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心源性猝死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抓住黃金4分鐘時間”、普及心肺復甦知識也成了人們迫切需要掌握的急救知識,本期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心肺復甦的知識。

#423頭條知識節#

何為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姑娘的心肺復甦與心臟按摩幫助無意識的傢伙

顧名思義,心肺復甦針對的是驟停的心臟及呼吸所採取的救命技術,主要通過胸外按壓以及輔助通氣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形成人工循環並恢復自主搏動,最終達到挽救患者生命的效果。

為何會有“黃金時間”的說法?

臨床數據顯示,心臟驟停發生的1分鐘後,呼吸停止,4~6分鐘後腦細胞開始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當超過10分鐘時,此時腦細胞死亡,搶救的可能性幾乎為0。

所以,醫學上把開展心肺復甦的黃金時間定在4分鐘內,心臟驟停的患者,如能在最佳搶救的黃金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就有可能跑贏死神,同時也可以避免腦細胞不可逆性損害的風險。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2010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強調高質量的心肺復甦並更改了單人施救者的建設程序,即先開始進行胸外按壓(C,compression),然後開放氣道(A,airway),實施人工呼吸(B,breathing),最後在有AED除顫器的條件下,在意識喪失的3-5分鐘內實施除顫,將有助於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為大家詳解CABD操作:

C-胸外按壓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在確認患者心臟驟停後,單人施救者首先從進行30次的胸外按壓開始心肺復甦,具體操作需注意以下要點:

按壓位置:將患者仰臥于堅硬的平面上,然後解開衣領、松褲腰、前胸攤開,施救者位於患者一側,兩腿與肩同寬。

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按壓方法: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壓部位,另一隻手重疊在手背上,兩手手指翹起離開胸壁,按壓時,雙肩正對胸骨上方,兩肩、臂、肘垂直向下,平穩有規律的進行,需注意的是每次抬起掌根不要離開胸壁,保持按壓位置不變。

按壓原則:保持至少100次/分的按壓頻率,每次按壓時把胸骨按下至少5cm,按壓後讓胸廓充分回彈,同時保證按壓和回彈的時間相等。

按壓次數:

30次。

A-開放氣道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一個成功的心肺復甦,離不開暢通的氣道支持,在進行人工呼吸前,應先確保患者的氣道暢通,可以採用仰頭抬頜的方法,將一隻手置於前額,用手掌推動,使其頭部後仰,然後另一隻手手指置於頜骨下方,提起下頜,使頜骨上抬。

在開放氣道的同時,觀察病人口鼻內是否有痰、涕、嘔吐物等,如有的話及時清理,使呼吸道通暢。

B-人工呼吸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在確保氣道通暢後,便開始進行人工呼吸,操作時,捏緊患者鼻翼,施救者正常吸氣後,以口對口的方式,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唇,持續吹氣1秒,以觀察到胸廓上抬為原則,鬆口松鼻後,觀察胸廓是否有回落以及有無氣體呼出。

至此,一個心肺復甦週期到這裡就算完成,即心肺復甦=30次胸外按壓+開放氣道+2次人工呼吸,如此重複5個週期後,評估患者是否恢復意識、呼吸和脈搏。

D--AED除顫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它是提升心肺復甦成功率的關鍵急救設備,操作十分簡單,只需三步,即開機--貼片--放電,如能在黃金4分鐘內完成除顫,將大大提升搶救成功率,但由於我國目前AED的安裝和使用率比較低,在一般的公共場所很少配備又或者只是淪為“擺設”。

心肺復甦如何正確操作?為你詳解“CABD”操作,關鍵時刻可救命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瞭解相關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