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 | 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自小米手錶推出以來,華米與小米的關係是否生變多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最近一次發生在4月16日,當天,天眼查數據顯示,小米高級副總裁劉德退出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行列,引發外界猜測。

對此,華米次日回應稱,“去小米化”加速消息不實,小米持股從未發生改變,劉德仍擔任上市公司董事,該工商變動系正常的公司治理行為。

近日華米向SEC提交的20-F文件也證實了這一點,截至2020年3月31日,小米為華米第二大股東,持股14.5%,自華米上市以來,小米未賣出一股,劉德也繼續擔任華米董事。

一次次的傳聞、澄清背後,其實是華米走上發展自有品牌、擴大營收來源、增強抗風險能力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隨著小米介入部分IoT細分品類越來越深,部分小米生態鏈公司不得不面對來自小米或其他生態鏈公司的潛在競爭。

華米如此,雲米、石頭科技、智米等生態鏈公司同樣如此。

單飛傳聞?其實是雙向選擇

華米與小米的合作始於產品,華米的單飛傳聞也源於雙方產品的潛在競爭。

2014年7月,小米與華米合作的小米手環1代正式推出,截至目前,華米與小米共合作了四代產品手環產品,下一代產品小米手環5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2019年10月至今,小米連續推出小米手錶、小米手錶Color、紅米手環三款可穿戴產品,三款產品均綁定“小米穿戴”App,而非此前華米運營的、小米手環綁定的“小米運動”App。

除紅米手環外,兩款手錶也與華米Amazfit產品有潛在競爭關係,對於由此引發的小米、華米關係傳聞,華米也曾多次回應。

華米CEO黃汪曾表示,“(雙方的合作)本質上就是一個雙向選擇。具體在某個產品上是否合作,不僅取決於技術研發和產品能力,還涵蓋了很多因素,包括利潤分成比例、數據是否共享或者不同的市場判斷等。”

事實上,小米在IoT產品合作上的“三心二意”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做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做空調的智米也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小米在選擇IoT產品的生態鏈合作伙伴上並非“從一而終”。

而對小米生態鏈公司來說,小米IoT產品幾乎與低毛利率綁定,想要跳出低毛利率帶來的相對低價競爭怪圈,實現利潤反哺研發投入的正循環,發展自有品牌是必經之路。

焦點分析 | 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36氪製圖(數據來源:華米公告)

2015年9月,華米正式發佈Amazfit品牌,開始在小米品牌產品(即小米手環)外,獨立發展自有品牌業務。

過去五年的財務數據顯示,除2015年自有品牌剛推出不久外,其餘四年,華米自有品牌產品毛利率均高於小米品牌產品,且兩者的毛利率差距最近三年逐年擴大。

焦點分析 | 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36氪製圖(數據來源:華米公告)

相較一直保持低價的小米手環,華米Amazfit手環、手錶產品客單價較高、毛利率高,在出貨量佔比較低的情況下仍為華米貢獻了大量營收與毛利潤。

在頂峰的2018年,華米自有品牌以12.7%的出貨量佔比貢獻了超過三成營收與四成毛利潤。

按照理想中的劇本,華米自有品牌營收應該上升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比重,在來自小米品牌業務穩定貢獻營收的同時,自有品牌為華米打開增量空間、並帶來更高的利潤。

但在2019年, 這一劇本並沒有按照預期往下走,華米對小米的依賴程度反而被動上升。

華米“被迫”更依賴小米,Amazfit仍需努力

在招股書及年報中,華米會將營收按品牌來源劃分為來自小米品牌與來自自有品牌業務兩部分。

由於小米手環這一系列SKU少、產品更新頻率並不固定,在沒有新品發佈的2017年,小米手環出貨量為負增長,對應營收增速為近四年最低的13%。

相比之下,在2016年至2018年這三年間,自有品牌成為拉動華米整體出貨量、營收增長的火車頭,2018年,華米Amazfit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2.1倍,自有品牌業務營收同樣增長1.78倍。

這一勢頭在2019年戛然而止。

2019年,華米Amazfit出貨量與自有品牌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26%與34%,相較2018年大幅放緩,也不及來自小米品牌的出貨量、營收增速。

焦點分析 | 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36氪製圖(數據來源:華米公告)

焦點分析 | 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36氪製圖(數據來源:華米公告)

與自有品牌業務營收放緩對應的則是,華米2019年自有品牌業務營收佔比為27.8%,相較2018年的33.1%回落5.3個百分點。

在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華米曾公佈,該季度自有品牌業務營收佔比達到41.3%,但從全年佔比大幅回落來看,顯然在第二至第四季度,來自小米品牌業務營收佔比大幅提升。

原因或許是2019年6月發佈的小米手環4太受歡迎,以及Amazfit品牌2018年高增長後形成的高基數,2019年全年來看,華米的Amazfit品牌營收並沒有隨新品的密集推出與產品線的擴充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焦點分析 | 單飛傳聞不斷,華米卻更依賴小米了?

36氪製圖

Amazfit 2019年新品發佈數量多、頻率高,在保持品牌曝光度、快速覆蓋300元~2000元全部價格區間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相近價位產品區分不夠明顯、新老產品內耗的問題。

整個2019年,受小米手環的巨大出貨量驅動,華米主觀上發力Amazfit自有品牌業務的努力最終換來的是被動接受來自小米品牌營收佔比上升、對小米依賴加深的客觀事實。

在蘋果、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積極佈局可穿戴市場的當下,作為獨立品牌的Amazfit或許更需要運動健康定位帶來差異化效果與產品增量。

華米的十字路口:邁向全品類與運動健康

目前Amazfit商城將在售商品種類劃分為智能手錶、健康監測、耳機、跑步機與鞋服及配件五類。

其中耳機(TWS真無線)、跑步機為華米2020年初在CES才推出的品類,這兩個品類與鞋服類似,均圍繞“運動健康”定位拓寬Amazfit品牌的產品線和覆蓋場景。

結合華米此前在運動健康領域與相關機構達成的合作與研究積累,Amazfit相關產品能為用戶提供更具差異化的運動健康功能,如通過可穿戴設備進行遠程心臟健康管理、預判房顫、輔助專業運動等。另一方面,華米也能獲得用戶更豐富、多維度的運動健康數據,長期來看,圍繞這些數據在健康產業中進行變現探索也將是華米未來的潛在增長點。

不過由於耳機、跑步機均為2020年初才正式推出,且在推出後不久即受到疫情影響,截至2019年年報,華米尚未披露Amazfit新品類的市場表現。

年報顯示,2018年、2019年,智能手環與智能手錶在華米總營收中佔比超過90%,未來隨著華米新品類銷售鋪開,這一比例能否持續下降、降低單一品類市場變化對華米的潛在影響也需要後續觀察。

綜合來看,華米未來的營收增量至少包括三個潛在增長點:1.出貨量仍在穩步增長的智能手環/手錶市場;2.新品類帶來的增量空間;3.基於運動健康數據變現與提供相關會員服務。

不過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華米仍將是以可穿戴設備銷售為核心的公司。在其他業務起量並貢獻規模營收之前,如何處理好與小米的合作競爭關係、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可穿戴市場繼續分得一杯羹是華米短期需要關注的重點。

(圖片來自華米科技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