起降權規則至2020年6月;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將為國內航空公司減免約7.15億澳元的稅費;俄羅斯向本國航空業提供230億盧布的財政資金支持;美國財政部已從就業援助計劃中向美國航空業增撥了95億美元資金,使受冠狀病毒疫情重創的航空業獲得的資金總額達到124億美元。美國政府總共向10家主要航空公司和83家小型航空公司發放了補貼資金。

在我國航空公司中,包括深圳航空、廈門航空、四川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均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補充現金流。

何時能夠真正復甦尚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回顧歷史,在2003年SARS爆發後,民航市場也曾經歷“一落千丈”,但隨後的暑期就出現“報復性”的增長。結合歷史各類突發事件,可以看出:一旦危機解除,數據回到正常水平是行業的普遍規律。國際航協(IATA)的分析圖也表明:傳染病對於航空業的影響,從未超過1年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